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事业单位7月涨工资吗?
2020年事业单位7月涨工资吗?
可以肯定今年七月事业单位涨不了工资。
理由有二:
第一,公务员尚未启动调资,事业单位一般不会先行一步涨工资。自2012年起,国务院基本上每隔两年就会发文,调整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工资标准,由此形成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每两年调整一次工资的惯例。2020年,恰逢调资窗口期。2018年和2016年,这两次调资都安排在7月份,按照惯例今年也应该是7月份启动调资,但今年收疫情影响,目前上面没有任何发文的迹象,预料七月很难像往年那样预期调资。即便启动调资窗口,根据财政部门的传统做法,一般也会先调整公务员的工资,然后再对标调整事业单位,期间会有一到三个月的时间差,因此在公务员调资的风声吹出来之前,事业单位不可能提前涨工资。
第二,这两天开幕的两会传递出的信号已经非常明显,今年政府工作的主要目标是“六稳”和“六保”,同时削减不必要的财政支出,将更多的钱用于民生和经济振兴上来。也就是说,今年从中央到地方的财政压力将会非常大,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机关事业单位别说涨工资,能不降工资就算不错了。特别是在当前经济形势严峻的大环境,老百姓普遍对就业比较担忧,担心失业生活没保障,如果此时再给公务员和事业单位涨工资,与当前的形势相背离,难免引来非议。个人认为,今年上层应该会继续观察形势,在经济没有明显好转的前提下,应该不会轻易启动调资窗口。因此即便要调整机关事业单位工资,最快也要等到年底,而不会在七月这种过渡期和恢复期。
2020年事业单位工资调整可能要搁浅了。
确实正常来说按照机关事业单位的工资管理制度,基本工资表应当两年一调整。2014年10月开始进行工资套改以后,2016年10月、2018年7月又先后进行了两次基本工资表调整。理论上,2020年应当进行调整。
但是,今年遇到了史无前例的新冠病毒肺炎疫情,企业生产经营、经济发展、政府财政收入受到了严重影响,中央本级支出安排负增长,其中非急需非刚性支出压减50%以上。
今年政府的主要目标是六保、六稳,甚至经济发展都没有确定目标。
六保——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
六稳——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
所以,机关事业单位的基本工资肯定是可以保障的,但是想今年再进行调整和增长是不符合大环境的,因此绝对会搁浅。国家也会跟大家一起过苦日子,这也是倒逼政府提能增效。
实际上,除了基本工资以外确实还有津贴补贴、绩效工资、改革性补贴和其他奖励等事业单位的待遇,这些待遇中跟当地的经济社会发展相挂钩的部分,肯定会下降的。还有公务员的年终奖金等等。
不过,也不要灰心。事业单位每年只要考核合格,薪级都可以晋级一级,至少还有一两百元的工资晋升。比起一些企业基本工资都难以保障、降薪降待遇甚至下岗失业,能够涨一些工资是非常不错的了。
机关事业单位工资两年一调,今年到了涨工资的窗口期。虽然受到疫情的影响,财政收入负增长,但是也要保工资,还是有可能上涨的。
大家好,我是社保专家思之想之,2020年事业单位7月涨工资吗?
