卢卡奇的物化理论 西方马克思主义早期代表人物卢卡奇
这不仅因为,卢卡奇坚持这样的见解,即“美学始终是一个哲学的学科”,因而始终从哲学出发去理解并阐述审美问题;而且还因为,在他计划建立的庞大的美学体系中,《审美特征》作为第一部分,其使命就是为卢卡奇试图建立的新美学理论奠定基础。
文章目录:
一、西方马克思主义早期代表人物卢卡奇
格奥尔格•卢卡奇是匈牙利著名的哲学家、文学批评家和共产主义运动的领导者。
他一生经历坎坷,著述丰富,思想深邃,是西方马克思主义者中最值得研究的重要人物之一。比如,帕金森在关于卢卡奇的传记中这样写道:“卢卡奇被公认为是本世纪最重要的马克思主义评论家和哲学家之一。”卢卡奇一生思想的演变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一)前马克思主义的阶段
(1885—1918)
卢卡奇出生在布达佩斯一个富有的匈牙利-犹太血统的家庭里,他的父亲是一个能干的银行家,1901年被授予匈牙利贵族的称号。卢卡奇从小受到良好的教育,1902年从布达佩斯文科中学毕业后,进入布达佩斯大学学习法律和国民经济如态隐学,1906年在科罗茨瓦获法学博士学位。
此时,卢卡奇的兴趣渐渐转向文学艺术和哲学。1909年,他从布达佩斯大学获得了哲学博士学位。其间,他数次赴德国柏林大学等处,从事哲学和文学艺术史的研究。从1912年到1917年,他一直生活在德国海德堡。
这使他不仅有机会深入地钻研了德国古典哲学大师的著作,领会了存在主义的先驱克尔凯郭尔和陀斯妥也夫斯基思想的真谛。
而且和那些活着的著名大师——胡塞尔、马克斯•韦伯、席美尔、狄尔泰、李凯尔特、文德尔班、拉斯克、恩斯特•布洛赫等人的思想进行了广泛的接触。闭慎所有这些都为卢卡奇的创造性理论思维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1914年,卢卡奇在海德堡与叶莲娜•格拉本科结了婚。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他密切注视国际局势的发展。在俄国“十月革命”的推动下,匈牙利也爆发了革命。
1917年,卢卡奇回到匈牙利。1918年11月,匈牙利共产党成立。同年12月,卢卡奇加入了匈牙利共产党。从此以后,他的思想历程发生了重大的转折。
在这个时期中,卢卡奇出版的主要著作有《心灵与形式》(1910)、《现代戏剧发展史》(1911)、《审美文化》(1913)、《小说理论》(1916)等。
(二)救世主式的、“左”的
马克思主义的阶段(1919-1929)
匈牙利苏维埃共和国于1919年3月成立,同年8月失败。其间,卢卡奇担任了文化和教育方面的人民委员。他大胆起用新人,积极推进新文化的建设。革命失败后,他渣厅于1919年10月流亡到维也纳。
当时的维也纳,汇集了来自波兰、匈牙利、意大利、法国、德国等国家的不少政治流亡者,成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极“左”思潮的一个中心。主要由波兰、匈牙利和奥地利的流亡者创办起来的刊物《共产主义》成了鼓吹“左”的马克思主义的喉舌,卢卡奇当时是这家刊物的主要领导人和撰稿人。
列宁曾尖锐地批评了卢卡奇和《共产主义》杂志所坚持的这种救世主式的、“左”的马克思主义。这对卢卡奇的触动很大,促使他对列宁的思想进行透彻的研究。
1928年,卢卡奇化名“勃鲁姆”,替匈牙利共产党起草了著名的政治纲领——“勃鲁姆提纲”(Blum Theses)。这一提纲总结了匈牙利党内兰特劳一派在非法条件下开展党的工作的正确的政策,主张匈牙利不能直接过渡到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形式。
而只能先建立起类似于列宁在1905年说的那种工农民主专政。这表明,卢卡奇正在逐步摆脱“左”的共产主义思潮的影响,回到对现实问题的冷静的思考上来。可是,“勃鲁姆提纲”一提出,就在匈牙利共产党内和共产国际内遭到了严厉的批判。
卢卡奇为了继续留在党内,违心地作了自我批评。同时,下决心离开政治舞台,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进行深入的研究。
在这个时期中,卢卡奇出版的主要著作是《历史与阶级意识》(1923)和《列宁:对他的思想的一致性的一个研究》(1924)。
(三)斯大林主义阶段
(1930-1945)
从1930—1931年的一段时间中,卢卡奇在莫斯科的马克思恩格斯研究院工作,认真研读了当时还未发表的马克思的重要的早期著作《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这对他以后思想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正如他后来所说的:“在阅读马克思手稿的过程中,《历史与阶级意识》中所有的唯心主义偏见都被扫到一边去了。”
之后,卢卡奇又回到柏林,从事文学批评方面的研究工作。1933年,希特勒执政后,他再度去莫斯科,一直呆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卢卡奇与斯大林主义的关系是很微妙的。一方面,他支持斯大林反希特勒的斗争。
支持斯大林对普列汉诺夫、托洛茨基和布哈林思想的批判及他对列宁的社会主义可以在一国首先取得胜利的理论的捍卫;另一方面,他又对斯大林搞个人迷信、搞清洗运动、对德国古典哲学取敌视态度等做法十分不满。1941年,在清洗运动进入尾声时,卢卡奇也曾因涉嫌坐过监狱。
