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宗岳太极拳论原文 为什么陈鑫说“太极拳,缠法也”,而王宗岳却说“太极者,阴阳之母也”?怎么理解?
无论陈鑫说的“太极拳,缠法也”,王宗岳说的“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其实它们是不矛盾的,它们有着必然的联系。
首先,我们看王宗岳说的:”太极拳,阴阳之母也。”太极,什么意思呢,太是大至无外,大到极点;极是小至无内。太极是宇宙中万事万物存在的状态,也是宇宙的一个现象,它是没有边际的,大至无外,小至无内。
我们看太极图,太极图它是宇宙运转规律存在的一个抽象的符号,这个规律其实是看不见的,也摸不着的,但无时无刻地左右着我们的生活,在我们所看得见和看不见的一切事物中,它冥冥中在起作用。
我们再看太极图。它中间是个S线,所以它的运行轨迹是弧形的、圆转的;阳极生阴,阴极生阳,孤阴不生,独阳不长,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必然互根,阴消阳长,阳消阴长,它整个运动形式是螺旋式上升,涌动式前进,所以它存在的运动轨迹是螺旋形的。
运用到我们的身体上,在放松的基础上,一切的运动形式是圆转的,内在的劲力是螺旋形式纵向运动的,正好又符合了陈鑫说的:“太极拳,缠法也。”所以从这一点上看,陈鑫理解的其实也是:“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其实他们的理解是是相通的,只是说法的角度不同而已。
陈鑫从身体的内在现象上去说明问题,我们练太极拳的运动形式,它是螺旋状的,而且是由放松达到的上下传导的力;而王宗岳说的是一个现象,是一个最本质的东西,我们的运动是符合宇宙规律的,符合天地一切万事万物的运行轨迹的。
联系起来说,我们练太极拳,身体内在要走螺旋缠丝劲,走的是缠法,而这个缠法是符合阴阳变化规律、符合太极拳的最根本的要求的,没有这个即不是拳,就不是太极。
陈鑫说:“太极拳,缠法也,不明此即不明拳。”王宗岳说:“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曲就伸。”它都讲的是这个规律,是动静的一个秩序。二人见解不谋而合,对后人理解太极拳的拳理、拳法有着积极而深刻的作用,所以要好好的参悟里面的含义,
陈鑫说:“太极拳,缠法也。”后面又说“不明此即不明拳”,不明缠法就不明拳,因为在“内走螺旋、外走弧线”的过程中,每一个缠法动作,每一个旋转,它都会有相对的向里向外转。一个球向一侧旋转,它有一次向里,必然有一次向外,它的阴和阳是同时存在的,所以它符合阴阳规律。对身体的要求也是上虚下实,上轻下沉,也是阴阳相对的,左右也是这样——眼法左顾右盼,都是符合缠法规律的。
手上的动作:手上有围绕中指的,逆缠丝劲和顺缠丝劲,无论逆缠丝还是顺缠丝,它也都有阴和阳的两面性。
包括腿的缠法:膝盖的向里向外转,同时左膝顺缠,右膝就逆缠;包括身法的旋转、手法的旋转;任何一个公转,它都会有顺、逆缠的自转组合,包括眼法。在这里无不体现缠法的存在,只是越练越小,小到最后剩一个点的时候,它也是有缠法的。每一个缠法都会有阴和阳,虚和实,都是相对的,符合太极拳变化要求的。就和太极图一样,它这种变化规律,根性的东西,是完全一致的。
这也是对太极拳最基本的了解。我们学习太极拳,尤其刚开始,对这一块要有一个大致的了解,这样,你练的才是太极。有一个简单的理论基础,然后我们用这种基础,让我们的身体再逐渐去达到。先领悟,再体悟。
等到体悟到的时候,你再上升到认知,这个时候你对理论的认识是更加深刻的,是和你的状态相关的。因为每个人的认知水平不同,认知的水平取决于你当下你身体能做到哪一步。而不是一味的去了解这个理论,那只是理论性的认识,还是需要去体验,去实践。
缠法与阴阳之母。是两个不同层次的提法。缠法是技术方法之一。阴阳的转化是工作原理。
把太极拳说成是缠法,是一种不准确的提法。缠法也不是太极拳独有的技法。缠法是摔跤的劲法,可以将缠法理解成练出太极劲之前的(非太极劲)一种劲法。这时的缠法还不是真正的太极劲。因为缠丝劲为双阳劲,使用缠丝劲时,用的是自己的力,无法借别人的力。所以,凡用缠丝劲时,必须象摔跤那样,乘人不备,突然用力才能将人摔倒。如果说太极拳是借力打力的拳,凡是不借力的,都不是太极拳的技法。那么,缠丝劲就不是太极劲了。
有人说,我用缠丝劲可以不用劲,可以借力呀!其实,你能借力,用的技法已不是缠丝劲,而实际上用的是开合劲了。开合劲,已在体内转了重心,手上己不是双阳,而是劲走对方之阴,进行了阴阳转换,这才是太极劲,合乎了太极者阴阳之母,的拳法原理。
简言之,缠丝劲,不是太极拳的劲,它是双阳劲,跤劲。阴阳转化是太极拳借力打力的工作原理。舍已从人是太极拳的工作方法。化打合一是太极拳的技术特点。借力打力是判断太极真假的一面镜子。
只对问题,不对人。不当之处请指正。
太极拳这个缠就是手膀转动,但陈式拳的转动与王宗岳的转动是不一样的,陈式拳是内缠、外缠,王宗岳是:“俯之则弥深。仰之则弥高。”陈式拳缠时往往同时内缠或同时外缠,也就是双手心同时朝下或同时朝上。陈鑫言:“开则俱开,合则俱合,至合之时,气必归于丹田,一开一合,莫非自然。”王宗岳拳是:重心在左,左手心朝下,下按,右手心朝上,上抬,气机由丹田沉到左脚底(为阴气),同时回流升至右手(为阳气)。重心換为右,右手心由上转动为下、下按,左手心由下转动为上、上抬,气机由丹田沉到右脚底,回流到左手。这个过程叫“气沉丹田。虚领顶劲”。气沉丹田是气由丹田沉出去澎涨、柔化筋、骨、肉,丹田瘪的(也就是无极)。把气沉丹田认为气存丹田或丹田内转就大错特错,这个拳白炼了。王宗岳拳始终一个手心朝上,一个手心下,轮回翻转,叫“阴不离阳。阳不离阴”。一阴一阳谓之道,违背这个原则,拳炼不成功。双手心都朝下或都朝上,一是气滞不畅,二是炼出双重,三是气足会冲脑。“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为什么说太极者阴阳之母也”。一是只有一个手心朝下下按,一个手心朝上上抬,当手心对手心为合,交叉后手背对手背(叫背丝扣)对拉,丹田(腹部)才会瘪下去沉到脚底。二是到周身气压充盈,只要一手心朝下,一手心朝上,体内阴气自行压下去,阳气自升。太极拳的最终境界是入道,其实老子才是太极真人,《道德经》中有太多太多的修炼门经,但是人们不识,从人们对其解释而知。
王宗岳所说肯定是对的,太极拳就是阳中有阴,阴中有阳的拳术,在打拳中的式式中体现出可进可退可左右,或者自己也不知道是上是下是左是右,但都可以上下左右。运用中则遇敌随机变化,转换!遇敌强则柔顺,遇敌弱则硬进,变化多端!