今年确实到了机关事业单位涨工资的年份。
从2014年10月1号开始,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实现养老金并轨,他们也要开始缴费。为了对冲影响,机关事业单位职工也开始涨工资。
第一轮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工资标准涨工资调整是人均上涨了300元,是在2015年7月底前兑现到位的。
当时,人社部有关负责人就机关事业单位调资工作答记者问时曾指出,这次调资工作进一步明确了建立基本工资标准正常调整机制,近期要每两年调整一次基本工资标准。
所以工资两年调一次成为了新的周期。之后机关事业单位又在2016年和2018年调整了基本工资。这两年同样也是在七月底前兑现的。
那么今年2020年又到了调整工资的窗口期。
很多人认为今年受到疫情的影响,中国经济负增长,财政收入也负增长。
财政部的数据显示,今年1-4月财政收入下降14.5%,其中1月下降3.9%,2月下降21.4%,3月下降26.1%,4月下降15%。
5月22日,国家提出,中央本级支出安排负增长,其中非急需非刚性支出压减50%以上。
于是有人就判断财政收入下降,财政又要发债,各种支出,是十分缺钱的,所以今年涨工资可能就要泡汤了。
但是思之想之认为,今年涨工资应该还是有可能的。毕竟之前已经明确了两年一调。虽然现在遭遇困难,但是应该按照机制来调整。
另外,国家也提出来了六保,财政部多次提出保基层保工资、保运转、保基本民生。层公务员更需要涨工资。
而且3亿多人养老金今年都涨了。另外,机关事业单位也需要涨工资,毕竟物价上涨了,定期涨工资之后有助于稳定公务员队伍,有助于改善生活,促进消费。
所以,今年还是有可能上涨工资的。只不过可能涨幅会有考虑财力情况有调整,或者时间上可能延迟几个月。
个人意见,仅供参考,具体以正式通知为准。
欢迎点赞!欢迎关注思之想之。
应该会调整上涨工资。一是自2014年机构改革后每两年上调一次工资,至今已有二次,今年又到年期,应该会上调。二是国家为提振经济,扩大内需,应对美囯超发美元造成的货币贬值,会以提高工资标准的方法应对。三是每年的七月至次年六月是一个财政年度,每次上调工资都是从七月开始的。总之,今年七月上调工资的可能性是存在的!
2020年事业单位7月涨工资肯定无望了,但2020年涨工资还是极有可能的,但是不要对涨幅抱过高希望,因为每次涨的都是基本工资,根本就没有几个钱。
根据2014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的《人社部财政部关于调整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工资标准和增加机关事业单位离休人员离休费三个实施方案通知》:今后基本工资标准原则上每年或每两年调整一次,依据工资调查比较结果、综合考虑国民经济发展、财政状况和物价变动等因素确定调整幅度。所以在2016年和2018年,分别进行了基本工资的上调。
(这是2018年事业单位人员工资上调标准)
为什么说2020年事业单位基本工资还会上涨?
1、事业单位基本工资上调的依据主要是2018年和2019年的国民经济、财政和物价等因素决定。
根据《人社部财政部关于调整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工资标准和增加机关事业单位离休人员离休费三个实施方案通知》,事业单位基本工资的上涨,将依据工资调查比较结果、综合考虑国民经济发展、财政状况和物价变动等因素确定涨幅,每两年一次调整。
而我国在2018年经济增长率为6.9%,国家统计局公布了CPI上涨数据,2018年全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上涨2.1%;2019年经济增长率为6.1%,CPI上涨3%!
这个数据什么意思?简单的说,随着我国经济的增长,事业单位人员的工资根据cIp的上涨,这两年基本工资缩水了5.1%,尽管基本工资没有减少,但其物价的上涨也就间接导致工资降低。
所以,这就客观上要求国家调整事业单位基本工资,才能与当前经济发展形势一致,确保事业单位人员的生活质量不会下降。
2、特殊情况下,基本工资标准延后调整,就象2020年养老金上调一样,只是延迟而已。
根据《人社部财政部关于调整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基本工资标准和增加机关事业单位离休人员离休费三个实施方案通知》:如遇发生金融危机、重大自然灾害等特殊情况,基本工资标准延后调整。调整基本工资标准的具体方案,按国家、省有关政策规定和统一部署组织实施。
就象2020年养老金上调一样,刚开始大家也是担心不已,会不会今年不上调了。当时我写了一篇文章,分析了养老金的情况,最后得出的结论是上涨5%一6%,事实上后来也印证了我的结论:2020年全国养老金上涨5%!
而2020年事业单位基本工资上涨问题,前面我已经从经济增长和物价上涨两个因素,简单的分析了一下,今年事业单位肯定还会上涨,这应该此较肯定的事情,但是可能今年事业单位基本工资上涨幅度会比2018年小。这其中就是国民经济发展幅度比2016年、2017年要小,势必对国家财政收入造成一定的影响。
所以2020年事业单位基本工资上涨是肯定的,但可能会延期进行,而且上涨幅度将会比2018年小。
尽管今年政府的主要目标是六保、六稳,连经济发展都没有确定目标,但在涉及广大民生问题上,国家还是会放在首位!放心吧,2020年事业单位基本工资即便7月份无法上调,但在10月或者年底肯定会调整。
况且全国养老金都上调了,不可能会让事业单位人员晾在一边。只不过不要对基本工资上涨幅度抱太高的期望值,怀着一颗平常心努力干好自已的工作,相信该涨的工资一定会到来的!