在这个时期中,他埋头进行理论研究,写下了大量手稿。主要有《青年黑格尔》、《歌德和他的时代》、《托玛斯•曼》、《存在主义还是马克思主义?》、《理性的毁灭》等。在这些著作中,特别可以看到列宁的哲学思想对他产生的重大影响。
(四)批评的、更新的
马克思主义时期(1945—1971)
战后,卢卡奇回到匈牙利,在布达佩斯大学任哲学、美学教授,并当选为匈牙利科学院院士。卢卡奇在苏联写下的一些著作相继问世,他还积极参加政治上、文化上的活动,创办并主编了文化月刊《论坛》。
1949年,他遭到党内意识形态专家的猛烈批评,主要指责他在重新宣传早已在“勃鲁姆提纲”中提出的人民民主的观点。1953年,斯大林去世后,卢卡奇开始批判斯大林主义的错误。1956年10月,匈牙利发生政变,卢卡奇出任纳吉政府的文化部长。
纳吉政府失败后,他在罗马尼亚短期停留后于1957年夏回到匈牙利,直到1967年,他才被重新接纳为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党员。1971年,卢卡奇死于癌症,享年八十六岁。
在这个时期中,他以批判的目光重新审视了自己的整个理论研究生涯,结合国际国内革命实践的经验教训,写出了两部创造性的巨著《审美特征》(1963)和《社会存在本体论》(1971)。
卢卡奇逝世后,东西方国家都出现了重新研究、评价他的思想的热潮。在1981年纪念他逝世十周年和1985年纪念他诞生一百周年的活动中。
匈牙利社会主义工人党和政府对他的实践活动和理论活动做出了高度的评价,特别赞扬了他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方面所作出的卓越的贡献。毫无疑问,卢卡奇是20世纪最有影响的思想家之一。
《历史与阶级意识》
“商品拜物教是我们时代,即现代资本主义时代的特殊的问题。”
“当世界变得机械化的时候,它的主体,人也必然地被机械化了。”
《历史与阶级意识》是一本论文集,收入了卢卡奇从1919年到1922年写下的八篇论文。这些论文按目录排列如下:《什么是正统的马克思主义?》(1919)、《罗莎•卢森堡的马克思主义》(1921)、《阶级意识》(1920)、《物化和无产阶级意识》。
《历史唯物主义的变化着的功能》(1919)、《合法性和非法性》(1920)、《对罗莎•卢森堡的“俄国革命批判”的批判性考察》(1922)、《关于组织问题的一种方法论》(1922)。其中《物化和无产阶级意识》一文篇幅最大,在内容上也最为重要。
1968年,《历史与阶级意识》出了第二版,收进了卢卡奇于1967年3月写下的长篇“序言”。在这一“序言”中,卢卡奇以批判的眼光重新审视了全书的基本观点,得出了一些与早期见解不同的结论。
《历史与阶级意识》主要论述到下面这些基本问题:(1)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社会理论;(2)物化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普遍现象;(3)“渴望总体性”(4)无产阶级:主体与客体的统一体;(5)革命实践:社会现实的改变者。
《青年黑格尔》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史中,德国古典哲学的起源和发展史是一个重要的但尚未解决的难题。”
这是卢卡奇一生哲学思想发展中的一部重要的著作。它是作者在苏联马克思恩格斯研究院工作期间写下的博士论文,完稿于1938年秋天。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这部书的手稿延至1948年才正式出版。在出版前,卢卡奇重新修改并校订了这份十年前写下的手稿。
卢卡奇认为,黑格尔“是试图认真地把握英国工业革命的唯一的德国思想家;也是在古典英国经济学的问题和哲学及辩证法之间建立联系的唯一的人”。
卢卡奇之所以要写《青年黑格尔》这部著作,并把该书的副标题定为“对辩证法与经济学关系的研究”,目的正是为了揭示出黑格尔学说中这最有价值的一面,从而沿着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思路,把整个德国古典哲学的研究提髙到一个崭新的水平上。
《青年黑格尔》全书由四个部分构成:(1)“实证性”概念的提出;(2)转向对“市民社会”的研究;(3)对“劳动”问题的沉思;(4)“异化”学说的形成。
《存在主义还是马克思主义?》
“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产生了三类主要的问题。在认识论的领域里,对客观性的研究占主导地位;在道德方面,进行着拯救自由和人格的努力;最后,按照历史哲学的观点,在反对虚无主义的斗争中,需要对未来作出新的估计。”
全书由以下四篇论文组成:一、《资产阶级哲学的危机》;二、《从现象学到存在主义》;三、《存在主义道德的破产》;四、《列宁的认识论和现代哲学问题》。如果说,《青年黑格尔》是卢卡奇从马克思到黑格尔的一种理论追溯的话。
那么,《存在主义还是马克思主义?》则是他对当代理论思潮,特别是存在主义思潮的一种批评性的反思。在这里作为指导思想的,不光是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还有列宁在《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一书中所倡导的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见解,特别是列宁的反映论的思想。