陈鑫与王宗岳,对拳术的不同阐述,或说是不同的定义,是因为武术传承的不同,思想熏陶的不同。
即------王宗岳 是被道家传承的拳法所熏陶,陈鑫是被民间流传的通背缠拳所熏陶。
原因如下:
(1)陈鑫
《太极拳图画讲义》中,陈鑫于“大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岁次戊申冬十一月上浣”的《序》中有如下记述:“有本三十六岁始业拳,至晚年学业湛深,技艺精粹,又以是艺传我先大人仲甡、先叔大人季甡,...我先大人命我先兄(垚、焱)习武,命愚学文。...夫所可幸者,少小侍侧,耳闻目见,熏蒸日久,窃于是艺管窥一班(斑),虽未通法华三昧,而妙理循环,自觉有趣。”
意思就是,陈有本36岁学拳,晚年功夫不错,把功夫传给了陈鑫的父亲陈仲甡和叔父陈季甡。陈鑫父亲让陈垚、陈焱习武,让陈鑫学文。幸好,陈鑫小时候能在旁边看,捎带受到了拳理的熏陶,了解到一些内容。
那时,陈有本练的是通背缠拳,“缠”字诀会时常提起,让陈鑫印象颇深,但并不知道那其实是通背缠拳。在写书时,还认为那时的通背缠拳,就是杨露禅的太极拳。
(2)王宗岳
关于王宗岳......武禹襄只是有《王宗岳太极拳论》,并没有见过王宗岳。其中,虽有“先师张三丰 王宗岳传留”题字,但也没有相关的记述,不知王宗岳是谁,不知张三丰是谁。也许,王宗岳仿若宋书铭,是个习惯闲云野鹤之人。
如果,按照“陈长兴序”的说法,陈长兴的师傅蒋发,是王宗岳门下之高弟子,得内家武当派悟修之真传。那么,王宗岳就是道家武当拳法传人,其拳理受到“太极阴阳八卦”等用语的熏陶。
如果,按照赵堡的说法,云游道人传王宗岳,王宗岳传蒋发,蒋发传赵堡邢喜怀......赵堡拳法的传承,留有歌诀: “此拳之来历久矣。此拳何自来乎?有歌为证。歌曰:太极之先,天地根源。老君设教,宓子真传。玉皇上帝,正坐当庭。帝君真武,列在两边。三界内外,亿万神仙。今将此歌此道以及秘诀,传之於汝,汝必择人而传,不可不慎。”由此可见,赵堡留有道家武术思想的一脉相传。
由此可知------王宗岳练的是道家用太极理论解释的拳法,陈鑫所见的是民间通背缠拳。
武氏太极拳的《山右王宗岳太极拳论》得自谁的?武禹襄武澄清的“王宗岳太极拳谱”,得于舞阳县的“捻党”成员,得于舞阳县的私盐店。
依据李亦畲所叙,武家所得的不止是一篇《王宗岳太极拳论》,还有其他内容,基本是一套拳谱。所以是得“此谱”。
(1)“武家序文”说明---有家传口述,武禹襄的“王宗岳太极拳谱”得自其他地方(舞阳)。
李亦畲的“太极拳谱跋”,记述:“此谱得于舞阳县盐店,兼及诸家讲论,并掺鄙见,有者甚属寥寥。间有一二有者,亦非全本,自宜重而珍之,切勿轻以予人,非私也,知音者少。可予者,其人更不多也。慎之!慎之!光绪辛巳中秋念三日亦畲氏书。”
意思就是,这套太极拳谱,得自舞阳县的一个盐店,内含不少人的拳论,又添上我自个的见解,拥有者很少,应该珍重保存。
《武氏太极拳全书·武秋瀛传》记载:“武秋瀛(1800—1884)名澄清,字秋瀛,自号秋瀛老人,是武禹襄大哥,咸丰壬子进士,河南舞阳县知县,对太极拳造诣颇深,现流传的王宗岳《太极拳谱》即其从舞阳县盐店所得。”
------
李亦畲保留了“又曰”、“解曰”字样,说明他是尊重原作的,这些原作就是他所说的“诸家讲论”的有关部分。
在李亦畲《太极拳小序》中,明确了先有王宗岳,后传至陈家沟。 若王宗岳是武禹襄的化名,李亦畲就不会把武禹襄写成陈家沟太极拳的祖师了。这方面,由1867年的“太极拳始自宋张三丰”改为“太极拳不知始自何人”,可知李亦畲有自己的推测判断。
李亦畬《太极拳小序》:
太极拳不知始自何人,其精微巧妙,王宗岳论详且尽矣。后传至河南陈家沟陈姓,神而明者,代不数人。我郡南关杨某,爱而往学焉,专心致志十馀年,备极精巧,旋里后,市诸同好。母舅武禹襄见而好之,常与比较,伊不肯轻以授人,仅能得其大概。素闻豫省怀庆府赵堡镇有陈姓名清平者,精于是技,逾年,母舅因公赴豫省,过而访焉,研究月馀,而精妙始得,神乎技矣!