2021年最低工资涨吗?
2020年,多数地方暂停上涨最低工资。预计2021年,会有一些地方恢复上涨最低工资。
什么是最低工资?
根据最低工资规定,最低工资标准是指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或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前提下,用人单位依法应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
简而言之,就是说单位给你发放的工资报酬不能低于这个最低工资标准,低于最低工资标准就是违法的。
最低工资包括月最低工资和小时最低工资两种标准。目前月最低工资标准最高的是上海达到了2480元。
最低工资两年一调
最低工资规定,最低工资标准每两年至少调整一次。
不过,这些年随着最低工资标准不断上涨,增加了企业的人力成本,影响中国的制造竞争力,所以,最低工资的上涨频率放缓到是两到三年,不一定是非要两年调整一次了。这是兼顾企业承受能力和职工权益的的调整。
疫情下最低工资暂缓调整
而在2020年,由于受到疫情的冲击,为了不增加企业的成本,减轻企业的负担,让企业活下去,所以今年多数地方暂缓调整了最低工资标准。
包括上海北京深圳当地人社部门纷纷宣布,2020年最低工资标准不上涨,依然维持2019年的最低工资标准。
人社部官网对最低工资标准的更新也停留在今年三月份。
最低工资标准暂缓上涨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很多企业的现金流出现问题,很多企业都选择减薪降薪,这时候如果还上涨最低工资,超出企业的实际承受能力,也是不切实际的。
2021年预计会有所恢复
不过目前中国经济已经实现了由负转正,2021年中国经济会进一步恢复,目前普遍预测增速可以达到8%。
所以随着经济增速的恢复,收入增速也在不断增长,经济增长进入常态化,那意味着最低工资标准的调整也会恢复正常。
所以,预计2021年会有一些地方上调最低工资标准,毕竟今年没有上涨,明年应该有所上调,进行一些补偿。
当然虽然明年经济增速会有大幅反弹,但主要还是因为今年的基数太低,两年平均下来,也才只有5%左右的增速,明年有的地方继续暂缓调整最低工资,让企业继续恢复元气,这肯定也是存在的。
具体的最低工资标准是否上涨,是由每个省份自己决定的。所以你所在的省份明年是否上涨最低工资,还是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让我们静等好消息吧。
欢迎点赞!
最低工资不是年年涨,但是2021年确实会有不少地方该调整最低工资了。
最低工资全称为“最低工资标准”,依据是2004年3月1日实施的《最低工资规定》。
最低工资标准,主要指的是劳动者在法定工作时间或者依法签订的劳动合同约定的工作,时间内提供了正常劳动的前提下,用人单位依法应当支付的最低劳动报酬。最低工资分为月最低工资标准和小时最低工资标准,分别适用于全日制用工的劳动者和非全日制用工的劳动者。
最低工资的制订需要参考①当地就业者以及赡养人口的最低生活费、②城镇居民消费价格指数、③职工个人缴纳的社会保险和住房公积金、④职工平均工资、⑤经济发展水平、⑥就业状况等因素。
因此,我们也可以看到最低工资标准原则上应该是包含职工承担的社保公积金个人负担部分,不过北京和上海比较特殊专门的最低工资实施办法明确,不包含社保、公积金个人负担部分,属于真实到手工资,这种做法更受欢迎一些。
《最低工资规定》明确应当两年至少调整一次最低工资标准,不过后来修订为三年。
我们国家毕竟太大了,各地的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也不一样,因此各地的工资标准由各地自行确定。而且每一个省份根据该省市自治区的发展情况不同,分为三到四个档次。
目前,最低工资标准最高的地区是北京市和上海市,上海市每月2480元,北京市2200元。北京市和上海市的最低工资标准分别是2019年7月1日和4月1日调整,2020年没有调整。根据我国经济复苏情况,预计2021年很有可能会调整。
很多2018年调整的省份,预计2021年是板上钉钉的要调整了。
最低工资的增长关系着低收入群体的利益,国家是非常重视的。如果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标准低于最低工资,劳动监察部门会依法责令改正,拒不改正的加付50%~100%的赔偿金。
