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批央企总部疏解成绩单:雄安新区承接央企二三级子公司34家,将利好哪些企业?

第二批央企总部疏解成绩单:雄安新区承接央企二三级子公司34家,将利好哪些企业?

第二批央企总部疏解成绩单:雄安新区承接央企二三级子公司34家,将利好哪些企业?

华夏时报()记者 徐芸茜 见习记者 刘昱汝 北京报道

记者从河北雄安新区管委会获悉,截至11月23日,中央企业已在雄安新区设立子公司及各类分支机构200多家。当前,雄安新区作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作用进一步显现。

今年以来,新区承接引进央企二、三级子公司34家,注册资本超过了130亿元。在今年新增的央企二、三级子公司中,二级子公司8家,三级子公司26家,呈现质、量并进的良好局面。

经济学家、新金融专家余丰慧在接受《华夏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央企在雄安新区的落户可以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投资。

雄安新区作为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载地,未来必定会有更多央企总部迁入,将利好哪些央企?

哪些央企离京了?

国务院国资委管理的央企数量一直在变化,早在2003年部门成立时,管理央企数量达到196家,之后开启重组、合并、新组建。

截至目前,央企数量为97家。据《华夏时报》记者不完全统计,央企总部在北京占比近八成,但最近几年,央企开启了“离京潮”。

据统计,自2014年以来,8家央企总部迁出北京并在京外落户建设。新组建的央企或央企总部疏解的去向,结合当地区位优势以及区域协调发展需要,其总部选择了雄安新区、上海、深圳、武汉,赣州等地。

事实上,这几年有不少央企将总部迁出了北京。中国船舶集团、中国电气装备集团迁入上海,中国华能集团、中国中化控股迁入河北雄安,中国长江三峡集团迁入湖北武汉,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迁入广东深圳。

以上几家是第一批撤离北京的央企,此外,还有新成立的央企,将总部设在了其他城市。比如,中国卫星网络集团、中国矿产资源集团,总部都在河北雄安,中国稀土集团总部设在江西赣州。

从公开的报道来看,这半年没有新的央企总部离京,但央企二、三级子公司却有不少搬迁出去。其中,迁移到雄安新区的最多。

6月30日,中铁北京工程局集团雄安工程有限公司正式入驻雄安新区,成为中国中铁公司旗下首家整体搬迁雄安新区的疏解企业。

作为世界500强排第34名的巨无霸央企,中国中铁产业集群旗下将会有更多公司疏解至雄安新区。

除了中铁产业集群,中冶产业集群也来了。9月,中冶集团9家疏解企业(产业)集中揭牌仪式在雄安新区举行。据了解,中冶集团已有9家子企业落户雄安新区,2家子企业正在推进落户。这9家疏解落户企业注册资本金共计7.65亿元,预计共疏解1600多人。

从数量上来看,雄安新区的央企总部数量仅次于北京、上海。

将利好哪些企业

实际上,在雄安新区设立时,就有中核集团、航天科技、航天科工等31家央企表态“雄安新区建设不缺席,与发展政策同频共振”。

今年6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关于支持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会议指出制定出台一揽子支持政策,对于统筹推进雄安新区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与大规模建设发展,高标准高质量建设雄安新区,具有重要意义。

央企总部经济效应巨大,可以为一座城市增加财政收入、就业岗位、提升GDP。

作为央企总部最多的城市,北京无疑是最大的受益者。但北京面积有限,随着人口的流入,如今也面临着交通堵塞、环境污染和人口过于稠密的压力。

雄安新区正是把握集中承载地功能定位,积极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目前来看,中国星网、中国中化、中国华能、中国矿产资源集团4家央企总部和超150家子企业落户,4所高校和2所医院选址落位。

在余丰慧看来,目前迁入雄安新区的央企主要是涉及能源、科技、金融等领域的企业。这些企业可能希望通过迁入雄安新区来获得更好的发展机遇和政策支持。

“一些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的企业可能会在雄安新区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和政策支持,从而实现更快的发展和更大的收益。”余丰慧对记者分析。

细化疏解配套政策

政务服务是城市的重要软实力。

雄安新区作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作用进一步显现。北京援建的幼儿园、小学、中学项目及宣武医院(一期)已于今年陆续开学、开诊。

首批疏解的4家央企总部加快推进,首批4所疏解高校将于年内开工建设,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雄安院区已正式开工,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互联网产业园等一批市场化疏解项目加快建设。

此外,雄安新区还设立了央企疏解投资基金和支持疏解协同创新发展专项资金,为企业注入资金“活水”。

今年,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张玉卓也多次和有关中央企业负责同志深入雄安新区调研,积极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进一步深化务实合作,推动中央企业更好支持雄安新区建设。

雄安新区改发局局长王彦伟在最新召开的雄安新区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工作进展情况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要紧紧衔接中央层面的疏解方案和激励政策,推动出台新区疏解实施意见和用地、住房、户籍、人才、教育、医疗卫生、社保、医保、金融、企业创新发展等十个方面配套实施方案,新区层面“1+10”疏解配套支持政策体系基本形成。

你可能想看:
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