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美大秦,万古雄风
一日,在与宋志锋先生品茗之间,学生们聊起了“环肥燕瘦”这个典故。先生突然问道:“大秦以何为美?”众人面面相觑,不知作何解答。在大家询问的目光中,宋志锋先生微微一笑,缓缓说道:“世人皆知环肥燕瘦,却不知‘秦肥汉瘦’。‘秦肥汉瘦’,这是我(研究)的专利。”
一、“秦肥汉瘦”,从陶俑看秦汉迥异的审美标准
话说秦地陕西,那还真是块风水宝地!13朝帝王古都,孕育了中华博大精深的璀璨文化;无数帝王陵寝所在地,尘封着往昔盛世的荣光。上世纪90年代,汉阳陵考古重大发现:大量出土的男女裸佣震惊了世界。
汉阳陵裸佣
汉阳陵是汉景帝与皇后的合葬陵园。由于时代过于久远,陶俑的衣饰和木制臂膀早已腐朽脱落,因而成了裸俑。同秦俑一样,汉裸俑也真实地反映了汉代社会的生活面貌和审美标准。
宫女、宦官和武士
据文献记载,汉代欣赏女子的“体态轻盈,弱骨丰肌”,最经典的标准就是赵飞燕可作“掌上舞”的轻盈,以及王粲《神女赋》中所描述的“丰肤曼肌,弱骨纤行”。而从发掘出的众多陶俑来看,也的确证实了汉代以瘦为美。
汉代着衣女佣
汉阳陵出土的兵马俑队伍中有一部分是女子,大多面目清秀,身材匀称,但也有一些颧骨突起,面貌奇异,估计可能是当时的异民族兵员。
汉阳陵女兵佣
秦代的艺术作品多毁于战火。当年楚人一炬,由无数珍贵艺术品堆砌起来的穷极奢华的阿房宫,尽毁于三月不息的大火之中,能够完整保留下来的就只有这些深埋在地下的兵马俑了。
从兵马俑的阵列来看,威武齐整,气势磅礴。将士们个个高大硕伟,勇武逼人,连战马也是膘肥体壮,大有一日千里之势。凸显了大秦帝国辉煌的军事成就和饱满的精神风貌。最让人称奇的是,众多的兵佣中还有不少女兵佣,个个健硕肥美,无疑就是大秦美女的范儿。
大秦第一美女
女兵方阵
男女老少齐上阵,不愧是全民皆兵!
美者,羊大也。羊大者,肥也,美也——这就是肥美的来源了。从最为写实的秦俑可以看出,秦人以高大健硕为审美标志。文言曰:“坤至柔,而动也刚”,古人以之为坤德的象征。从《诗经》中对女性的描写来看,审美形象大致可分为“硕女”、“静女”和“游女”三类。“硕女”,即既高大又健壮的女子,这既是商族和周族史诗对女性祖先的赞美,反映出早期先民的生命意识,同时也是女性在社会生活中占据重要地位的反映。秦尚武。《商君书∙兵守》有载,“壮男为一军,壮女为一军,男女之劳弱者为一军,此之为三军也。”在尚武的秦国,无论是男丁还是女子,都以健硕为美。西方人文艺复兴之前也长期推崇“硕女”,那时代的名画、雕塑中女性无不是身材高大丰满。东西方似有异曲同工之处。
二、马上帝国
宋志锋先生谈到:秦人酷爱马,以马起家,马上得天下,在漫长的崛起和称霸的过程中,形成了秦独特的马文化。
1.秦人以马起家
在遥远的上古时代,秦人就与马结下了不解之缘。
