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排比?
排比,利用三个或三个以上意义相关或相近,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相同的词组(主谓/动宾)或句子并排,达到一种加强语势的效果。用排比来说理,可收到条理分明的效果;用排比来抒情,节奏和谐,显得感情洋溢;用排比来叙事写景,能使层次清楚、描写细腻、形象生动。总之,排比的行文朗朗上口,有极强的说服力,能增强诗文的表达效果。
(1)用排比写人,可将人物刻画细致。例如:《木兰诗》:“爷娘闻 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 霍向猪羊。”写木兰还乡归来时,父母姊弟各自的举动,描写了一幅 欢乐的场景;展现了浓郁的亲情。跃然纸上,使人置身其境。
(2)用排比写景,可将景物描写得细致入微,能收层次清楚、描 写细腻、形象生动之效。例如《汉乐府·江南》:“江南可采莲,莲叶何 田田! 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 叶北。”最后四句以排比的句式,铺排渲染,描绘出鱼儿们倏忽往 来、活泼嬉戏的动态,衬托出采莲少女的活泼可爱及愉快心情。
(3)运用排比说理,可将道理说得充分透彻。孟子《滕文公下》: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此句说明 了能称之为“大丈夫”的三个条件,加强了说明道理的效果。又如谚 语:“一日之计在于晨,一年之计在于春,一生之计在于勤。”都是将 道理说得充分透彻,让人明了。
(4)运用排比抒情,节奏和谐,显得感情洋溢。例如文天祥《正气歌》:“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时世艰危节士便会出现,光辉形象永垂于史册。在齐国体现于太史之简,在晋国体现于董狐之笔,在秦朝体现于张良之椎,在汉朝体现于苏武之节。文天祥用排比句列举了这些在危急关头见节操的著名历史人物,一者颂扬,二者作为对自己的鼓励。这组句子一气而下,慷慨激昂,刚劲有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