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阴险狡诈的司马懿这样的人最后得了江山?
首先,应该明确司马懿是豪族大家的典型代表。司马氏取代曹魏,进而统一全国,其实质是曹魏的统治权从以曹操为代表的寒族手中,转移到以司马懿为代表的豪族大家手中,并且豪族大家实现了全国的统一,建立了儒家意识形态为主导的西晋政权。
其次,司马懿去世时,仍称魏臣,而最后统一天下的是他的孙子司马炎。司马懿是奠定基础的人,是司马氏开始争夺天下的开始。
司马懿是豪族大家的代表,但不是唯一的。之所以他能取代曹魏,就在于他的性格特质,即他的个人志向和坚忍阴毒。
1.司马懿有天下之志。他生于乱世,那个年代儒家纲常尽遭破坏。所以他“常慨然有忧天下心”。南阳太守杨俊素以知人善任著称,司马懿二十岁前,杨俊曾见过他,说他绝非寻常之子。尚书崔琰与司马懿的兄长司马朗交好,曾对司马朗说:“你弟弟聪明懂事,做事果断,英姿不凡,不是你所能比得上的。”正如史书所载:《晋书·宣帝纪》:“少有奇节,聪明多大略,博学洽闻,伏膺儒教”。(司马炎称帝后,追尊司马懿为宣皇帝,庙号高祖。)从上可见,司马懿不会止步于公卿。
2.司马懿很坚忍阴毒。建安六年(201年)和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两次派人征辟,甚至以杀戮相威胁,他才到相府中就任。他性格中坚忍和执拗,可见一斑。也因此他能忍受从正始八年(247年)开始、长达两年被架空而称病的日子。
他的阴毒,在剿灭辽东公孙渊之乱和处理曹爽党羽两件事上得到充分体现。景初二年(238年)平定辽东之乱时,司马懿下令屠杀十五岁以上男子七千多人,收集尸体,筑造京观。而后他又把公孙渊所任公卿以下一律斩首,杀死将军毕盛等二千多人,收编百姓四万户。高平陵之变后,曹爽、曹羲、曹训、何晏、邓飏、李胜、毕轨、丁谧和桓范等人被诛灭三族,所牵连者达五千余人。
司马懿的阴毒个性连子孙都感到羞耻,以至怀疑晋国祚能否长久保持下去。对此,《世说新语-尤悔类》曾提到,东晋王导、温峤往见明帝,明帝问到了“前世所以得天下之由”。待王导讲完后, “明帝闻之,覆面著床曰:‘若如公言,祚安得长?’”
从上可见,尽管“博学洽闻,伏膺儒教”,但司马懿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谨遵温良恭俭让的儒生,也因此,他能在乱世中突围而出。以上是主观因素,同时,曹氏和夏侯氏的不堪匹敌是重要的客观因素。
(司马懿诈病赚曹爽。在他面前真的没有对手了。)
3.政治对手的不堪匹敌。景初三年(239年)正月,魏明帝去世、齐王曹芳继位,年仅八岁。司马懿与大将军曹爽一起接受遗诏辅佐。而曹爽完全放飞自己,强行伐蜀、排挤托孤重臣(当然是指司马懿)、强迁郭太后于永宁宫,同时“专擅朝政,兄弟并掌禁兵,多树亲党,屡改制度”等等倒行逆施失尽人心。而在高平陵之变中,一错再错、毫无章法,缺乏临机处断的能力与智谋。两年后,王淩、毋丘俭和诸葛诞等相继起兵,欲清除司马氏,结果都兵败被杀。
再加上公元254年,夏侯玄被司马师杀害,夷灭三族。至此,司马氏掌权毫无障碍,称帝也只是最后的临门一脚。
综上,司马懿以他的坚忍、阴毒,为司马氏最终夺取江山奠定了最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