秦的祖先伯益(伯翳)是少昊的裔孙,东夷部落的首领。伯益因助禹治水立下了大功,舜赐赢姓,并把本族的姚姓女子嫁给了他。伯益还被禹禅让,差点登上了帝王的宝座。史料记载,“伯益知禽兽”,“佐舜调驯鸟兽,鸟兽多驯服”。后世商周历代,伯益的后人多为王室调训鸟兽,以善驯马驾车名闻天下。以下举几个伯益后裔以马显名、富贵的例子。费昌“去夏归商,为汤御”,为殷商建国的有功之臣。中衍和孟戏弟兄俩为商帝太戊驾车得到赏识,太戊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分别嫁给了他们。“自太戊以下,中衍之后,遂世有功,以佐殷国,故嬴姓多显,遂为诸侯”。大家所熟知的造父,为周穆王献上“超腾八骏”——这是史上第一次千里马的记载。造父为周穆王驾车巡狩,最远来到了西昆仑,见到了多情的西王母,流连忘返。此时徐偃王在国内作乱,造父为穆王驾车,万里归程。穆王一鼓荡平叛乱,造父也因为驾车之功被封在赵城,成为赵姓的祖先。
纣王时,伯益的后人飞廉、恶来父子俩儿都是商纣的宠臣,因保殷商,恶来为武王所杀。后人因继续反周,最终受到“坠命亡氏,踣其国家”的重罚,失去了赢姓和封地。恶来的后裔大骆跑去投靠造父,因造父之宠被周穆王封在犬丘(今陕西兴平县,一说今甘肃礼县东北)。大骆的庶子非子,同样以育马著称。《史记•秦本纪》记载, “非子居犬丘,好马及畜,善养息之。犬丘人言之周孝王,孝王召使主马于汧、渭之间,马大蕃息。于是孝王曰:‘昔伯翳为舜主畜,畜多息,故有土,赐姓嬴。今其后世仍为朕息马,朕封其土为附庸邑之秦。使复续嬴氏祀,号曰秦嬴。”非子因养马之功,被周孝王封在秦谷(今甘肃天水西南)为附庸国(地位低于诸侯国),并再次恢复了嬴姓,史称秦嬴。“清华简”中也谈到,“飞(廉)东逃于商盍(葢)氏。成王伐盍(葢)商盍(葢),杀飞(廉),西迁商之民于邾,以御奴之戎,是秦先人。”之前,飞廉的父亲中潏也曾“在西戎,保西垂“。总之,飞廉一族,种种原因,周初就从东夷(山东),迁移到了偏远的西部定居了下来。
秦人继续为周养马,同时担负起守护西陲的任务。那时候,周边比较大的游牧部落有戎、狄,势单力孤的秦人在保卫西陲的战斗中面临着巨大的压力。非子的曾孙大夫秦仲,在伐戎的战斗中就战死疆场。秦仲的大儿子庄公率领兄弟们继续作战,因出色的表现被封为“西垂大夫”,周王室对秦也愈加欣赏和信赖。后来周幽王大玩烽火戏诸侯,其他诸侯国发觉受到戏弄渐渐都不肯来了,但每次总会有秦人长途赶来,其忠心实属难得。周幽王的荒唐游戏终于引来了犬戎的进攻,攻陷了镐京,幽王也被杀死。秦襄公不仅为周室奉献了大量良马,还拼死护送周平王东迁。有诸侯赞到:“秦爵虽附庸,然习于戎俗,其兵勇悍善战,犬戎之所畏也。”周平王感动万分,就把实际上已经失去控制的歧以西的土地全部“赏赐”给了秦襄公,并赐他为封侯。秦始建国。
这有人说了:马真的这么重要吗,以至于因牧马御马而获赐姓、封地和封侯?还真说对了,在古代,马不仅是农耕和运输的工具,更是一国富庶与军力强大的象征,“马者,甲兵之本,国之大用也”。因此育马驯马是历代君主最为关心的大事。秦人有着先人驯化鸟兽的天赋和传承,因为千百年的爱马、育马的经历,秦人终于因马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2.马上得天下
当时的秦国,地处中原边缘地带,半耕半牧,各方面都比较落后,为东方诸侯所轻视,就连诸侯会盟都被拒之门外,“夷翟遇之”。但历代秦君多贤能,勤勉、上进、勇武。秦襄公为夺回封地,血战四年,“伐戎而至岐”,不幸战死。文公继之,直至文公十六年,秦军才大破戎族,占据了周原,实现了秦襄公的遗愿。
