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兵书比《孙子兵法》还要古老,两千年一直被称为“兵家圣典”

兵法是老祖宗的智慧结晶,大家或多或少都看过一些。不论哪部兵书,都能在其中找到似曾相识的内容,所以兵书与其说是某个军事家的原创,倒不如说是:后世军事家在前人基础上进行的革新。在后世兵法家所借鉴的蓝本中,有部兵书却鲜为人知,它便是拥有两千多年历史的《司马法》。

现在军事兵书_兵书即今军事著作_著名兵书讲军法

《司马法》是现存最古老的军事思想,比《孙子兵法》还要古老。兵书的作者是司马穰苴,此人并非纸上谈兵的科班子弟,生前曾领兵战胜过燕、晋等军事强国,被齐景公封为大司马(两周时的国家军事最高长官)。司马穰苴原本的姓氏是田(齐国的国姓),司马这个姓氏是后人对他的尊称。

根据文献的记载,《司马法》成书时总共有一百五十五篇。然而,在经历了焚书坑儒等事件后,《司马法》仅剩一些残篇。到了唐朝,《司马法》仅有十篇流传于世。宋朝以后,又遗失了五篇。我们今天看到的《司马法》,仅为原本的三十分之一。

然而,即便是这仅存的五篇,在现代人看来仍是宝贵的兵家财富。

现在军事兵书_兵书即今军事著作_著名兵书讲军法

《仁本》篇,内容主要是在论述“以仁为本”的战争理念:司马穰苴将战争看作政治的一部分,且是“下下之策”。只有通常的政治手段无法奏效时,才会使用战争来解决问题。这种思想,与后世思想家“不战而屈人之兵”的追求如出一辙。

《天子之义》篇,讲的是军事教育中的一些原则:这一开篇便指出,但凡是开明的统治者,往往会使用那些经受过军事教育的士兵作战。士兵们投身行伍后必须要接受等级观念、道德规范等教育,养成不邀功、不争功的品质,以服从命令为天职。

《定爵篇》篇,论述了围绕战争而展开的政治:政治与军事是密不可分的,所以必须要确定将士在军队中的职位和地位,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以教令来约束军纪。军事领域的政治,包括人才、法纪、宣传、技巧、火攻、水战、兵器这七个门类。只有将这些政治协调好,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

《严位》篇,说的是军队阵法的训练,以及如何将阵法应用到实际的战争之中,在这一篇中,司马穰苴对军队提出了战争的总要求:

一是、士兵在军阵中的位置不容变更,必须要听从军令的指挥;

二是、军阵中的每一个士兵都要冷静应对各种突发情况,统一意志。

现在军事兵书_兵书即今军事著作_著名兵书讲军法

《用众》篇的内容就比较具体了,说的是在战场上如何随机应变。不论是敌众我寡还是我众敌寡的情况,司马穰苴都提出了相应的战术战略。这些战略总体来说,可分为“实”与“虚”两部分。这一篇内容围绕兵力的“众”和“寡”入手,主要论述这一矛盾的概念:

司马穰苴指出,不论是“用众”还是“用寡”,都要遵守相应的原则。用众,要求大部队能做到严阵以待,不可散乱,这样才能在正规作战中取得收效。“用众”的情况,主要适用于进攻、包围、歼灭,此外还可对敌人进行轮番攻击。

与“用众”相对,“用寡”适用于虚张声势迷惑敌人,达到某些战略目的,出奇制胜。倘若敌人占据了有利地形,便可以通过“用寡”的方式向敌人示弱,将敌人诱出防御工事,争取反击的机会。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也需辨明战场上的情况,时刻准备应对被包围的窘境。倘若敌兵的数量也不多,那么便采取机动战术,寻找机会将其歼灭。

现在军事兵书_兵书即今军事著作_著名兵书讲军法

从上文中提到的这五篇兵法中,我们能够看到许多后世战术思想的影子。虽然《司马法》这五篇的内容并不详细,可要知道当年这部兵书成书时足有一百五十五篇!倘若每一篇的含金量都像上述五篇一样,那么它的历史地位丝毫不亚于《孙子兵法》、《吴子兵法》。

最重要的是,《司马法》给后世的军事家指明了方向,教导指挥官从实际角度出发,从客观存在的天时地利人和中寻找机会解决问题。《司马法》提出了一系列既对立又统一的原则,如大小、多少、强弱、虚实、攻守、疏密、动静,旨在突出战场上的瞬息万变。

即便是以现代人的眼光来看,《司马法》中仍具有借鉴意义。遗憾的是,我们所能看到的《司马法》仅是皮毛中的皮毛,太多精要部分已消失于史海了。

现在军事兵书_著名兵书讲军法_兵书即今军事著作

北宋元丰年间,《司马法》被列为《武经七书》之一,作为考试武臣、选拔将领、钻研军事的必读之书。由于《司马法》年代久远,散失严重,所以对于该书的真伪、成书年代、作者等问题,历代学者均有各种不同的看法,特别是明清以来,辩伪成风,《司马法》成了一部争议极大的兵书。

有的认为《司马法》是一部伪书;有的学者认为史书中的《司马兵法》、《司马穰苴兵法》、《司马法》、《军礼司马法》是几种不同的书;有的认为今本《司马法》可分为两部分,前两篇为古《司马法》,后三篇为《司马穰苴兵法》。

即便如此,当前国内学者更是倾向于今本《司马法》不是伪书。

参考资料:

【《兵书“司马法”》、《史记·太史公自序》】

你可能想看:
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