尤其我们要注意,并不是每月到手工资不低于最低工资标准就可以,实际上还有三大类情况不属于最低工资标准。比如说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也就是加班费;加班费的计算标准,是按照本人的标准工资且不低于最低工资标准,工作日延长工作时间按照150%计算,休息日安排加班又不安排调休支付200%,法定节假日安排工作支付300%。
中夜班津贴、夏季高温补贴(防暑降温费)以及有毒有害特殊工作环境下支付的岗位津贴也不属于最低工资标准的范围。
伙食补贴、上下班交通费补贴、住房补贴,一样不属于最低工资标准范围。
上海市较为特殊个人负担的社保公积金个人负担部分,不属于最低工资标准范围。
希望有关的最低工资制度能够进一步完善。毕竟社保、公积金个人负担部分随着社平工资增长越来越重,每年最低缴费基数增加以后,如果最低工资不予调整到时候的工资还会降低。特别是社保最低缴费基数是按照60%的社平工资来计算的,最低工资扣完社保以后真的没有多少钱了。希望有越来越多的省份像北京、上海一样就更好了。
这一点是不用考虑的,2021年的最低工资水平肯定会涨。因为这与我们的社保规定,低保规定,以及整体工资平均水平都是相连的。
我国是现在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未来还要向中等收入国家进步。想想未来的进步将是比较大的,那么我们的最低工资如果都不涨,怎么能体现出我们持续不断的进步呢?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最低工资的制定是保护了低收入阶层的收入数额,否则,社会贫富差距悬殊过大,会造成新的社会不稳定,对于我国建设目标是有着极大的损害。
现在看来,目前的最低工资收入水平已经是相对滞后了。如果按照这个收入水平,其实一个人是很难获得足够的收入,在社会上谋生的。所以最目前的最低工资收入水平已经严重滞后了社会的发展水平。在2021年我国的十四五规划的第一年,肯定是会进行大变化的。
最低工资水平一般来说是针对那些仅仅出卖劳力,而没有任何智力附加价值的工种来保护的。但同时从事这些工种的人群又是社会的弱势群体,他们更应该得到社会的保障。同样他们的工作又是社会不可缺少的工作,所以从社会的公平性和公正性角度,这方面的标准就是应该大大提升。
在一定意义上讲,2021年的最低工资水平可能会大幅提升,可以有效的提升我国低收入群体的工作幸福感和工作价值感。工作并没有贵贱而已,只有收入多少的区别,但是如果收入的差别悬殊过大,就会造成社会的不平等以及不稳定,这才是整个社会暴露出来的最大问题。
在我国目前以劳动者为荣的气氛下,大家还没有信心?放心吧,今年的最低工资水平一定会做大幅度的提升。从过去历年的实践过程中,我国的最低工资收入水平也在持续提升,只不过未来有可能做更大幅度的提升。这对于广大低收入群体就是一件幸福的事情,从此企业的老板也不能按照以前的标准来制定劳动收入标准啊。
感谢邀请,跟感谢楼主的提问。
楼主你好,2021年的最低工资标准会增长吗?其实每一年或多或少都会有部分地区会修改或者调整最低工资标准,那么也就是说一定会有部分地区进行增长,只不过就是这些省区,它并不是说每一年都会增长,基本上都是属于每两年或者两年到三年左右,这样的一个时间段才会增长最低工资标准。
当然今明年2021年也就是说2019年之前没有调整过最低工资标准的这样的地区,那么就可以在2021年这样的一个窗口期来进行调整最低工资标准,比如说你所在地区的最低工资标准是1800元,并且是2019年调整的,那么到了2020年就具备调整的窗口期,所以说一定会在这个2019年最低标准的1800元的基础上有所增加,这是毫无疑问的。
但如果说你所在地区,比方说2020年刚刚做过调整,那么基本上2021年调整的概率就不大了,一般情况下两年打开一个最低工资标准的窗口期,所以说只有到了2022年的时候可能才会调整,所以每个地区和每个地区并不是统一的时间规定来进行调整,甚至有些地区要三年左右的时间才进行调整,也不一定非得是两年进行调整,所以这个要根据你们所在地区的具体规定来执行,但是可以肯定的是2020年肯定会有部分的省区来进行调整。
感谢阅读,请加我的关注。
关于2021年最低工资标准是否能上调的问题,目前还真就不好说,因为经济运行态势放在那里了,无论是上调,还是不上调,都说得过去。