定居下来之后,秦文公设史官治律法,秦德公建都雍城容许商贸。《史记∙货殖列传》说“秦文、德、缪居雍,隙陇蜀之货物而多贾”。再经过文、宁、武、德、宣诸公的征战,秦的疆土不断东移,到穆公继位时,已占有大半个关中。关中气候适宜,土地肥美,加上中原先进的农业技术和生产工具,都为秦国的农业、牧业提供了大幅度发展的良好条件。穆公更是任贤举能,“西取由余于戎,东得百里奚于宛,迎蹇叔于宋,来丕豹、公孙支于晋”,开创了招纳外来之士,以异国异姓为卿相的人才政策,这一政策一直为后来者所继承。穆公向西用兵,“辟地千里,并国二十,遂霸西戎”。此时,距襄公立国不过百年。然而秦向东扩张的步伐一直为晋所阻,即使称霸西戎,在东方诸国眼中也才勉强称得上二等强国,这种态势直到商鞅变法才开始改变。
孝公即位时,秦在战国七雄中最为弱小、落后。孝公感到“诸侯卑秦,丑莫大焉”,决心变法图强。商鞅是法家的代表人物,主张“夫治国者能尽地力而致民死者,名与利交至”,“利出于地,则民尽力;名出于战,则民至死。”商鞅变法的核心,一是极大地维护君主集权;二是奖惩耕战,将秦人从事生产和军事的积极性发挥至极致。当时人们追求官爵、富足的唯一出路就是战功和生产:凡是努力耕织,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免去徭役;军功以斩敌首级多少来计算,授予不同的爵位和田宅;贵族凡是没有军功的就没有爵位,不能享受特权。韩非子曾经记录了自己初次接触秦人的感受。秦人一听说要打仗,就顿足赤膊、急不可待,根本就无所谓生死。另一位著名说客这样描述战场上的秦军:他们光头赤膊,奋勇向前,六国的军队和秦军相比,就像鸡蛋碰石头。秦人尚武,在与西戎长期作战中本已养成了彪悍的民风,几代先王也不惜身先士卒,战死沙场。秦人尚黑,秦军皆以黑衣为军服,能够成为勇武的黑色军团中的一员,是秦人的荣耀。宋志锋先生谈到,至今关中地区民俗仍以黑色为尊,若是谁家的孩子聪明伶俐能干,就会被邻里称为“黑头”,含褒扬之意。
新法行之十年,“秦民大悦,路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通过变法,终于在孝公时代结束了秦“不与诸侯会盟”的局面。仅仅二十多年,秦国就成为一个“国治而兵强,地广而主尊”的强国。惠王即位后,商鞅虽然遭车裂,但新法未变,秦国日益成为一个专制而强大的军事机器。战事来时,父子兄弟妇女齐上场,战事结束即骑马回家务农耕织。宋志锋先生点评到:秦的动员能力七国最强,是名副其实的藏兵于民。
秦国强大,经济繁荣,使天下济世之才齐聚于秦。当时秦国的高级官员多由外国人才充任,武王、昭王两代先后为相者13人,其中12人非秦人。秦国吸收、使用外国人才的制度即客卿制度,造就了清明吏治。荀况描述到:“百吏肃然,莫不恭俭敦敬,忠信而不”,朝廷“听决百事不留,怡然如无治者”。除文官外,杰出的军事人才更是云集于秦。而此时,魏国拥有“骑五千匹”,燕国拥有“骑六千匹”,强秦已是“车千乘,骑万匹”,不仅在车骑的数量上占据绝对优势,而且已经形成了车、步、骑联合作战的庞大阵容,这一点已从出土的兵马俑方阵得到了证明。秦国的大将们,正是率领着百万“虎狼之师”,横扫六国,北逐匈奴,南降百越,将帝国的疆土推向极致。
