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师娘和教育孩子,文人的套路果然非同凡响
对于每位文章创作者来说,最大的快乐莫过于精心琢磨的文字变成印刷品。不会刻意计较稿费的多少,只在乎更高的平台。要知道,这样的成绩不仅关乎着荣誉,更与自身前途发展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除了特定的人员,不少单位还都有硬性的宣传任务呢。
文章这玩意,看似简单,其实是非常难做的。有的人学历不菲,往往拿起笔却无从下手,不知所云,有的人大字认识不多,偏偏文笔隽永,写出来的文章犹如行云流水,阅读起来是种莫大的享受。有个公认的事实,汉语是世界上最复杂的学科,他的变幻能力超级强大。
怎么办呢?还真不是难事。首先是抄袭。别说,这称不上毛病。自古就有天下文章皆是抄,就看会抄不会抄。值得注意的是,抄袭也是分等级的。那些滥竽充数的人,抄袭别人的文章,连个标点符号都不带改动的,堪称复制粘贴罢了。最终让人贻笑大方。
都知道,汉语最大的特点是,同字不同意,同意不同字,音同字不同,同字不同音,描述同样的事情,叙述的文字却是琳琅满目。只要把握好这个特性,精准及时改换角度,任凭汉语专家站出来点评,亦是无可厚非。这般抄袭的人实乃高手,吾辈佩服得五体投地。
另外,还可以寻求有专门的枪手。操作起来同样快捷,无非当事人花费点钱财而已。钱到位了,什么样的内容咱都可以完美包装。毕竟,人活着,都要有饭吃,也能算得上生财有道。枪手是需要实力的,完全懂得拿人钱财与人消灾的道理,不会轻易的糊弄东家。
当然,最厉害的人物还是平台的掌门人。他们的权力非同小可,随时随地掌握着内容的去留。为了实现夙愿,对平台栏目还能灵活机动地变革。看上去是《冰川与冻土》,只需专业性极强的论文,别着急,你能写出来,咱就能发,关键是得挠到领导的痒处。
芸芸众生中历来不乏这样的人才。避开专业知识,有人开始论导师的崇高感和师娘的优美感。说心里话,感恩导师赞美师娘没有错,但是竟然刊登在严谨的专业期刊上,不能不让人怀疑审批者的智商和动机。据说,这篇文章还获得了巨额经费呢。嘻嘻,有意思吧。
无独有偶,作为金融界知名的《银行家》杂志也玩起了乌龙。其主编多次安排自家10岁公子撰写的文章。面对质疑,主编大人毫不客气地表示,想的太多了吧?杂志开设有这样的栏目,如同报纸副刊,选稿方面公平透明,谁写得好就安排谁的,谁上都行?
有道是自古英雄出少年。当年,王安石先生笔下有个叫方仲永的孩子,五岁即能填词作诗,堪称神童。遗憾的是,他的父母见利忘义,不让其继续接受固有教育,终日拉着他奔走各处作诗换钱。随着时间的推移,神童最终“泯然众人矣”。却成就了名闻天下奇文《伤仲永》。
同样的为人之父,主编大人的做法比方仲永父亲的做法英明许多。他看准了孩子是个好苗子,假以时日必成大器,现今得大力扶植,万不可走仲永的路子。他为孩子的文章还书写按语,称其作品文笔清纯生动,风格华丽隽永,像是一股清新的风……
冰川也好,银行也罢,学术界有这般乌烟瘴气的现象早已司空见惯,多谈无益。他不是始作俑者,更不会成为终结者,未来的这条路上,还会时有发生。只是导致世人对文人和文风的看法愈发鄙视。真的,不管赞美师娘还是教育孩子,文人的套路果然非同凡响。(文/孙新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