予自咸丰癸丑,时年二十馀,始从母舅学习此技,口授指示,不遗馀力。奈予质最鲁,廿馀年来,仅得皮毛,窃意其中更有精巧。兹仅以所得笔之于后,名曰《五字诀》,以识不忘所学云。光绪辛巳中秋念六日,亦畬氏谨识。
****** 太极拳,在王宗岳之后,传到了陈家沟陈某,能达到神明层次的,每代也没几个人。杨露禅去过陈家沟,学了十余年。武禹襄听说赵堡陈清平也擅长太极拳,一年后,去学了月余时间。
李亦畲的“太极拳不知始自何人”,也与杜元化的说法一致------“名曰三丰传,然究其根,则此拳发源,不自此始,何则据?余师所闻,云此拳乃系老子所传。惜余师等皆早仙逝,余言无处可证。”
在杜元化《太极拳正宗》之“太极拳溯源”中:
前部分有------据闻王老夫子学于云游道人,学时即告以此拳之来历久矣。此拳何自来乎?有歌为证。歌曰:“太极之先,天地根源。老君设教,宓子真传。玉皇上帝,正坐当筵。帝君真武,列在两边。三界内外,亿万神仙。传于拳术,教成神仙。”
后部分有------名曰三丰传,然究其根,则此拳发源,不自此始,何则据?余师所闻,云此拳乃系老子所传。惜余师等皆早仙逝,余言无处可证。虽无处可证,却有前歌尚存,说是“宓子真传”,即此一句,可以证明。宓子即宓喜,号曰尹文始为。老子高徒越五世传与张三丰。三丰则庶几舆。余师等历代相传之歌语堂然,余不过谨据所闻如此亦,未敢确实决定。今世皆说是三丰所传亦,犹多说是由蒋老夫子所传,又犹现在说是清平老师所传,然此均非无稽之言。按实此拳是为学家体育一法。即三丰祖师,亦非斤斤然。以此拳名世,不过藉此为练丹之术,使世人知练斯术者,可以延年益寿,久之真能练至纯阳即可云仙。
(2)武禹襄学艺赵堡陈清平,得到了拳理,记述了回来。
武禹襄去河南赵堡,访到陈清平,学了月余时间,体会到了拳术的精妙之处,渐至神明阶段。在1853年,口述传授李亦畲。
“逾年,母舅因公赴豫省,过而访焉,研究月馀,而精妙始得,神乎技矣! 予自咸丰癸丑,时年二十馀,始从母舅学习此技,口授指示”。
武禹襄学艺陈清平,至少有两方面的内容:
一是拳术指导(可见,陈清平、陈长兴、杨露禅、武禹襄应该都会同一套拳术,即没有金刚捣碓的太极拳);
二是拳理阐释(赵堡有不少拳理,类似王宗岳太极拳论,但缺乏来源介绍,而陈沟没有)。
武禹襄也理应从赵堡记录了不少拳理论述。具体哪些是抄录的,则在“老三本”中难以辨别,是否抄有“未署名的《太极拳论》”,也不可知。
在李亦畲《老三本》中有《走架打手行工要言》一则,以“昔人云”三字开篇,在后半段解释走架、打手的两句话写为“平日走架,是知己功夫……打手是知人工夫……”。
在和兆元之子和敬芝(1850-1918)留下的手稿中,有着与之内容相同的歌诀,只是后半段中此两句话开头二字不是“平日”,而是“陈清平曰”。原文标点为:“陈清平曰:走架是知己功夫……打手是知人工夫……”。 “陈清平曰”可对应上“昔人云”三字”,这样行文,不仅句式工整,而且体现出了行文的逻辑性。
****** “平曰、解曰、又曰、昔人云”,有陈清平说的,还有其他人说的。
============
《廉让堂太极拳谱》(李亦畲老三本之启轩藏本)的“王宗岳太极拳论”部分,在“太极者,无极而生,阴阳之母也......是为论”之后, 还有“ 解曰:先在心,后在身,腹松,气敛入骨,神舒体静,刻刻存心。切记,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视静犹动,视动犹静。牵动往来,气贴背,敛入脊骨。要静:内固精神,外示安逸;迈步如猫行,运劲如抽丝,全身意在蓄神,不在气,在气则滞。尚气者无力,养气者纯刚。气如车轮,腰如车轴。 又曰:彼不动,己不动;彼微动,己先动。似松非松,将展未展,劲断意不断”。
****** 这是不是武禹襄抄录的纸面样式?是抄自赵堡,还是得自舞阳?
******古文落款“书并识”,“识”在这里读zhì(志),是标记或记住的意思。识的含义为知道、认得、能辨别。
“禹襄武氏并识”,是武禹襄记住或领悟了的意思?