秦地处关中平原,东面是狭长的崤涵险道,东南面是秦岭夹缝中的武官道,分别与魏、楚两强国交界。商鞅变法之初,秦国通过诈术控制了魏国的河西地区,完全掌握了向东的唯一通道。东南方向,秦惠文王至秦昭王时代,秦国通过外交欺诈与军事打击两种手段,将楚国势力彻底赶出陕南地区,完全控制了武关道。这样,秦国在地理上就完全占有了优势,为秦的最终统一打下良好的基础。
名将司马错,三征巴蜀,一入楚境。巴蜀,为秦日后并吞六国奠定了富庶的大后方。迫使楚割汉水北岸入秦,秦自此控制了长江上流,直接威胁楚都郢。两年后,白起攻破楚都郢,迫使楚王东迁至陈。从此强楚一蹶不振。
战神白起,为秦攻拔七十余城,战功赫赫,杀人动辄数十万,人送外号“人屠”。长平之战,白起以二万五千精兵断赵军后路,五千骑分割赵军,而后以轻兵猛攻,迫使赵军陷入死地。此战秦军先后斩杀和俘获赵军四十五万人,令六国战栗。赵国元气大伤,再无恢复。
王翦、王贲父子,在辅助秦始皇统一六国中立下大功,除韩之外,其余五国均为王氏父子所灭。
蒙恬祖孙三代,皆是秦国著名将领,为秦国开疆拓土立下汗马功劳。六国统一后,蒙恬奉命率30万大军北击匈奴,迫使匈奴北窜七百多余里,从此“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史记》中记载:秦军以战车开路,上载各式弩箭,箭矢如蝗,步骑大军随后掩杀,匈奴大溃。在并吞六国、北击匈奴的战争中,秦的强兵和利马无疑发挥出了超强的战力。
就这样,在秦王赵政亲政后仅用了9年时间,大秦的黑头大军先后灭掉了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终于结束了春秋战国500多年的战乱,建立起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制国家——秦朝。
3.秦的马文化
秦人离不开马,秦人的生活方方面面都渗透着马元素,构成了秦人独特的马文化。
随着国力的逐渐强大,秦的早期就形成了一套车马礼乐制度,“秦仲始大有车马礼乐侍御之好也。”
秦马一向负有盛名。《战国策∙韩策》记载,秦马“探前蹶后,蹄间二寻(一寻八尺)者,不可胜数也。”从秦始皇陵东侧马厩坑出土的二十八具马骨,以及秦俑坑出土的陶马形象看,马身长约2米,至甲 高1.33米,头部较重但无粗相,鼻骨隆突,颈厚稍短,髻甲低,脊背宽博,胸部较广,四肢发育均好,属于力速兼备的挽马型,亦是乘骑的良马。秦人不仅育马和御术超群,还造就出了象伯乐和九方皋这样著名的相马大师,他们编纂的《相马经》早已为世人传诵,成为民族文化的宝贵遗产。《诗经∙秦风》中“有车粼粼,有马白颠”、“骐骝是中, 骊是骖”、“驷铁孔阜,六辔在手……游于北园,四马既闲,輶车鸾镳,载猃歇骄。”无疑是马的赞歌。
崔豹《古今注》说,秦始皇有七匹千里马,分别是追风、白兔、蹑景、奔电、飞翮、铜爵、神凫。宋志锋先生谈及,每年秦族的赛马,俨然已是各家马匹比美的舞台。至今在甘肃天水还有当年非子的放马滩、陕甘相接的关山牧场、山东还有为秦始皇牧马的养马岛,已经成为人们怀古的一道风景。秦帝国建立以后,在全国建立起了一整套马政机构并颁布了有关的法律政策,中央九卿之一的太仆是主管马政的最高官吏,京师咸阳附近有若干官马机构,在西北游牧区设“六牧师令”,每牧师令领有若干牧场,另外还有各地郡县管理饲养军马的“苑”。除了官方养马之外,秦王朝还鼓励私人养马,如乌氏倮就养了大量的马牛,多到要以山谷来计算的程度。秦代已经具有了较完备的“马籍法”,对厩苑内的马牛都有一定的标记和固定的帐目,并有专管帐目的会计。秦政府对马匹使役的立法保护相当细致严明,是最早的动物保护法律。秦简《法律答问》中讲到:诸侯国有来客,要用火熏其车的衡轭。这是因为,如不处置马身上的寄生虫,它们就会附在车的横轭和驾马皮带上,很可能传到秦国内地。秦朝法律中还明确规定了对伤害马的各种行为所做的惩罚。秦每年还要对所乘之马进行优劣评比,专设考核法律,不合格者有一定的经济处罚。
