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百家对百度的品牌价值有多少推动?

百度推出“百度百家”已逾半年,过程中,业内多有分享,本也想做些梳理,无奈肚里没货,直到今天好不容易形成些碎片观察,我认为:百家或将有助于增强百度品牌整体的“锋利性”和“锐度”,补上“狼性”的钙;今天试从几个不同维度,来和大家一起拆解。

1、谁为自媒体而转身?

在中国好声音舞台上,若不是早早想好充着某位而来,则第一位转身的导师,对选手的情感牵引最大,这是人之常情。

百家不是第一个为自媒体“转身”的平台,不过是第一位较有诚意者。诚意首先表现在能力上,百度在PC端有强大流量分发优势,可与微信在移动端相比肩;其二,通过引入其驾轻就熟的百度联盟广告分成,可让创作者获取实利。

2、获得“印象分”

自从自媒体形态兴起于微信后,其始终未得到腾讯的帮助与扶持,优秀公众号支持计划,似也波澜不兴;而百度推出百家彼时,正是微信上笔耕不辍者最焦虑彷徨的一段时间,从这个角度看,百家进场即赚取了较高的情感认同“印象分”。

所谓治病救人,要救人,得先“治病”;利用广告联盟给作者分成,对于一些基于兴趣爱好写作的人,就有机会免于公关软文的“必由之路”而“站着把钱挣了”;这对模式单一的写作者的焦虑,提供了间歇的“治愈”。

3、投入产出比

百家在PC端究竟掌控多大流量?

baijia.baidu.com,此域名在整个百度的“近月页面访问比例”中排名第27位,远低于百度的wenku(文库)、baike(百科)、tieba(贴吧)等产品;在“近月网站访问比例”中仅占0.34%,(文库16.29%,百科7.77%,贴吧6.32%);

查看百度“每百万人中的访问人数”,数字是:134640。

对应百家在百度访问比例中所占比0.34%,计算百家每百万人中的访问人数为458。

再查看4个最先能想到的科技类新媒体平台的“每百万人中的访问人数”,数字分别为234、168、155和91,平均是162。(站长站数据)

虽然PC端有流量优势,看起来,这个平台应该能产生相当的广告点击分给内容贡献者,但基于这部分流量取得的广告收益,既不是百度的主动投入,也没有占压百度的潜在广告收入:因为没有作者就没有内容,也就没有基于流量的广告费,所以这部分收入对百度属于新增;

源之于内容,取之于客户,用之于作者;

其二,无论登录前、后,百度首页都没有百家入口,百家入口在百度新闻,而百度新闻是抓取第三方新闻呈现的做法,因此,百度只是让出了少部分为其它网站导流的位置,即满足了百家的内容展示需要。

此外,百家这部分流量对百度而言,同样有和“知道”“贴吧”“文库”类似的“护城河”逻辑,使得这个垂直领域内的流量和需求,得以在百度自身体系内流转。

4、没有沟通,就没有爱

百度推出百家的构想,既不是基于其人品贵重的公益心态,要扶自媒体于水火;也不基于产品心态,为求做高大上的新媒体实验,或是为了构筑一条细分领域的“护城河”,这些相对于百家给百度品牌带来的价值,都在其次。

百家上线后,陆陆续续,针对百度的负面信息少了,抛开我们刚才提到的“印象分”和广告分成不说,百家实际上还充当着百度与自媒体的一个沟通者的角色,使得在争议、危机产生时,与其是一种“可沟通”的状态。

现在企业的公关传播者已普遍意识到:无论你将自己的品牌展示、宣讲得多么高端,如果缺少沟通与交互,用户对你就不会有爱!百家的价值正在于,它加强了百度品牌的“可沟通性”。

5、专注影响心智

而百度百家最核心的价值贡献,应该说是帮助百度在整个大的品牌策略上,建立起一种能够引领行业的价值观;简言之,就是帮助百度在用户心智中树立“以技术引领未来”的认知。

要讲清楚这个,我们来重温一个小故事:1954年,李奥贝纳将万宝路定位为男人的世界,将近60年,万宝路的广告里都出现过什么呢?牛仔、牛仔、还是牛仔;非要说不同的话,最多也就是场景:马上、草棚里、山中、篝火旁、但万变不离其宗,少不了的还是——牛仔,牛仔,牛仔!

万宝路老总曾不满李奥贝纳的行为,李奥贝纳则说:“你花了那么多钱,不就是让我监督你不要换掉牛仔吗?”……正是因为双方在60年里坚持一次次重复,才最终树立起了完美的品牌联想——万宝路,男人的世界!

从搜索、云、大数据等很多角度看,百度非常专一地将品牌定位聚焦于:技术、技术、技术!

这就是特劳特在《定位》中所言的,在一个“传播过度的社会”,“传播和建筑一样,越简洁越好,你一定要‘削尖’你的信息,使其能切入人的心智。”

专注只讲技术!这是百度品牌营销中的可取之处。

6、逼格何以高?