(3)武澄清在河南舞阳县的盐店,偶得捻党成员的“王宗岳太极拳论、拳谱”。
“拳论”这种纸质小册子,不可能摆在明面上,让别人能看到,而且,河南舞阳也没有太极拳传人的说法。这样,一定要有某种事件,才能露出来。
武澄清与舞阳之间,有什么事件呢?无疑就是“捻军/捻党”之事。
唐豪的《太极拳研究》中:“1852年,其兄澄清中进士,官舞阳县知县。禹襄赴澄清任所……访赵堡镇陈清萍从学月余。至舞阳于盐店得王宗岳谱,旋里后于1853年以技教亦畲”。
武澄清(1800~1884),字霁字,号秋瀛。咸丰壬子年(1852年)进士,甲寅年(1854年)补舞阳县令,任职五年后(1859年)回永年县。是武禹襄的哥哥。
1854年,武澄清在“捻军四起”的环境中,来到河南舞阳县作县令。
邻县泌阳角子山,捻匪聚其中。武澄清下车,即练壮勇,联乡团,入山剿捕,先后获巨捻李八千碎、李四能人、曹太元数名,又获邻县要犯岳善教三人,咸置之法。会捻首张文成纠众攻城,澄清督民勇等陴固守,危而复安。旋随南阳镇总兵缉文成余匪,殄灭殆尽。事闻,赏戴蓝翎,加同知衔。时皖匪孙葵心拥众十余万,环攻舞阳,势猖獗,澄清率众防守,乘夜出奇兵诱贼,贼疑惧而逃。
角子山起义发起于南阳的角子山。据《陕县志》记载,“贼多南阳人,自名其党曰捻子,以角子山为巢穴”。咸丰元年(1851年)时,南阳捻党乔建德就曾聚众两千余人,在南阳、泌阳附近角子山活动。经过几年的发展壮大,“1856年7月河南浴州、泌阳、确山、遂平、西平、舞阳等县交界地区的角子山,发生抗清起义,其领袖人物有李太春、萧况、陈太安、管绍堂、王三辫子等,他们自动‘结捻’,进行包送私盐,打家劫舍活动。”这就是“角子山起义”。
捻军的前身“捻党”,是在贩私盐和保贩私盐活动中发展起来的。 捻党起源于黄河、淮河之间,豫皖苏鲁边沿地区,也是白莲教传播最广的地区。在乾隆时期,有拽刀会、义合拳、顺刀会、虎尾鞭、八卦教、盐枭(护盐镖局)等民间武术社团,逐步发展成为捻党。经常在安徽、江苏﹑河南、山东等地护送私盐,并与清政府发生武装冲突。
咸丰三年(1853年),太平军北伐军经过安徽、河南时,捻党闻风响应,遍地而起。从此,捻党脱离反清结社的状态,进入武装抗清的新阶段,正式成为“捻军”。
清廷盐务失调,民众则争购芦盐运往皖北、豫南以取利,官府谓之“私盐”。灾民、流民则不顾禁令,结捻日夜暗运私盐,于是贩运私盐盛行,遇有盐巡稽查,盐贩则铤而相拒。久之,则出现专务保护贩运私盐的镖局,公然保护贩运私盐。舞阳县是明清两代晋商的一个重要市场和要途。
护盐人员,有武术傍身。当时,不论八卦教武场,还是盐行居多的山西盐商队伍中,皆有习武人员。《王宗岳太极拳论》是“心意拳理”,而当时心意拳的发展,与山西的祁县、太谷县有着密切关系。
于是,武澄清除了练乡兵,入山剿捕捻军,还要在舞阳管理私盐,搜捕捻党成员。私盐贩子成员中,有会绵拳者,自然露出拳术身手,在盐店角落,也能搜到“太极拳谱”。同时,听盐店人员说“有这个拳谱的人,太少了,即便有,也不是全本”的话语。
武澄清得到了《王宗岳太极拳谱》,又不能声张得自盐店的捻党......武禹襄李亦畲更不会记录下拳谱的具体来历,只能传述“此谱得于舞阳县盐店”。
在舞阳盐店与舞阳县令的关系中,不论是例行检查、私盐案件,还是盐行保镖的遗失,最后的结果,都是武澄清得到了《王宗岳太极拳谱》(同《太极拳重大发现续十二》---崔虎刚.六合武学)。
这本拳谱,其拳架部分,与杨露禅、武禹襄所学,是基本一样的(陈清平、陈长兴、杨露禅、武禹襄应都会同一套拳术,即没有金刚捣碓的太极拳)。
这意味着,在赵堡陈清平、陈沟陈长兴之外,还有一支太极拳的传承。
李亦畲“老三本”中的十三势架:
“懒扎衣、单鞭、提手上势、白鹅亮翅、搂膝拗步、手挥琵琶势、搂膝拗步、手挥琵琶势、上步搬揽捶('自藏本’记作'搬揽捶’)如封似闭;抱虎推山、单鞭、肘底看捶、倒撵猴、白鹅亮翅、搂膝拗步、三甬背、单鞭、纭手、高探马、左右起脚、转身踢一脚、践步打捶、翻身二起、披身、踢一脚、蹬一脚、上步搬揽捶、如封似闭;抱虎推山、斜单鞭、野马分鬃、单鞭、玉女穿梭、单鞭、纭手、下势、更鸡独立、倒撵猴、白鹅亮翅、搂膝拗步、三甬背、单鞭、纭手、高探马、十字摆连、上步指裆捶、上势懒扎衣('郝和本’无此势,见'自藏本’)、单鞭、下势(此势于'郝和本’中被涂抹)、上步七星、下步跨虎、转脚摆连、弯弓射虎、双抱捶、手挥琵琶式('自藏本’中无此势)”。
这是见于文字记载的最早“太极拳”套路名称,它以三次“纭手”为界限将套路分成四节。查杨、吴、孙等诸家太极拳传统套路,其势名、顺序、编排模式与之极为相似。
在武家得于舞阳县的《王宗岳太极拳谱》的拳架套路中,明显不同的招式名称,就是“三甬背”、“更鸡独立”,这两个招式名称,说明------此拳谱不是来自永年杨露禅、赵堡陈清平。
关于武氏太极拳的“三甬背”:
一种说法-----二水居士在校释时说:三甬背,疑系“通背”之误植,抄本中“通”字容易误读成“三甬”。若这样,武家所抄录的盐店拳谱,纸张已显微损。依据“垂”字,也可能是舞阳捻党成员的错抄。
另一种说法----在古汉语中,“甬”与“通”是通用的,常作为碑的量词出现,都可念为“tong”的发音。曾运乾先生曾在自己的著作《喻母古读考》中表示:“乌鲁木齐人将三甬碑中的‘甬’读成‘tong’,是上古音之遗迹的传承,是活化石,是值得惊喜的一件事”。 八十年代,在全国地名普查工作时,曾发现三甬碑的“甬”按照规范并不念为“tong”,结合新疆众多的带“屯”字的地名,“三甬碑”又改成了“三屯碑”。
(4)“三甬背”、“更鸡独立”透露了赵堡及陈家沟太极拳的来源。
在武氏太极拳、孙氏太极拳之外,还有“三甬背(三通背)”、“更鸡独立”吗?