在秦国的祭祀活动中,马也体现着其独特的地位。秦人早期以养马擅长,与马已经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马成就了秦人的事业,秦人自然也就以最高的礼遇对待马——这就是秦人以马来祭天祀祖的最挚诚的礼仪。
大秦的马文化甚至漂洋过海,深深影响了我们的东邻大和民族。日本人江上波夫的《骑马民族国家》一书中认为:日本民族是由亚洲大陆草原民族入侵日本,征服土著倭人而形成的。日本民族继承了这种马背民族所具有的强悍、凶猛和勇敢。这里的亚洲大陆草原民族入侵,他认为源于秦始皇派徐福携三千童男童女去日本的传说。
秦人与马结下了浓厚的历史情结,马也贯穿了秦社会的始终,为秦社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马,秦人之骄傲也。
三、肥美大秦
大秦的肥美是现代人们难以想象的。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时代。其疆域西至陇西,东至大海,南至南海,北至长城,超过既往中原大地上任何一个国家。嬴政自称“始皇帝”,自称“朕”,以和氏璧做成皇帝的印信“玉玺”,此后这一制度在中华大地一直沿用了2000多年。秦在中央设立三公九卿制,在地方推广郡县制,破除了既往分封制度的弊端。秦将全国分为36个郡(后又增至46个,最早将南海划归至国家领土)。秦第一次统一了中国的文字、度量衡以及货币,车同轨,兴水利,销毁兵器,决通川防,广修驰道以及“焚书坑儒”等,有着那么多“史上第一”。
统一文字
秦半两钱
秦货币
1.秦朝的福利待遇 秦军战斗力主要来源秦国一套先进的管理制度。秦设有二十级军功爵位制度,不问出身门第,一律按军功大小接受赏赐。在军中,爵位高低不同,每顿的饭菜甚至都不一样。军功爵可以传子,如果父亲战死疆场,他的功劳可以记在儿子头上。一人获功,全家受益。俸禄主要以实物的形式(主要是粟米)向各级官吏发放,每年由50石到1000石不等。有时候国君还会发放钱币和黄金给官吏。俸禄这一福利,此后被历代王朝沿袭了下去。
2.秦的高科技 秦人是各诸侯国中最早用铁制武器的,甚而以百炼精钢造出传世名剑。上世纪,皇兵马俑坑中出土了19把青铜剑,剑身共有8个棱面。考古学家用游标卡尺测量,发现这8个棱面误差不足一根头发丝,剑剑皆如此。这批珍宝在地下沉睡了2000多年,出土时依然光亮如新,锋利无比。经研究剑的表面有一层10微米厚的铬盐化合物,这一发现立刻轰动了世界。因为这种“铬盐氧化”处理方法,是近代才出现的先进工艺,还被美国申请了专利。铬在自然界中含量极低,提取十分不易,加之铬的熔点大约在摄氏4000度,秦人如何提取并冶炼铬至今仍是一个迷。出土的宝剑,在移除压迫物后即恢复形状,竟使用了20世纪才发现之记忆合金技术!让人惊叹!
