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与英国空军数量比为2:1,丘吉尔凭什么不投降?

1940年5月,40万英法联军被德军挤压在敦刻尔克地区,随时都有被围歼的可能。出任战时首相不久的丘吉尔,是一个极富战斗精神的人,但眼下40万人的生死,让他十分地纠结。该不该救?如何救?成了他二战期间最难下定决心的事。

首先,从双方实力看,英国皇家海军的实力,是震慑德国不敢随意冒犯的有效力量。但空军只有1200架,与德军的2600架相比,还不到一半,陆军更没有什么战斗力。一旦德军突破英吉利海峡,陆地作战,这几十万陆军有总比没有强。

其次,德军强大的空中力量,对英国皇家海军也构成了巨大的威胁。也就是说,有了制空权就有了制海权,空军的实力决定了战争的胜负。如果去救这40万人,必须有皇家空军的掩护,而与“守株待兔”的德国空军相比,根本没有什么优势。

更关键的是,按照德军的攻势,被围困的英法联军“朝不保夕”。在丘吉尔看来,如果不救,显然在道义上、政治上说不过去。所以,救是一定要救的,但估计也就能救出3万人。这个时候,他已经将保存空军实力,作为本土防守的重中之重。

也许是“老天开眼”,古德里安的装甲师停止了进攻。有的说是德国元首“网开一面”,留出和谈的空间;有的说是空军司令戈林要抢功等等。总之,难得的喘息机会,给了英国实施“发电机计划”的时间,著名的敦刻尔克大撤退开始了。

为了确保撤退计划进行,丘吉尔要求英国皇家空军,出动一小部分战斗机,采取袭扰的战术,在保证空军实力的同时,尽可能帮助海上撤退。可喜的是,在英国军民的共同努力下,9昼夜共撤出33.5万盟军,是原先估计的11倍。

就在英国上下为之欢腾,将其视为一场胜利的时候,丘吉尔严肃说道:“没有一场胜利是靠撤退获得的,这次救援行动的关键是靠空军……我们将具有越来越大的信心和越来越强的力量在空中作战……,我们决不投降!”

丘吉尔坚决不投降的底气,来自哪里?1940年6月,欧洲大陆的战斗,随着最后一批盟军撤往英国暂时停歇了下来。就在戈林等高级将领提出尽快渡海作战的时候,德国元首却命令:“不许行动”。在他看来,英国是个理智的国家,一定会在孤立无援时,接受和谈方案。

当然,在德国的战略中,他们真正的目标是苏联,并没有吞并英国的意图,只是希望采取高压的态势逼迫其就范。但“倔强”的丘吉尔,明确而坚定地回复道:“不,决不!”说这样的话,不仅仅是一种态度,更重要的还是在于“有底气”。

一是,英国对空军十分重视。早在一战期间,德皇威廉二世发动过对伦敦的空袭,尽管伤亡不大,但让以为凭借强大海军,就可“保一方平安”的英国人清醒地意识到,未来英国的安全,还要防范来自空中的威胁。从此,他们加强了对空军的建设。

不仅建立了很好的防空体系,而且还拥有一个强大的飞机制造产业,生产出了在当时最先进的战斗机。也就是,尽管在飞机数量上,英军明显处于劣势,但在海峡、密集的防空网和先进战机的综合优势下,“谁胜谁败”都不好说。

二是,雷达。空军司令道丁是一位优秀的“设计师”,他科学地布置了各个战术机场和永备机场,并配备了严密的防空预警系统,以及空战指挥系统。更厉害的当属雷达,它们合理地分布在英伦三岛,形成有效的雷达网,提高了作战效能。

更多底气来自美国的援助。丘吉尔与罗斯福的私交甚好,同时也为了两国的利益,尽管美国国内的“孤立主义”思潮严重,但英国还是以购买、租借等方式,获得了大量战略物资和装备。来自美国的援助,无疑增加了丘吉尔坚持战斗的底气。

丘吉尔拒绝德国和平谈判的同时,进行了全国性动员。一战老兵、农民和工人都被组织起来,他们手持猎枪、耙子巡逻在8000公里的海岸线上,或手拿望远镜监视着天空等等,他们严阵以待,根本看不出惊慌失措、情绪低落的样子。

眼看着和谈无望,恼羞成怒的德国元首,决定实施“海狮计划”。作为该计划的第一步就是夺取制空权,继而在空军的掩护下,在英国实施登陆。德国空军司令戈林信心满满,一场规模宏大而旷日持久的空战开始了。

如果德国此时进攻苏联,结果会怎样?欢迎留言一起讨论。

参考文献:《第二次世界大战》、《二战全史》

欢迎搜索关注“白杨树下谈历史”//学习历史,传播文化正能量//未经授权,请勿!

你可能想看:
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