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晕轮效应”?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发现,如果一个人在体形、风度、智力和待人处事方面给人留下了好印象,那么连带着他的其他方面也会得到较好评价,反之亦然。其实,这种思维方式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晕轮效应”。

       晕轮效应于上世纪20年代由美国心理学家爱德华·桑戴克提出。他认为,人们对事物的认知,往往是从局部扩散到整体,因此这也容易造成以偏概全的现象。当一个人的身上被标注了某种积极的特质时,与他有关的一切都会被人加以积极的联想;而如果一个人被贴上了消极的标签时,那么与他有关的一切联想也离不开消极二字。这种效应在对不熟悉的人进行评价时会体现得更加明显。

       片面性、遮掩性、弥散性是晕轮效应的典型特征。晕轮效应在很多领域都不同程度的存在,在婚姻领域表现明显。例如,婚前恋爱时,情侣们总会把对方幻想得非常美好,即使有一些小缺陷,也往往会忽略。然而一旦感情破裂,曾经的美好可能荡然无存,当初的小缺陷则会被无限放大。长此以往,夫妻之间的埋怨、偏见就会越来越深。

       本质上,晕轮效应是认知主体对他人的一种心理定势。这种特殊的心理定势一旦形成,就会引导人们不自觉地去解释他人的一切,并按照这种定势把从外部获得的信息进行取舍分类,最终把分类的结果加到自己对于他人的印象上去。所以,晕轮效应在很大程度上只是人们的一种主观臆测,主观性的特点会导致人们不可避免地因为某一个优点来全面肯定一个人,又或者因为某一个缺点全面否定一个人,所以常常会发生“以偏概全”的错误。
你可能想看:
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