秦始皇铜车马的各个零件也采取了不同的合金配比,以适应不同硬度的需要;所有的零部件都进行了彩绘防护处理,大大降低了空气中有害成分的锈蚀程度。兵马俑身上的彩绘颜色,有一种成分硅酸铜钡被认为是人工制造,此紫色颜料目前在自然界中还未曾发现,如今的人们只有在超导世界中的衍生物中发现了这种紫色物质。
秦朝时的工业已经非常发达。秦国的工匠,每年可制造出1600万个一模一样的箭头。秦国的弓弩,其原理居然与现代步枪一致,甚至零件模样也和步枪完全相像,其生产同样实现了标准化、系列化和通用化,拿起任何一个零部件就可以组装。
3.水利工程 都江堰、郑国渠和灵渠,是秦的三大水利工程。 都江堰系秦昭襄王位时李冰父子所承建,迄今2200多年过去了,其主体工程格局依然没变,至今在防洪、灌溉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都江堰建成后,成都平原“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
郑国渠的修建,使得“关中为沃野,无凶年”。既灌溉又肥田,还使当时关中大面积的盐碱地得以改良,农业生产得到快速发展。人们唱诵:“且溉且粪,长我禾黍。衣食京师,亿万之口。”
灵渠是一个划时代的水利运输工程,它把长江流域与珠江流域通过水路连通起来了。自此以后,直到现代,2100多年间灵渠始终是南北交通要道。
4.边防和交通 六国统一后,秦始皇令蒙恬率大军担负起修筑长城的任务,把原燕、赵、秦长城连为一体,有效地阻止了匈奴的南下,巩固了边防。
秦始皇还下令修筑以国都咸阳为中心,延伸到全国的驰道。《汉书•贾山传》曰:“秦为驰道於天下,东穷燕齐,南极吴楚,江湖之上,滨海之观毕至。道广五十步,三丈而树,厚筑其外,隐以金椎,树以青松。”比闻名西方的罗马大道还要早200多年,是世界上公认的最早的高速公路。
以秦直道为例,自咸阳至包头,约700公里长,秦剽悍的骑兵3天3夜之内就可以从长安直达北部边境阴山脚下。50步宽约69米,比当今国内标准的8车道高速公路(42米)还宽出27米。如此宽度,有人猜测应该是马路和复线“轨路”并行。最说服性的例子就是,在河南南阳的山区里惊奇地发现有古代的“轨(铁)路”。经碳14测定,系2200多年前的秦朝遗留。其原理和现代铁路无异,还是复线,只是不是用蒸汽机车牵引,而是用马力拉动。专家们都惊叹我国古代2200年以前竟然已经有如此先进的交通设施。这将是比兵马俑更惊人的大发现!秦时规定“车同轨”,依此来看,秦始皇竟然在2200年以前就已经在全国修建了一个“轨路网”。
从战国开始,秦国为了开发四川,还修筑了栈道。“栈道千里,通于蜀汉,使天下皆畏秦。”在秦蜀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和战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5.妇女的权利 秦时的女子除了像男人一样从军、务农耕之外,妇女还可以自己搞商业以及经营产业。《史记∙货殖列传》记载:“巴蜀寡妇清,其先得丹穴,而擅守其利数世,家亦不訾。清,寡妇也,能守其业,用财自卫,不见侵犯。秦始皇以为贞妇而客之,为筑女怀清台。”这位名叫清的寡妇,靠经营朱砂矿业成为大土豪,甚至还得到了秦始皇为她筑台表彰。秦地的法律,允许妇女拥有一定的私产,包括陪嫁和在夫家私蓄的积蓄,拥有家庭财产的支配权,拥有与男性同胞兄弟一样的同等权利,可以参与分财、充当继承人。可以说,真正意义上的男女平等在秦朝时就已经实现了。
秦朝有太多的奇迹让世界惊叹。大秦帝国征服天下后,威名远扬,“秦”随之成为中国的称呼:公元3世纪的印度梵文中为Cinasthana和Mahacinashana,从这里又演变出拉丁文的Sina和Thina,以及拜占庭的Tziniata和阿拉伯文的Al-sin,最后形成英语“China”。秦军铁骑更是被作为大秦军队的标志。秦相李斯赞曰:“六合之内,皇帝之土。东到大海,西涉流沙。南及北户,北过大夏。人迹所至,莫不臣服。秦德昭昭,秦威烈烈。恩德所至,泽及牛马。”秦始皇以他千秋功业被誉为“千古一帝”。只可惜英年早逝,未能实现其“朕为始皇帝,后世以计数,二世、三世至于万世,传之无穷”的梦想,让后世扼腕叹息。
赞曰:马上崛起,千古一帝。肥美大秦,万古雄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