无独有偶。在邯郸广平的顾氏太极拳老拳谱中,也有“三通背”与“更鸡独立”。
这拳谱的名称是“十三势滑拳架”,招势类同于“老三本”,在马希平老师所著《龙虎太极拳》一书的附录中(邯郸顾氏太极拳传承)。
顾氏太极拳,传闻由清初顾殿一道长所传,又称龙虎太极拳、六合通背太极拳、通背滑拳、卢氏太极拳等。说明这套拳谱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拳名,而因“太极拳”一名始于1860年以后,以致后辈有了混合拳名的说法。
传承关系: 陈利---任来庆、卢鸣金---......---传至马希平。
陈利的“滑拳”一脉,是心意拳的传人,也传有《王宗岳太极拳论》。
为什么说“老三本”拳谱来自类似陈利的“六合通背太极拳”呢?
一是陈沟陈长兴、赵堡陈清平、永年杨露禅传授弟子的拳术中,都没有“更鸡独立”的说法;
二是在1860年之前(武澄清从舞阳回永年之前),李亦畲尚未整理“老三本”,杨班候还没有回到永年教拳(且杨家特点名称“揽雀尾”),陈利无从抄录;而此前,陈利已学有六合通背拳(通背滑拳),练法与太极拳相似。
三是陈利弟子任氏,传至河南内黄县代老师的通背滑拳招势,有“三通背”与“更鸡独立”;而且,1929年姚馥春姜容樵所著《太极拳讲义》中的“乾隆抄本太极拳谱”,其中太极拳“二十字诀”,就是陈利所注。
内黄通背滑拳,创立于明末清初:
1.预备式;2.上势懒扎衣;3.提手上势; 4.更鸡独立;5.指膛捶; 6.玉女穿梭 ;7.如封似闭 抱虎推山;8.白鹤亮翅; 9.单鞭;10.搬拦捶;11.撇身捶;12.手挥琵琶 下势;13.摆莲腿;14.三通背;15.震脚;16 .高探马 二起脚;17.胯虎;18.弯弓射虎;19.三脚步;20.四脚步; 21 .走内圈; 22.七星八卦九宫步 收势
------
陈利传下拳谱中,有太极拳的“二十字诀”:“披(劈)闪担搓歉(兼)沾粘,随钩搂拘挂牵拿,拨撮坠缕(捋)挤摊。
并且,内黄县通背滑拳歌诀,有“顺项贯顶两膀松,束烈下气两捶争,胃阴开筋把裆撑,十指抓地两分膝”之句,是《太极拳讲义》中“乾隆抄本太极拳谱”的太极拳歌诀。
有人曾对《乾隆抄本太极拳谱》有语法用词分析,认为是清代以前创作的。可与“元代王宗岳”对应上(具体分析见《《太极拳讲义》与《乾隆抄本》之谜/魏坤梁》)。 《太极拳讲义》所载《乾隆抄本》的内容包括:七首“古歌诀”、一首“十三势行功心解”、“十三势”的陈述词、一首“二十字诀”,这些歌诀都还有注解。
这些古歌诀,存在着大量特殊的明末清初已经几乎绝迹的互文、分承等古代语法修辞,如“顺项贯顶”应从互文理解为“顺贯项、顺贯顶”,“动分静合”应从互文理解为“动静分合”.。所以,歌诀应为元明期间的拳法歌诀作品。
这种“五趾抓地”,也是陈式太极拳的练法,在洪洞通背拳的传承中没有这种歌诀,则,应来自通背滑拳。
如此,某种通背拳在发展中形成了两支------与心意拳融合的六合通背拳、与少林拳融合的洪洞通背拳。后来,传到杨露禅武禹襄,形成了太极拳体系。
六合拳,有“长拳、大姑娘拳”的说法,与赵堡有“大姑娘拳”的说法相同。
樊一魁在《通背拳图谱》自序中说的“此拳乃河南郭永福所传、郭在少林曾受艺、郭于乾隆年间保镖来洪,在洪羁留多年,传艺于贺家庄贺怀璧,后贺留传南北,皆是口传心授,按照前规”。
为什么舞阳的盐行保镖,与陈利的六合通背太极拳有关系呢?
