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知平仄,不懂诗意,这种诗坛怪相何时能止?

对于中国诗坛现状,这个提问可谓是一针见血,正中命脉。中国格律诗的存在巳有几千年的悠久历史了,博大精深,浩如烟海。或呕歌,或揭露,或抒情,或叙事,它的意境美和韵律美,独树一帜,世代传承,至今受到世界人民的喜爱和赞誉。

格律诗主要是指唐代及以后的古体诗,分为绝句和律诗,按照每句的字数又分为五言和七言。盛唐出了李白和杜甫两位伟大诗人,还有后来的苏东坡、孟浩然、王维等许许多多杰出的诗人,他们在历史上都有很大影响,这些大诗人,他们都写有很多固定格式的格律诗,也写有大量的自由体诗,同样流传,成为经典。

当今的刊物上网络上,到处流行着各类诗词(本文主要讲格律诗),水平各异,良莠不一,十指不齐,这也难怪。

诚然,搞诗词创作,必须要有一定的文学基础,写作古体格律诗和现代格律诗,必须首先学习和掌握对仗和平仄的基本知识,学好旧格律,才能写好新格律。但我们只能去领会它的神,而不能拘泥于它的形,当然了,标注词牌的诗除外。现代汉语与古代汉语,在字义、读音和声调上都发生了变迁。因此,写现代格律诗,不能教条地一味仿古,对仗是必须讲的,否则就不是格律诗,平仄也很重要,只要有个大概即可,犹如歌中曲谱,各式各样,不能千篇一调。

诗词是语言的艺术,是美的呈现。可近年来,在中国诗坛上出了一股仿古腐臭之风,一些人把某些古体诗的平仄要求当作写格律诗的唯一标准,为了平仄而平仄,生安硬套,用词不准,文理不通,逻辑混乱等现象,比比皆是,读起来生涩拗口,味同嚼蜡,让人不知所云,啼笑皆非。请问科学家们,制造现代飞机,该不会去套用石器时代的工艺吧!

当代诗词创作,应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呕歌新时代,激发正能量,宏扬真善美。注重诗词的意境是主要的,形式是次要的。当然也不能把两者对立起来,而是要两者兼顾,互相统一,互相融合,既要讲意境美,又要讲韵律美。君不见,只有那些情感饱满和文字晓畅的古体诗,才能永久流传,成为经典。只知平仄,不懂诗意,这种诗坛怪象可以休矣,否则的话,中国诗词的发展不可避免地会引向邪路。

本人见少识浅,班门弄斧,望多指正。祝愿中国诗词更加繁荣兴盛,象一枝美丽的鲜花开遍祖国大江南北!

你可能想看:
标签: 读书诗歌
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