正如作者在“序言”中反复重申的那样,《存在主义还是马克思主义?》一书并不打算对当代哲学思潮作出全面的、系统的检视,它的目的是辨明马克思主义与存在主义争论的焦点,指出当代哲学发展的根本出路之所在。
根据卢卡奇的看法,在当代哲学中,旧唯物主义已经被克服了,客观唯心主义则被以存在主义为代表的主观唯心主义所取代,但主观唯心主义又由于失去对未来的估计而完全陷人悲观主义。这样,哲学上的论战就获得了新的形式,即在存在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之间展开了。
从辩证唯物主义的立场出发,批评存在主义在这三大问题上的错误见解,构成《存在主义还是马克思主义?》一书的基本内容。
《理性的毁灭》
“在这里,我们再次遭遇到一片晦暗,在这一晦暗中,所有的猫看起来都是灰色的。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学家将会发现,当他们试图把握这一主题时,他们从这样的前期研究中得不到任何帮助。”
《理性的毁灭》一书以恢宏的眼光追寻非理性主义在德国哲学中的起源、演化及其在现代德国哲学中的种种表现。正如卢卡奇在该书“序言”中所提出的:“我们的任务是揭露一切导致‘国家社会主义世界观’的理智方面的准备工作,不管它们(表面上)距离希特勒主义可能有多么远,也不管它们(主观上)抱有这样的意图可能是多么少。”
这就告诉我们,《理性的毁灭》一书的主旨是揭示希特勒的国家社会主义所蕴含的非理性主义在理论上,尤其是哲学上的起因,以便对人类及其精神文化的发展起一种警示作用。
《理性的毁灭》一书取材宏富,篇幅浩大(英译本达865页)。它表明,卢卡奇不仅详尽地占有了德国哲学发展史的材料,而且经过艰苦深入的研究。
原创性地勾勒出德国非理性主义的演化史,从而从一个角度揭露并摧毁了希特勒主义的理论基础。卢卡奇的论述主要是沿着非理性主义诞生和发展的历史线索来展开的。
《审美特征》
“放在我们面前的这部著作,在其质和量上具有决定性意义的部分,是对现实审美反映的特殊本质的探索。按照本书的意图,这一探索是以哲学的方式来进行的。”
文艺和美学理论是卢卡奇一生探索的重要主题之一。晚年卢卡奇计划在马克思主义的反映论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庞大的美学体系。这一计划中的体系的第一部分是《审美特征》,第二部分是《艺术作品和审美态度》。
第三部分是《作为社会历史现象的艺术》。由于卢卡奇后来转向对社会存在本体论的研究,他只完成了整个计划的第一部分,即《审美特征》,而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均未完成。
《审美特征》在某种意义上,这是一部哲学著作。这不仅因为,卢卡奇坚持这样的见解,即“美学始终是一个哲学的学科”,因而始终从哲学出发去理解并阐述审美问题;而且还因为,在他计划建立的庞大的美学体系中,《审美特征》作为第一部分,其使命就是为卢卡奇试图建立的新美学理论奠定基础。
在《审美特征》一书中,卢卡奇主要论述了下面这些问题:(1)日常生活是一切审美活动和科学思维的基础;(2)审美活动的本质及其特性;(3)艺术的起源及其历史命运。
《社会存在本体论》
“如果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的最简单的事实中去寻找对社会存在进行本体论考察的第一出发点,这种考察根本上是不可能的。为了揭示这种最原始状态的事实,我们必须提醒人们记起一个常常被遗忘的平凡的道理,即人们只能追猎一只存在的兔子,只能采集一颗存在着的草莓等等。”
这是卢卡奇晚年撰写的最后一部著作,也是他一生哲学思考的一个总结。前苏联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梅斯里夫钦科主编的《当代国外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认为它“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范畴的研究中占有特殊的地位”。
英国学者帕金森则强调,卢卡奇的《社会存在本体论》“尽管有时用了新术语,但思想却几乎仍是旧的,因为它们绝大部分依然未跳出经典马克思主义的框子。很难看出这样一部作品能在哲学发展中为马克思主义(如其作者所希望的那样)提供生命力”。
有趣的是,卢卡奇的学生,如海伦、马库斯等采取的态度是:肯定卢卡奇的早期著作《历史与阶级意识》,而对其晚年的《社会存在本体论》则取批判的,甚至否定的态度。
海伦在《卢卡奇晚期哲学》一文中,怀着复杂的心情,把这部著作看作是失败之作,但同时又强调:“它不是一个完全的失败;它仍然是20世纪一个最重要的知识分子思想的产物。”
这部著作的主要内容涉及:(1)存在的含义与类型;(2)社会存在的基本问题和主要特征;(3)社会存在本体论的基本特征。
以上是问答百科为你整理的1条关于卢卡奇的问题,希望对你有帮助!更多相关卢卡奇的内容请站内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