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支持课本中删除朱自清的《背影》吗?

朱自清为人所称道的是他守身如玉,不食周粟的人品气节而非文采。事实上在五四时期,白话文刚刚开始滥觞,还处于萌芽的发展阶段。彼时文白话交错,白话文幼稚粗糙,就如同刚刚学语的幼童,也谈不上什么语言的生动或丰富的写作技巧。抛开思想性批判性,其文字本身实际上并没有太多的味道。包括鲁迅先生的一些译作,在白话文中包含了诸多艰涩难读。

朱自清散文是传统课本中的经典篇章,是几代人共同学习的文字典范,他的《背影》也曾经是我童年时代所非常喜欢的文章。作为一篇短小精悍的散文,谋篇布局中规中矩,虽然其中也不乏一些出彩的短句。比如下烘托出月夜清华荷塘边的氛围,风吹过荷塘,卷起荷叶如同闪电一般地滑过;月色下朦朦胧胧的荷花如同出浴的美人,这些景色描写捕捉也算到位,令人觉得耳目一新。但总是缺少了一点什么。中学时老师曾解读此篇文章背后的深意,说朱自清先生忧国忧民,行文中带着对大革命失败的淡淡的忧愁,故行行文深沉内敛,深情并茂,意义深远。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认为在文字背后的过度解读有可能是对作者的曲解,实际上它仅仅是一篇饭后散步的短短文描写。就如同明清时的山水景色小品——对于文人而言,这样的文字不过是锻炼文笔,活跃手指。并不一定寄予太多的思想或情怀。

就把它作为一篇小品吧,那么这样的一篇小品似乎又写得太满,它的很多形容词与对景色的描写堆积成厚重的脂粉,写过月影还是月影,写过月色还是月色,他的视野境界仅仅是在池塘周围。甚至没有达到明清小品的那种自然洒脱的清新水平,更不用说汉唐时期的黄钟大吕。

这些文字密密麻麻地交织在一起,丝毫不留空白,没有给读者留下任何遐想的空间,更无法引发读者深远的联想。说的冒犯一些,就是有些矫情和造作。我们透过文字可以看到这篇短文仅仅是朱自清他本人情绪的宣泄,有一丝文人的哀愁,有一丝伤秋悲月的痛感,但少了回味隽永。

直到很多年之后,我们还可以津津乐道地回忆起鲁迅先生的故乡,但是荷塘月色的记忆,它仿佛月色一样的朦胧暗淡。仅如果不是因为中学时代被要求死记硬背,可能我们中的绝大部分都已将此文忘却。

白话文普及将近有100年的历史。这期间文学艺术深入民心,写作已经成为很多人共同拥有的技能。在互联网上每一天都会有大量的文字产生,其中不乏有文学天才和写作高手。如果不谈白话文的启蒙意义,仅仅从文字的技巧性上而言,已经有太多太多的人超越了朱自清时代的文学水平,无论从文字的创新性上还是新颖度上,抑或是对于意境的描述,都已经远非朱自清时代可比拟。

我认为对于五四时代白话文运动的记忆,可以留在专业的文学史课程中进行传授,而作为通识教育的中学语文课本传递的更多的是关于审美和文字的基本体验,一篇经典的课文,它必然是在技巧、思想、审美上经得起时代的考验和冲刷。

我们并不能因为朱自清先生的崇高人格和他在白话文学史上的地位,而将此文捧到神的神坛。如果哪一天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被语文课本剔除,这也是能够被理解的。

你可能想看:
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