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中有性善和性恶之说,你知道么?

性恶论荀子_性恶论_性恶论是什么意思

特别说明:本文为大风号古典命理原创作品,抄袭者必究!

null

善恶是中国古代的伦理范畴。古人一般以善恶论人性,认为善是种美德,是人禀赋的仁义礼智信等道德品质,而恶则是人类为了生存而从本能欲望中流露出的自然本性。人性一词虽然是由孔子最先提出,但孔子仅仅倾向于性善说,并没有具体论述性之善恶的问题,对人性善恶展开论述的却是孔子以后的思想家。孔子以后,诸多思想家对人性善恶展开了激烈的争论,众说纷纭,诸多学说层出不穷。作者汇总了一下,古人对于人性善恶的认知中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有六种,主要包括性善说、性恶说、性无善恶论、性三品说、性有善恶说、性善恶混说。以下本文即对此六种学说作一下简单说明。

首先讲一下性善说。此说首先是由孟子提出,孟子最先对性善论作了系统、全面和明确地论述。孟子认为人性就是人之所以区别其它动物的特性,是每个人先天所具有的道德上的善端。这里孟子所谓的善端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他认为:

“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

同时孟子又认为,人性虽然是善的,人都有善端,但不等于人的行为都是善的。人欲达到善的境界,还须在现实生活中不断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才能使人性中的善端转化为良好的德行。孟子的性善说后来成为封建社会正统的人性说,对后代人性论产生极大影响。

其次再讲一下性恶说。此说是荀子的人性论。荀子认为性是人生而具有的不可学、不可事的本能,如人为了生存的饮食之欲等,人性的具体内容是“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等生理要求和心理欲望,他认为人的性情是不恻隐、不辞让。荀子曾说:

“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

荀子认为人性有恶,主张要改变人的性恶就必须“立君上之势以临之,明礼义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重刑罚以禁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荀子的性恶论强调道德教育的必要性,而性善论注重道德修养的自觉性,二者对人性的引导方式显然不同。

第三讲一下性三品论。这是西汉董仲舒的人性论。董仲舒把人性分为上、中、下三等,认为上品为“圣人之性”,近乎全善;下品为“斗筲之性”, 无善质,近乎全恶;中品为“中民之性”,有善有恶。圣人之性,是一般人先天不可能,后天不可及的。斗筲之性,生来就是恶的,教化无用,只能采用刑罚的手段来处置.而中民之性,也就是万民之性,是有善质而未能善,必须通过王者的教化才能成善。董仲舒是反对性善说的,他认为性是天生的自然资质,这种资质还说不上善与不善。东汉的王充也有性三品说,唐代的韩愈亦提出了性情三品说,这两种学说与董仲舒的稍有不同,感兴趣的读者可去查阅,这里不再特别说明。

第四讲一下性无善恶论和性有善有恶论。性无善恶论是战国时告子的人性论学说。他认为人的本性无所谓善恶,提出了“生之谓性”,“食色,性也”的论点。他认为人生来只有求生存和生殖两种欲望,认为性是无善无不善的,善恶是后天才有的。对于告子的这种认知受到了孟子的批判,但也有许多人支持者这种观点。比如北宋王安石、明代王守仁等都在不同程度上表达了对这种观点的赞同。性有善有恶论认为人性有善恶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与后天的培养有关,如果着重培养善的方面就会成为善人,如果着重培养恶的方面就会成为恶人。这种观点认为善恶两性究竟在哪方面得到发展,主要决定于后天的教养。持这种观点的有世硕、宓子贱、漆雕开、公孙尼子等人。

第五讲一下性善恶混论。这是西汉杨雄的人性论。扬雄认为:

“人之性也善恶混,修其善则为善人,修其恶则为恶人。气也者,所适善恶之马也屿。”

他认为人性具有善恶两种因素,它们都是与生俱来的,但是经过后天的熏染和学习后,发展善的因素则成为善人,发展恶的因素则成为恶人。

文章最后说明两点。

一是表达一下作者自己的观点。笔者对于以上六种观点,对性无善恶论还是比较赞同的。毕竟善与恶相对,二者的划分必须有种评价标准,而这种标准的划分是来自于人的主观意志,带有很大的主观性,不具客观性。因此从这一方面来讲,作者认为,人之初之性,遵循的是自身发展的规律,是不能用善恶来评价的。

二是以上所讲的善恶仅仅是指人性的善恶,不是万物的善恶。其实善恶不但可以用来评价人性,也可以用来评价万物。如北宋张载以善恶论气,宋明理学多用善恶来评价万物等。

文章至此讲完,书不尽言,言不尽意,还有不尽言的地方,希望读者理解。

你可能想看:
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