最低工资标准看着是一个简单的问题,实际上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它涉及到到方方面面的因素,可不是简单地把一个数字提高几十元乃至上百元那样如此轻而易举。
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对于2021年能否上调企业最低工资标准,起着非常之重要的作用。
如果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能实现正增长,真的能达到所预测的增长2.2%,甚至增长2.5%。2021年上调企业最低工资标准,还是有可能的,并且可能性还比较大。
如果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能实现正增长,实际增长率为1.5%或者1.8%。2021年上调企业最低工资标准,似乎就没有绝对的可能了,即便有的话可能性也就不大了。
上边所说的基本上都是从国家层面上考虑的,但要是落实到各个地方那就是另一回事了,这其中的因素那就更为复杂了,因为各个地方的经济发展非常不平衡,在这个地方可能是可行的,在那个地方可能就是不可行的。
上调企业最低工资标准,可不像上调全国性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那样简单,这次人社部和财政部上调全国性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就极为慎重,要不然不会仅仅上调5元。
从这个信号来看,居民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的上调,更多地要依赖于地方财政,而不是过于依赖中央财政。
从这个角度看过去,上调企业最低工资标准还是要看当地经济的实际状况,不能为了调整而调整。
并不能简单地说,上调企业最低工资标准就好,不上调企业最低工资标准就不好。
上调企业最低工资标准,应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千万不能哗众取宠,否则就有可能产生负面效应。
这也正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大城市都没有在2020年上调企业最低工资标准的一个重要考量,因为2020年是非常突出的减负之年,如果上调企业最低工资标准就是典型的增加负担了,这就意味着与大趋势背道而驰。
《最低工资规定》(人社部令第21号)第十条规定:最低工资标准每三年至少调整一次。这个规定也仅仅是一个参考,并不带有强制性。
并不是说每三年就一定要上调当地的企业最低工资标准,不上调都不行,无论调整什么样的标准,都要与当地的实际情况相挂钩。
天津就已经有四年的时间没有上调企业最低工资标准了,从2017年7月开始就是每月2050元,到现在还是每月2050元。像天津这样的直辖市都是这样,其他二三四五线城市的情况还用说嘛,即便四五年不上调企业最低工资标准也属正常吧。
不同地区最低工资标准的统计口径存在差异, 导致国内不同地区之间最低工资标准缺乏可比性。
只有北京、 上海等极少数的城市将用人单位为劳动者缴纳的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排除在最低工资标准的统计口径之外,而绝大多数城市则将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算入最低工资标准的范围。也就是说,上海和北京最低工资标准的含金量是最高的。
北京的企业最低工资标准自2012年1月1日起,最低工资标准调整为每月1260元,此后几年基本上都是呈现出较高的增长速度,1400元、1560元、1720元、1890元;2017年9月1日开始放缓,增加幅度为110元;2019年7月1日开始,增加幅度降至80元;2020年7月1日开始,增加幅度又反弹到110元。
2020年,因受到疫情的影响,北京没有上调最低工资标准,还是以前的每月2200元的标准。由此来看,北京最低工资标准的增长幅度逐级回落,这与国民经济增长速度的降低是相一致的。北京虽然在2020年没有上调企业最低工资标准,但却上调了失业保险金,失业保险金最低标准为每月1816元,最高标准为每月1925元。(原创:周凤迟)
今年以来,鸡鸭鱼肉价格全部大幅上涨。谁知道究竟是什么原因?