陈利的拳术传承,与八卦教等民间社团有关系。比如:陈利的师爷翟贯一,是离卦副头目的身份;陈利传人卢鸣金的弟子中,就有清末民初的红枪会领袖宋廉敬。而,有些舞阳的捻军成员,就来自八卦教等民间武术社团。
所以,舞阳县盐店的太极拳谱,或来自陈利的门生,或来自山西方面的传人。
陈利的师爷与山东有关系,山东查拳有“更鸡独立”的招式名称, “更鸡独立单翅抖,顺风摆莲颤巍巍。 鹞子翻身捕金燕,顺手牵羊双手捋”。那时的民间武术社团,常有来自山东的武术教师。
也可以认为舞阳的太极拳,是直接来自山西王宗岳一脉,但,山西缺乏拳术传承信息。目前,只有邯郸陈利这一脉,符合条件。
但,陈利虽有《王宗岳太极拳论》,但其传承中没有王宗岳,则有两种可能:(1)王宗岳与陈利都是翟贯一的传人,属于同源异流;(2)陈利的《王宗岳太极拳论》,或是前辈在山东抄录而来。
有人认为陈利的《王宗岳太极拳论》得自杨班侯的弟子陈秀峰。陈秀峰(1836—1928),名字敬亭,到1860年时才23岁,在这个年龄能获得师传的拳谱吗,何况杨班侯1868年才回到邯郸教拳。
所以,太极拳的演化路线是:
某通背拳---六合通背拳、洪洞通背拳 ---赵堡及陈沟、邯郸广平 ---杨露禅、武禹襄、陈利,或还有山西传承。
而,武禹襄所得舞阳县的《王宗岳太极拳谱》,就是六合通背拳的另一脉传承。
当时的河南温县,同时存在着六合通背拳、无极通背缠拳(洪洞通背拳)两支传承。
(5)总结而言------
1852年,武禹襄从师赵堡陈清平,学到了改进后的陈清平“十三势架”,并记录了些拳理。
1854年,武澄清任舞阳县令,在搜捕捻党的过程中,偶得《王宗岳太极拳谱》。这拳谱的拳架,与陈长兴、陈清平、杨露禅的拳术是一样的。
依据拳谱中的招式名称“更鸡独立”,则舞阳县捻党成员的拳谱,应是民间武术社团传授的六合通背拳(比如邯郸广平陈利传下的六合通背太极拳);在各地的捻党成员,就有来自义合拳、顺刀会、八卦教、盐枭(护盐镖局)等民间武术社团的。
所以,武式太极拳《王宗岳太极拳谱》的基本来源是(1)陈清平的拳架、拳理;(2)舞阳县捻党成员的拳谱内容,即在赵堡陈清平、陈沟陈长兴之外的一支拳术传承。
王宗岳的《太极拳论》《太极拳释名》是不是本人写的,会不会是后人添加修改的?王宗岳写太极拳论,来源会有三个方面:(1)经验体会(2)理论借鉴(3)相应的拳术拳理。
王宗岳《阴符枪谱》,有一篇1795年(乾隆六十年乙卯岁)序云:“盖自易有太极,始生两仪,而阴阳之义以名。……山右王先生,自少时经史而外,黄帝、老子之书及兵家言,无书不读,而兼通击刺之术,枪法其尤精者也。盖先生深观于盈虚消息之机,熟悉于止齐步伐之节,简练揣摩,自成一家,名曰:《阴符枪》。”
“……先生常谓余曰:余本不欲谱,但悉心于此中数十年,而始少有所得,……于是将枪法集成为诀,而明其进退变化之法,嘱序于余,因志其大略而为之序云。”
可见,此“阴符枪”是山右王宗岳先生的多年创编。
相对而言,那篇《太极拳论》显然是传练他人的拳法。
有的人认为:王宗岳可能是武禹襄的托名,“太极拳论”的作者就是武禹襄。
因为武禹襄崇拜岳飞,于是,有了这“王宗岳”的托名之作。
《王宗岳太极拳论》后写有“禹襄武氏抄于豫署”。照此,王宗岳应写为“宗岳王氏”。若读之为“宗 岳王氏”。可解释为“归宗于岳王——岳武穆”。
这种猜测,未免牵强。
武秋瀛在研读《山右王宗岳太极拳论》之后,写了一则跋文: “太极拳学,王宗岳论之精矣!其术以柔曲为体,以刚直为用。盖巨力之至,非柔曲不能化之灵。彼力既化,非刚直不能放之远。故曰:“曲中求直,蓄而后发。”(武澄清,字霁宇,号秋瀛。生于1800--1884年。进士出身,曾任河南舞阳县知县。是武禹襄的哥哥。)
李亦畲自藏本写有“太极拳谱跋”。跋文记述:“此谱得于舞阳县盐店,兼及诸家讲论,并掺鄙见,有者甚属寥寥。间有一二有者,亦非全本,自宜重而珍之,切勿轻以予人,非私也,知音者少。可予者,其人更不多也。慎之!慎之!光绪辛巳中秋念三日亦畲氏书。”
但,“王宗岳”的起名,也许与“岳武穆”有关。
(依据相应历史信息,合理推测。)
因为,王宗岳或是山东八卦教的,太极拳也可能源自山东八卦教,且,如今的梅花拳、文圣拳均来自山东八卦教,与太极拳相似。
八卦教,分为“乾、坎、艮、震、巽、离、坤、兑八门”,由清朝康熙年间山东单县人刘佐臣所创。主张“三教合一”,内修易学、丹道,外修武学、医道,兼外修兵、工等术。
当时,义和拳、红拳、六合拳等拳术均在离卦教内流传,随着其组织在各地的发展、流变及相互间习武内容的交叉。
杨炳(1673~1747年)在乾隆7年(公元1742年)写出的《习武序》“习武规矩十二条”中,有崇拜岳飞之言------
“第四条:凡学技之士,务要知安详恭敬。虽曰手舞足蹈,似与文人不同,而其神化莫测,非粗心浮气者所能入也。昔宋将岳武穆上马如无敌天神,下马如有道贤人。”
所以,王宗岳可能是乾隆年间八卦教的书生成员。(或是某个卦主之子,字“宗岳”。)
再看“第十一条:凡入教习武之士,谅其身之强弱、人之雅俗,如讲道书生只可缓授其进退之法、闪搕之术,步骑身势而已,断不宜拳打脚踢,与门浑者一样看也。”这恰似于太极拳的练法。
杨炳自幼习练梅花拳,是我国有文献记载的最早的梅花拳大师。据史料记载,杨炳“虎项猿臂、技勇绝伦,作文雄壮,下笔立就”,乃文武双全之才。康熙47年(公元1708年)中戊子科武举、武探花,授御前侍卫兼京营都司佥书加一级,诰封通议大夫(正三品)。历康、雍、乾三朝,后因其与皇太子结怨,于乾隆6年(公元1741年)以“亲老告假终养”。於乾隆7年(公元1742年)写出了《习武序》这篇重要著述。杨炳在运河两岸广收弟子,《习武序》在山东、河北、河南等地民间的流传。
