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佛印和东坡的传说故事中,东坡总是占不了上风?
因为古往今来,传教的都很爱编排故事。
在佛教徒编的故事中,除了和尚,谁都占不了上风。
另外一个显著区别于其他宗教的特点是,佛教传播者从来不打逆风局:
万一哪位与佛教无关的大贤,在民间引起了势不可挡的崇拜。
他们就会直接“借鉴”,稍微改一下背景,把人拉进佛教故事,成为佛教里的神。
比如关羽。
苏轼算好的,
与佛印关系很好,所以故事里都是抬佛贬苏,没让苏轼下地狱。
苏轼在民间的口碑较好,是豁达、聪慧的代表,然而,为了彰显释氏智慧,也要被拉踩。
所谓“捧一踩一”。
事实上,不看后人传说,只根据当时作品分析,佛印和尚与苏轼是相互尊重的,就算是打趣也不相互贬低,而是要相互学习。每回苏轼拜访佛印,佛印都很高兴。张文定公信佛,想要刊发《楞伽经》,苏轼亲手抄写。是佛印请苏轼写的,他认为苏轼书法一定会流传千古,随意刊印的经书,反而会发完就没了。
最惨的是韩愈,写了《谏迎佛骨表》,就遭到大量佛教徒疯狂的攻击。
其实,一些佛教徒高声赞誉的宪宗皇帝,才是身体力行的灭佛者。
起先因为军费需要,宪宗皇帝严厉限制佛教,打击出家人。名义上说不许私自剃度,实际上基本上就把佛教的剃度给禁了,以至于戒坛“久不兴置”。而且他还废掉了僧侣特权,要求一体纳税,国家财力大增。同时虚心纳谏,撤除只会说好听的话不干实事官员的职务,派能干的上去,一大批杰出人才井喷式涌现。
后来久攻淮西不下,宪宗皇帝怀疑是不是光靠努力是不够的?得找个东西拜一拜,找了和尚聊天,和尚们告诉他,得信佛。
后来淮西打下来了,他认为是佛祖保佑,本来就天天念经,才有了后来迎佛骨的事。
这显示出宪宗逐渐沉迷的过程,靠能臣武将打下淮西之后,宪宗皇帝的心态也出现了重大变化,“淮西既平,上渐骄侈”。不仅不喜欢听谏言了,开始花天酒地了,动用民脂民膏大兴土木,脾气也大了。谁上的表,如果不是夸他,他就很生气。更何况是要骂他。
这个时候,为自保,韩愈确实不应该站出来找事。
但如果这样,就不是韩昌黎了。
韩愈上表反对迎佛骨,又明说人不能长生不老,长寿也不是因为信佛,佛教没传入中国前,中国的明君不也有活过一百岁的么?
先前宪宗皇帝刚刚找了个道教自称百八十岁的“山人”求长生不死药,又拜佛求永生。看了韩愈的论述,当下大怒,要弄死韩愈。经人极力劝谏才作罢,将愈贬谪。
韩愈这个人,确实排斥佛教,但引起宪宗震怒的原因,根本不是“诋毁”佛教,只是因为说了宪宗不爱听的话——不尊敬他。
宪宗本人,对佛教也未必真的虔诚。自从打下淮西,生活上很不注意,迎佛骨事件后一年就暴毙而亡。
韩愈因为说佛教的不好,就进了佛教故事:
以上没有贬低佛教的意思,也不是贬低韩愈、苏轼。
昌黎先生为国为民,真正做到了赴汤蹈火,在所不辞。不了解的可以去看一下韩愈的所作所为。
东坡先生虽然在朝廷大事上有点二,但在地方上真心为老百姓做事,深受百姓爱戴,必须着重表扬。
佛教有真正去济世救民的信徒,然而大千世界,太多人执迷不悟,有人心胸狭隘,咒人下狱;有人颠倒黑白,诳语频出。本欲求得圆满,终于求得痛苦。佛曰:“罪过。”又曰:“普度众生。”谓人欤?谓己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