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比喻?

比喻是一种常用的修辞手法,用跟甲事物有相似之点的乙事物来描写或说明甲事物。比喻是根据事物之间的相似点,把某一事物比作另一事物,把抽象的事物变得具体,把深奥的道理变得浅显。

著名文学理论家乔纳森·卡勒为比喻下的定义:比喻是认知的一种基本方式,通过把一种事物看成另一种事物而认识了它。也就是说找到甲事物和乙事物的共同点,发现甲事物暗含在乙事物身上不为人所熟知的特征,而对甲事物有一个不同于往常的重新的认识。

综上所述,构成比喻内容上有三个要素:一是思想的对象,即 本意;二是另外的事物,喻意;三是两事物的类似点(共同处和相似 处)。在文辞上则分为三个成分,即:本体(被比喻的事物或情境)、 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喻体(打比方的事物或情境)。所以比 喻在辞格上分为三个类型:明喻、暗喻(又称隐喻)和借喻。

(1)明喻。所谓明喻,即比喻的事物(喻体)和被比喻的事物(本 体)同时出现。在诗词中常用的喻词有:如,似,若,有如,恰似等。例 如文天祥《扬子江》:“臣心一片磁针石,不指南方不肯休。”以“磁针 石”比喻忠于宋朝的一片丹心,表明自己一定要战胜重重困难,回 到南方,再兴义师,重整山河的决心。又如李煜《虞美人》:“问君能 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愁,是一种抽象的感情,李煜以 实拟虚,把难见的情变作了可视的物——一江春水,使人可以切实 感受。以“春水”喻愁,更是浩荡不息。一江春水东流,前浪后浪层层 叠叠,犹如新愁压旧愁,无休无止。李煜的愁不是缠绵的爱情相思 之苦,而是社稷倾覆的家国之恨,因之用气势磅礴的一江春水作比 更为恰当,有一种与天地山河同在的厚重感。

(2)暗喻。又称为“隐喻”,是本体和喻体同时出现。是将本体直 接说成是喻体,语气更肯定,感情更强烈。在诗词中常用的喻词有: 是,作,成、为,成为,变为等。例如无名氏《步出城东门》:“愿为双黄 鹄,高飞还故乡。”诗人让诗中思归不得归的“我”,愿化为展翅高飞 的黄鹄,益增其孤独悲凉。又如陆游《卜算子·咏梅》: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 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

此词虽然是咏梅,但实际上是以借梅花的品格隐喻自身的感 遇。上阕说梅花游离沦落,孤独清冷,又遭风雨的侵袭摧残。下阕说 梅花本性高洁,依然独自芬芳,但非为争春而来。蔑视周围恶浊的 环境,不为群芳的嫉妒,幽香如故。群芳隐喻朝廷中的妥协投降派。 这些既是梅花的天赋禀性,也是陆游的政治抱负。他抗金的抱负不 得实现而又遭受朝廷妥协投降派嫉妒、排挤和打击,但壮志不衰, 老而弥坚。这首词以隐喻手法借咏梅花以表达其坚定不移的爱国 立场和政治节操。

(3)借喻。所谓借喻,即诗中借喻体代指本体。本体和喻词都不出现,直接把甲(本体)说成乙(喻体)。例如李白《送友人》:“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孤蓬,即蓬草,又叫飞蓬,枯后断根,遇风飞旋。古诗多喻指孤身远行的旅人。又如陆游《题海首座侠客像》:“赵魏胡尘千丈黄,遗民膏血饱豺狼。”中原大地黄尘滚滚,胡人气焰嚣张,沦陷区人民血肉模糊喂饱了豺狼。

你可能想看:
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