梅花拳有文场、武场之分,文场敬祖师,研究拳理,他们集佛、道、儒三家学说,周易之理为一体,有丰富的文化典籍世代相传,修身养性,炼神炼气,称为文功。文场老师领导拳派的整个活动,负责教育门内弟子;武场主要进行武功锻炼,其武术内容丰富多彩,有独特的练法和风格,一切都与当前流行的武术套路完全不同。它不仅有明显的强身健体作用,还有极强的技击实战能力。他们练武的目的是练形练气,由外及内、再由内而外,达内外一体,精气神合一,最后上升到文功。
在《习武序》中,还有:
一贯之道
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生六十四爻,生生无穷。夫一者,太极也。贯者,生生不穷之仪也。易曰:生生之谓易,阴阳不测之谓神。夫乾,其静也专,其动也直,是以大生焉。夫坤,其静也翕,其动也辟,是以广生焉。天地设位,而易行乎其中矣。成性存存,道义之门,引而伸之,触类而长之,天下之能事毕矣。子曰:知变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为乎。世子欲学文武之道者,一而已矣,讵可泛视也哉!
问:至圣之心如明镜止水者,何谓也?答曰:即周子通书曰:寂然不动者,诚也;感而遂通者,神也;动而未形,有无之间者几也。诚精故明,神感故妙,几微故幽。诚神、几、曰圣人。一谓为太极者,何谓也?答曰:道为太极,心为太极,万物之理具于一心,随感而应,皆合其宜,如四时行百物生,故曰圣心一太极。
咏太极诗:
要落空浑是有有,非滞物寂如无无;
不知太极森然处,三复濂溪太极图。
古肥郡邑痒生刘汉裔敬
叙:尝闻拳师鸣九王氏本鹤之言曰:古铜台大名府内黄县有伊契友虎文杨氏,讳炳,武烈出众,中壬辰科探花。予信其韬略比黄吕,法术效孙吴,勇过伍明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今观其佳作,所载武略规模,礼佛仪注,故予会文武童子,不特武略骎骎师尚父,更有文章祖先尼,故敢破胆献丑沐手俚言赞于后。
王本鹤,当时与杨炳同时代的著名拳师。
这些武术思想,同于王宗岳。应该是梅花拳的理论,影响了王宗岳。
唐豪推测,王宗岳可能生于乾隆初年,晚年以教书为职业,衣食奔走于洛阳、开封两地,1795年(乾隆六十年)仍健在。
在晚年,教书奔波两地......这似乎不合晚年的生活情理。那么,王宗岳可能就是八卦教或相关拳社的教师之一。
若1755年~1785年期间,王宗岳在山西山东河北活动过,那么可能会学到翟贯一的通背滑拳。
在1778年(乾隆四十三年)的杨四海邪教案中,张九锡供称,义和拳是“取义气和合的意思”,说在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有翟贯一也住龙花庄,是童国林同学弟兄,也收徒弟。翟贯一的子侄俱各考武,现在请的是山东冠县武生杨姓教学弓箭。那杨姓武生的父 亲名叫杨四海(1714-1784,文圣拳先师),也是拳棒教师,都是义和拳教内的人。
义和拳(团)包括各种成分,是由许多流派汇集而成的,其中有大刀会、神拳、红拳等。
义和拳虽然与八卦教有关,但并不等于八卦教。它导源于八卦教的离卦,是离卦的一个支派。
在清代社会中的武术团体与民间宗教团体之间,往往因应社会情势而呈现出复杂的聚合或离散的关系。
通背滑拳、无极通背缠拳、
在清直隶(河北)广平府《乾隆抄本太极拳谱》中“太极拳释名”文字的下面,附注有“以上系三丰祖师所著,欲天下豪杰延年益寿,不徒作技艺之末也。”
梅花拳的《习武序 . 立教条目》中,有“真武”二字,在明朝清朝,供奉真武的著名道教圣地就是武当山,当时最负盛名的武当道派祖师,就是张三丰。
八卦教中应有道家人士。
立教条目:
拳堂中间立
天地君亲师 神位
左书:振三纲须赖真武(论纲常要恃文友讲)
右书:整五常全凭大文(定太平还让武将能)
他人传抄《王宗岳太极拳论》拳谱的时候,也会捎加添改。
比如“动静之机”是后人加入的。
现在有资料可查的,是1921年许禹生所著的《太极拳势图解》一书,首次出现了包含“动静之机”四字的《太极拳论》版本。
在李亦畲自藏本写有“太极拳谱跋”,跋文记述:“此谱得于舞阳县盐店,兼及诸家讲论,并掺鄙见,有者甚属寥寥。间有一二有者,亦非全本,自宜重而珍之,切勿轻以予人,非私也,知音者少。可予者,其人更不多也。慎之!慎之!光绪辛巳中秋念三日亦畲氏书。”
其中有“兼及诸家讲论,并掺鄙见”之句。
可见,后人在抄录的过程中,也会有所添加修改。
关于“太极拳释名”:
有的是“太极拳,一名长拳,又名十三势。长拳者,如长江大海,滔 滔不绝也;十三势者,分挪、擷、挤、按、采、捌、时、靠、进、退、 顾、盼、定也。棚、擷、挤、按,即坎、离、震、兑四正方也。采、例 、肘、靠,即乾、坤、艮、巽四斜角也。此八卦也。进步、退步、左 顾、右盼、中定,即金、木、水、火、土也。此五行也。合而言之曰 十三势。是技也,一着一势,均不外乎阴阳,故又名太极拳。”
关葆谦于京师所得抄本,篇名《太极拳解》:“太极拳一名 长拳,一名十三势。长拳者,如长江大海滔滔不绝;十三势者,棚、搌、挤、 按、采、捌、肘、靠,此八卦也。进步、退步、左顾、右盼、中定,此五行也。合 而言之曰十三势。棚、搌v挤、按,即坎、离、震、兑四正方也。采、例、肘、 靠,即乾、坤、艮、巽四斜角也。进、退、顾、盼、定,即水、火、木、金、土也。".