百家平台每年可为百度节省下一定的PR开销,对百度建立“技术引领”的用户认知很有价值;这种价值不是“给钱说好话”的简单逻辑,而是,百家平台存在本身,就能帮百度确立一个“技术引领未来”的思想源头,从而长久、持续而潜移默化地影响用户心智。

具体到操作,对于特定“技术”类选题,百家编辑会向作者约稿,并许以一定的推荐位,使其能获得基于好位置、高流量下的收益变现,这是百家可利用自身“价格杠杆”来调控内容走向的手段之一。

另外还比如,百家正在执行一个名为“THE BIG TALK”的自有品牌线下活动,目前已做了两期(题图),活动形式是邀请有影响力的海外前辈高人、学者大师,来和百家的作者群体进行“对话”,并产出优质内容。

两期请到的嘉宾分别是麻省理工学院教授,《数字化生存》作者尼古拉斯•尼葛洛庞帝;和斯坦福大学虚拟互动实验室创始人,杰里米•拜伦森。

这两位嘉宾,尤其前者尼古拉斯•尼葛洛庞帝,被认为是兼具“技术理想主义”的互联网思想家,从这个邀请传递出来的信息,我们能清晰地印证到百度在用户心智中要去占据的“技术”定位。

有朋友调侃,百家的“BIG TALK”走高大上路线,有TED意味,不妨直译为“逼格对话”。我想,这正是百度期望借此输出价值观所需要的一种效果。

7、多C多健康

百度百家“THE BIG TALK”的玩法对其它品牌,尤其新媒体平台很有借鉴价值:

比如,宇见前不久将当前占据用户心智的目标,借爱因斯坦E=mc²表达为:有效植入E(Effective inception),等于透过媒体平台M(Media Platform),去不断放大C(基于Consumer的Content)。

这个公式要表达的核心意思是:一个对用户心智的植入是否成功,关键就看能否透过媒体平台M,让C获得放大;获得更多的用户交互,和基于深度交互所产出的内容。

在百家案例上,百度正是透过百家这个媒体平台M,积极放大C端的用户交互:BIG TALK最大的好处,其实就是让自媒体与该平台互动,通过与海外专家交流,沉淀出大量带有自媒体鲜活风格,同时又能传递出百度品牌基因的内容。

无独有偶,虎嗅网上周上线英文版,今后也许可以帮助作者将部分优秀文章翻译出来,这其中也暗含了一个放大“C”的逻辑,可以帮助更多人士,与虎嗅作者产生交互,帮助作者连接到更多机构和高知用户,此项服务对作者的价值含量也很高。

无论如何,新媒体平台下一阶段的竞争,我认为比拼的本质就是看谁能尽快玩好“多C多健康”的交互逻辑,以自己的基因和优势,创造出更多的有效交互。

8、基因之辩

之前还听过另一种相对尖锐的观点认为,受制于“基因”,百度做不好百家,因为百度就没有纯正的“媒体基因”。

以前我觉得这个观点貌似成立,但仔细琢磨,又觉得有问题,因为相比于竞争对手直接投资媒体,输出影响力的策略,百度推出百家投入极低,与其说是新媒体试水有所突破,不如说是其大市场策略的一手占先。

另外,这个观点的问题在于,在“一切内容皆广告”的趋势下,用原来的媒体标准衡量新媒体是否妥当?有没有把两个不同时期物种(如恐龙和人类),放在一起对比的问题?

比如,无论百家、虎嗅、36氪、钛媒体,现在的内容主体更多是新闻事件的第二落点(观点、评论、解读)而非事件本身,风格更多是漫谈、随笔、主观感悟,而非论点论据论证严密的“公文”;而内容构成,无论说其是UGC还是PGC,都与传统媒体基于雇佣关系的组织结构和生产方式,有天壤之别,更遑论产品形态与商业模式上的变迁。

这让我们对这些新媒体平台究竟是在做“媒体”,还是做“有媒体属性的平台”产生了怀疑。

宇见当前的判断是,未来新媒体平台本质上可能是一个内容型社群。通俗说,它是一个“意见领袖俱乐部”,其高度,将由俱乐部操盘者对内容的嗅觉(乔布斯所言的直觉与品味),以及由操盘者所制定的,一套以产品、算法适配于意见领袖的“俱乐部活动规则”而定。

所以,如果我们问的是:百度有没有基因做好一个有媒体属性的内容型社群?

我想,无论我们说百家与其它新媒体平台的竞争也好,说它能否帮助百度实现价值观引领也罢,至少在这一阶段,多从“关系”和“社群”的维度思考,也许会比从内容的角度思考,能带来更高的价值。

本文来自个人微信公众号宇见(ID:yujianyingxiao)
你可能想看:
标签: 百度自媒体
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