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之用,和为贵”语出《论语》,是不是说明儒家中庸思想就是和事佬哲学?
“和事”的目的是解决矛盾,平息争端,所以“和事佬”其实也挺难做的,北方人喜欢称“和事老”,“老”字不带单人旁,这类人往往需要有一定的威望,被调停的诸方都要认可他才行,这样才能“和事”。
但这个“和事”,只是表面上的,各方面心里也许一百个不乐意,只是碍于各种情面,不得不忍气吞声,大家各退一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如此而已,通常都是治标不治本,根本矛盾没解决,还会一直积压,直到压不住的时候,再次爆发更大的争端。
“礼之用,和为贵。”这个不一样了,这是修养,不靠外来的力量,是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这句话不是让我们去为别人“和事”,也不是让我们接受别人来“和事”,而是自己“和”自己,是用来治本的。
学而
“礼之用,和为贵。”出自《论语.学而篇》,这一篇的重点在一个“习”字上,开篇头一段三句话,其实是整个《论语》,乃至整个儒家学问的主线,“学”的目的是“习”,就是要去做,要把学到的东西实实在在的用出来,“学”和“习”中间再加上一个“思”,就构成了一个完整的次序,这个后面都有强调。
释家修行所要求的“闻、思、修”,其实也就是儒家的“学、思、习”,大原则上没有区别。所以孔子讲“巧言令色,鲜矣仁!”什么意思?用俗话讲,就是“光说不练假把式”,没用!所以后面紧接着就是曾子发言,说“吾日三省吾身”,这个“思”就出来了,而“思”的内容,全部都和“习”有关。
所以“礼之用,和为贵。”这句话的劲,是使在自己身上的,“礼”是一种秩序,“和”就是和谐,也就是秩序以和谐为贵,这个秩序是指我们内心的秩序,一个人内心不和谐,他的行为肯定会有问题,这是一个必然的规律。
中和《中庸》所说的“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这里面的“中和”,意思很明显,和上面是同一个道理,也是解决自己的问题,喜怒哀乐都是情绪,如果情绪失控,内心就会失和,一系列的荒唐行为就出来了。
人不可能没情绪,关键是不能失控,孔子讲“发乎情,止乎礼。”就是告诉我们一个大原则,“发乎情”是说由各种情绪所引导的一系列行为,这些行为一定要“止乎礼”,要遵循一定的秩序,怎么遵循呢?就是“发而皆中节”,有人说生活象一本书,不管象什么,总之要有主线,有节奏,有整体感。
“发而皆中节”,讲的就是局部服从整体,支线服从主线,我们普通人之所以会出现各种错误,就是因为对生活没有整体规划,这就象是一首乐曲,没有主旋律,所以在演奏的过程中,各种乐器就开始打架,这样一来,音乐就变成了噪音,我们的生活,也是同样的道理。
总之
“和事”是替别人解决矛盾,靠的是技巧,但这只治标不治本,而“中和”则是解决自己内心的矛盾,靠的是工夫,这个做好了,可以标本兼治,两种药,两种疗效,何去何从,似乎已经无须多言,选择上问题不大,难度在于能否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