马印收抄本无篇名,篇首亦无太极拳三字,是:“一名长拳, 名十三势。长拳者,如长江人海滔滔不绝;十三势者,分棚、搌、挤、按、采、例、肘、靠、进退、顾盼、中定。挪、掘、挤、按,即坎、离、震、兑四正方 也。采、例、肘、靠,即乾、坤、艮、巽四斜角也。此八卦也。进步、退步、左 顾、右盼、中定,此金、木、水、火、土也,五行也。总而言之曰十三势也"。
郝和所有李亦畲手写本,篇名《十三势》。篇名旁注:“一名长拳,一 名十三势”九字。全文如下:“长拳者,如长江大海滔滔不绝也。十三势 者,棚、掘、挤、按、采、捌'肘、靠、进退、顾盼、定也。棚、掘、挤、辑,即软、 离、震、兑四正方也。采、捎、肘、靠,即乾、坤、艮、巽四斜角也。此八卦也。 进步、退步、左顾、右盼、中定,即金、木、水、火、土也,此五行也。合而言 之曰十三势。."
李福荫本,此篇为其伯祖李亦畲于1880年(光绪六年庚辰)所遗 留。马印书本此篇,为其姨丈李亦畲于1867年(同治六年丁卯)所遗留。 亦畲则得自其母舅武禹襄。关葆谦本,此篇于1911年据京师扬氏传抄 本。杨氏本与李福荫本同源,经都门弟子润改,故其文较简。
李福荫,李亦畬胞弟。
田镇峰所著太极拳中之谱,此篇仅作:十三势者,棚、搌、挤、按、采、捌、肘、 靠、进、退、顾盼、中定是也。徐震推定镇峰出其师葛兰荪而得杨氏旧传, 以其文之简,遂认为宗岳原作。1955年,余始获见镇峰,举以面质,始知 镇峰系取其它太极拳书所删改。询之亲见镇峰编写之李天骥所言,亦复 相同。
长拳: 戚家拳、通背拳、心意六合拳皆被称为“长拳”。按王宗岳的理论,更近于心意六合拳。
十三势: 王宗岳之描述,近似梅花拳五势架的单练法,或心意拳的单招练法。
五势之变化则本阴阳之理,太极之功,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随曲就伸,一气贯穿,刚柔相济,步随身换,气随意发,蓄劲如开弓,发劲似放箭,知宽知窄,随高就低,静之如山岳,按之有阴阳,无穷如天地,充实如太仓,一动似江河,行之似波浪,浩渺如江海,圆跃如三光。
清朝民间社团:纵观冀南乡村地区的梅花拳群体,尽管有大架、小架之分,但其武术训练系统则大同小异,都是以桩步五势、架子和简单套路为基本功......“练架”是梅花拳习练的初级阶段,需要反复练习“桩步五势”,即“大、顺、拗、小、败”五个基本功架,它们还被分别冠以金、水、木、火、土之名。“桩步五势”照此顺序左右转换习练,即称“五势变化”,要达到“正、顺、圆、满、够”的传统标准......
由于王宗岳所写的太极拳论,就是“心意六合拳”拳理(梅花拳秘谱,也是心意拳理),所以买壮图(1805~1888)与他人武艺交流时,得知拳论,有所抄录,并带到了河南舞阳,授予门生,偶然被武禹襄兄弟得到。
在杨炳《习武序》的“或问”中,有“把势”一解。
或问曰:何谓把势?何谓学活?答曰:把者,握也,操也;势者,因利而制权,以静而待动,如转圆石于千仞之山,一发而人无补救之术,此之谓也。学之为言效也。活者,不拘上下左右前后,顾之严备之密,不露破绽。设若二人比武,数人较技,要看他力从何处来,待他旧力略过新力未来而乘之,则无不胜也。或用肘靠之法,先用虚着哄他进来,我之枪棍侵入他二三尺急力拍开,务要以响为度。经曰:一声响处值千金,彼失提防我便赢,至精至妙之诀也。
于是,就有了在传闻中------去河南温县陈家沟的“蒋把式”,传拳于陈长兴、陈清平?
本文由问答百科整理:3条关于王宗岳的问题「为什么陈鑫说“太极拳,缠法也”,而王宗岳却说“太极者,阴阳之母也”?怎么理解?」希望对你有帮助!更多相关王宗岳太极拳论原文的内容请站内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