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口碑的《银翼杀手2049》为何票房不及《全球风暴》?
《银翼杀手2049》究竟是神作?还是烂片?
为何“银翼”的票房不如《全球风暴》这一类商业大片?
这是《银翼杀手2049》上映后遭遇到反响激烈的口碑风波。
起因在于本片上映后,猫眼评分一直处于极低的分数上,首日只有6.6分,直到如今才到6.8,显示为两万多人打分。
而与此同时,豆瓣上的影评结果却截然不同,高达8.5分,六万多人打分。
客观的讲,《银翼2049》是一部站在巨人肩膀上的电影。所谓巨人,指的便是35年前该片的前作《银翼杀手》。
《银翼杀手》给了我们一种全新的定义,用一种悲悯的角度,去看我们斗胆成为造物主后造出的“物”。
有人说,《银翼杀手2049》是一部6.0版本的《第五元素》,比一般意义上商业节奏的科幻片 ,多出了很多不一样的哲学维度。
神剑君个人对《银翼2049》的首映场观影感受是:
“我”像一只蚂蚁,参观了整场乌镇互联网大会。完全喑哑无声,失语震撼。灵魂被撩拨,被戳痛,被启迪,被浇灌冲刷得舒畅淋漓。这不是一部传统意义上的“科幻片”。《银翼杀手2049》的节奏感没有太强烈的起承转合,也没有刻意为之的好莱坞商业大片中的戏剧性冲击。而是在人类的终极哲学命题拷问上,深耕细作,沉静表达 。
银翼杀手影片中废土一般的末世景象,绵延不绝的迷幻音乐背景,还有那些被后来影片(《黑客帝国》《星球大战》等)无数次膜拜学习的吸引人的“哲学观”思考。无不令所有看懂这部影片的专业人士和普通影迷着迷不已。
1. Deckard是人造人吗?
2. 如果人造人能通过Voight-Kampff测试,是不是就像通过图灵测试一样成为了新的“智慧物种”?
3. Roy最后那段独白,猎户座、C射线、唐怀瑟门,他究竟看到了什么?
还有,我们人类,和情感高度发达的人造人,究竟有什么区别?
《银翼杀手》改编自菲利普·K. 迪克的长篇科幻小说《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Do Androids Dream of Electric Sheep?)。复制人与人类的斗争剧情以及由此延伸出的“人的本质是什么”等哲学问题、黑暗潮湿的赛博朋克风美学形风格,让该片成为一种文化现象,影响了绝大部分后来延伸演绎的科幻电影。
不管这部影片是某些影评人眼中的神作,还是观众口中的烂片,有些电影,我们必须挺!因为时间会见证是非真伪,在经历了时间洗礼的82年版《银翼杀手》成为影史传奇之后,我们需要更加审慎的面对具备超前意识和深刻内涵的电影作品。所谓的国内主流观众,他们比豆瓣的文艺青年更广泛地存在于各个城市之中,去影院看电影只为消遣,电影最好是又打又炸爽翻天的那种。
当他们遇上《银翼杀手2049》这种叙事极简、节奏缓慢的文艺科幻片时,结果也可想而知。
但观众的评价有一点是对的,《银翼杀手2049》确实很慢。
这种“慢”造就了电影与众不同的美学观感,喜欢的人无比享受,不爱的人困的要死。
神剑君想说的是,可乐永远比红酒畅销。稀释的爆米花商业大片,永远是最具备渗透力和流行度的。
《银翼杀手2049》的确有一些曲高和寡。看这部影片,就像一位摄影大师,看到一副世间罕见的美景,那一瞬间,什么也不想做,什么也说不出,被眼前这一幕绝美的风景和风景背后的内涵所震撼,忘记了摄影,也忘记了言语。人类的言语太过苍白,现代人的当下认知太过渺小,而《银翼杀手2049》是一部拍给未来时代看的传世佳作。
(本文原创,谢绝转载,作者百科号:剑神弹棉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