谢邀!细心的人们都会发现,今年消费品类的商品价格多数都出现了一些上涨,尤其是下半年,一些地方的鸡鸭鱼肉的价格,个别品种上涨的幅度有些偏大。截止第39周(9月20-26日),农业农村部监测数据显示:猪价价格36.44元/公斤,同比上涨80.1%;鸡肉价格19.05元/公斤,同比去年同期上涨24.6%;牛肉价格67.52元/公斤,同比上涨16.4%;羊肉价格66.37元/公斤,同比上涨19.3%;鱼肉价上涨幅度不大,只有白鲢鱼价格涨幅较大,批发价8.16元/公斤,同比上涨20.2%。有数据显示鸭肉价格15.16元/公斤,同比也出现一定上涨。
从上面的数据来看,出现了以猪肉为上涨龙头,其他畜禽产品同步上涨的格局。回到题主问题,导致这些鸡鸭鱼肉价格上涨是什么原因呢?分析来看,主要有三方面:
第一方面原因,猪肉涨价,其他畜禽产品的替代效应。这应该是导致畜禽产品价格上涨的核心性因素,从年初3月份开始,猪价一路上行,猪肉价格也出现大幅度上涨,截止目前,猪肉批发价达到18.2元/斤,创下历史新高。各地猪肉零售价格更是上涨惊人,目前主流价格达到20-25元区间,个别城市高达30-35元一斤。由于猪肉价格虚高,很多消费水平低的居民选择价格更低一些的鸡鸭鱼肉来消费,消费水平高的有一部分居民选择牛羊肉的有所增长,这种对猪肉的替代,导致了其他肉价的上涨。
第二方面原因,居民消费指数上行,带动各类消费品价格上涨。由于今年猪肉涨价,上半年水果价格涨价,导致了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不断攀升,截止到8月份,CPI指数仍然居于2.8%高位,1-8月份平均指数高达2.4%。由于国家调控猪肉价格,以及鲜果价格回落等影响,CPI指数有回落的趋势。正是由于CPI指数的不断升高,导致了鸡鸭鱼肉等居民消费品价格上涨。
第三方面原因,下半年进入季节性消费旺季,拉动畜禽产品价格上涨。从8月份开始,随着季节的变化,天气渐渐变冷,居民消费结构上也发生变化,对于肉类、蛋类等动物性食品需求增加,这也是导致各类肉价上涨的一个因素。
综上分析,今年出现的鸡鸭鱼肉等消费品价格上涨,主要原因就是猪肉价格上涨、CPI指数上涨等因素,在未来的几个月时间里,受第四季度大消费的拉动,各种肉类食品价格仍将维持高位运行,预计在春节后会有所回落。以上为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文/三农广讯)
随着今年猪肉的暴涨,鸡鸭鱼肉也跟着水涨船高,据统计,鸡鸭鱼肉的平均价格每斤上涨1到3元。虽然没想猪肉那样涨的让人瞠目结舌、望而却步,但在工资原地踏步的情况下,多少也影响了人们的购买力。
造成鸡鸭鱼肉上涨推手,首先是猪肉功不可没。猪肉的价格后半年像疯涨的茅草,拔节往上窜,涨了几乎翻了一倍,平均每斤价格都在20元朝上。一边是商户叫苦卖不动,一边是顾客高喊吃不起。虽然国家向市场投放几万吨冷冻猪肉,但对于中国这样的大市场,无异于杯水车薪。只是暂时遏制猪肉上涨的趋势,想让价格回落回到十几元的水平,根本一不可能。试想,猪肉都翻倍涨了,鸡鸭鱼肉能无动于衷吗!这就是市场的连锁反应,不是谁能控制的。
肉涨了,大人可以少吃或不吃,但孩子正在长身体,需要大量蛋白质的摄入。于是,大家都把眼光投向鸡鸭鱼肉,这些也是高蛋白食物,同样可以补充孩子生长所需,虽然没有猪肉那么香、那么可口,但价格比起猪肉优势太明显了。试想,大家都开始以鸡鸭鱼肉代替猪肉,它能不上涨吗!这就是行情决定了价格。虽然鸡鸭鱼没有向猪一样遭受天灾人祸,但有旺盛需求量,价格上涨也就不足为奇了。
总之,今年猪肉价格上涨带动了食品的集体涨价,已经影响到人们的正常消费,尤其对中低收入阶层影响最大。前几天,在网上看到一段视频,一个老太太趁商户不注意,拿了一块猪肉就藏在自己包内……网民纷纷指责老太太为老不尊的偷盗行为,但也从另一个侧面反应了猪肉价格上涨对人们影响有多大!所谓仓廪实而知礼节,也许老人太想吃猪肉了,才会做出如此不顾颜面的事。
随着国家严禁搞环保一刀切,以及出台各种优惠政策鼓励养猪业的发展壮大,相信不久的将来,猪肉价格会降下来,鸡鸭鱼肉的价格也会回归到正常。
本文由问答百科整理:3条关于2月居民消费涨0.7%的问题「2020年事业单位7月涨工资吗?」希望对你有帮助!更多相关2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内容请站内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