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非洲石油产量较高国家、非洲第一经济体的尼日利亚,却不是发达国家,是什么原因呢?

1914年英国合并南北方组成统一国家(英属殖民地)至今,尼日利亚人文的鸿沟一直未平。这是该国发展不畅的主因。

尼日利亚联邦共和国面积近92.4万平方公里,人口1.86亿(2016年),为非洲第一人口大国,多于第二、四位的埃塞与刚果(金)之和。

尼日利亚资源得天独厚,南部沿海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中部高原又是富矿地带,金属、非金属、放射性矿产和煤炭等种类齐全,英国殖民者曾沿着矿产网修建铁路,只是当时尚无油气开采。全境地形与气候适宜农业生产,出产薯类、玉米、水稻、小米、花生等粮食作物,盛产可可、橡胶、棉花、棕榈等经济作物。

这个国家的奇妙之处在于地理与人文的有机结合。西北/东南走向的尼日尔河在与自东向西的贝努埃河交汇后,一路向南直入大海,勾画出一个大大的“Y”形。它也勾勒出这个国家人文的三部分:北部豪萨—富拉尼族穆斯林占主导,西(南)部约鲁巴族,东(南)部伊博族,东、西两部分共同构成基督徒占多数的南部地区。史上北部就深受伊斯兰文化的影响,而南部在近现代更多接受英国势力的熏陶,尼日利亚的南北之争更多地体现在宗教上,同时,民族差别、权力分配和经济利益特别是石油美元的去向,成为影响尼日利亚稳定的诸多方面。该国一位政治人士20世纪50年代曾夸张地把该国东、西差别比作爱尔兰和德国,更把北部与南部的不同形容为中国与德、爱间的差异。

尼日利亚的民族和语言多种多样,宗教种类繁多混杂。全国有250个族群,在社会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的是豪萨(约占21%)、约鲁巴(20%)、伊博(17%)和富拉尼(9%),再有10个左右中等族群。语言(包括方言)远多于族群数,有529种,现以英语为官方语言,豪萨、约鲁巴和伊博三种语言通用于生活和商业。宗教简而言之三大块:穆斯林占人口的50%,基督教信徒占40%,其他为土著宗教。各宗教分支多,彼此混杂,从地域看,北部有基督徒,南部也有不少穆斯林,南北交界的中部地区各种信仰混合,同一家族中常见多信仰,约鲁巴人即以混合宗教信仰著称,再有基督教中的教派至少有5个。人们曾以纹身区分识别不同族群,现在只能从服饰和姓名中找答案。

这般奇特人文景象何以呈现在尼日利亚,答案只能从历史中寻找。公允地讲,尼日利亚是英国人为制造的一个国家,统一的尼日利亚历史只有百多年。

千百年来,该地历史呈现区域拼接的特点,相当长的时期北部占主导地位,通过穿越撒哈拉沙漠的商道,孕育了尼北方重要的商业城镇。公元8世纪乍得湖周围有王国建立,10世纪出现豪萨城邦,14—16世纪有尼日尔河上中游为中心的桑海帝国。西南部的约鲁巴人作为伊费文化和贝宁文化的一部分,在10世纪之后建起一些小王国。14世纪贝宁王国建立,16—17世纪达到鼎盛,它以今天尼日利亚的贝宁城为首都,与今天的贝宁(国家)没有承继关系,直至19世纪该地沦为英国殖民地。伊博人没有国家或城邦的建制,其古代生活也是井井有条。

1472年,葡萄牙人最先从海上进入该地,英国人16世纪中叶起涉足,目的是寻找胡椒、象牙、棕榈油、棉花等产品。不久,他们发现一本万利的买卖——向美洲贩卖黑奴,18世纪中后期从该地年均运出1.5万人以上,这时,经济中心也从区域性的北方转至越洋贸易频繁的南部。1900年,英国建立起两个直属英王的南、北尼日利亚保护国,1906年西南部的拉各斯殖民地并入南部,1914年南北合并为统一的国家。

英国殖民者拿手的“分而治之”政策同样用于尼日利亚,他们重新安排当地各族群。在北部,封建的伊斯兰势力极力抵抗西方宗教和文化,英国人便借助当地权力结构,实行间接统治。西部约鲁巴人和东部伊博人很快接受西方宗教、文化和教育,南北方的人文鸿沟在殖民时代加深了。

1960年10月1日,尼日利亚脱离英国正式独立。而族际矛盾更趋激化,1966年,一位伊博族将军发动兵变,次年东部产油区欲独立,北方人为首的联邦军队投身平息分裂的军事行动,到1970年,有百万人丧生,大多数是伊博人。从那时到1999年奥巴桑乔以民选总统执政,1/3个世纪里军人政府一直在尼政治生活中发挥主导作用,政变者的名单从伊龙西到阿巴查不下10人,可怜的尼日利亚成为“非洲大陆的疮口”(该国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索英卡语)。2000年人均年收入仅310美元,不到1980年的1/3,全国一半人口日生活费不足30美分,尼被列入“最腐败国家”名单的前排。

约鲁巴人奥巴桑乔作为总统一定程度改变了北方人一统政坛和军队的局面,形成南、北方人轮流做总统的不成文协议。尼日利亚是非洲最早实行联邦制的国家(很长时间是唯一一个),由首都联邦区和36个州组成(独立之初只有3个州),各州均由不同的主体民族构成,意在减少民族摩擦,结果却是少数族裔要求建立新州,以便公正地享受社会财富。截止2009年,伊斯兰法已在北部12个州实行,虽然它不涉及这些州的非穆斯林。

21世纪十多年里军队已退出政治舞台,几股极端势力则日趋活跃。在南部石油产区,反政府的“尼日尔三角洲解放组织”把矛头指向跨国巨头,要求享有石油控制权,通过爆炸油田管道、绑架外国专家等方式破坏稳定。大本营在东北部的“博科圣地”自2009年发动暴乱袭击更是后来居上,其名称寓意“西方教育是罪过”,宗旨是在尼全境推行伊斯兰教法,近年来,该组织连续制造杀戮、爆袭等恐怖行为,加害基督徒。2014年4月公然绑架200多名女学生,激起全世界的愤慨。

20世纪70年代石油成为尼经济支柱至今,石油财富既没有惠及普通百姓,也未能有效推动尼工业化和经济多元化,国民经济结构失衡,财政收入80%来自石油。可悲的是,因为缺乏完整工业体系,偌大国家绝大多数日用品需进口,大多数人用不上电。因为没有炼油能力,85%(2011年)的成品油靠进口。大出(高峰时日产230万—250万桶石油,现200万桶)大进,加之腐败和浪费,留给国计民生的石油美元已不多。还有人口压力,独立后的半个世纪,尼日利亚人口增加了4倍,预计2100年达到7.3亿,政府正加紧推行“一家仨孩”的政策以控制人口。2015年,前退役将军布哈里赢得大选,他曾于20世纪80年代初政变夺权执政2年,现以打击腐败和“博科圣地”为首要任务,而石油价格下降60%让这个单一资源型国家“非常落魄”。

万千磨难中,“西非巨人”依然顽强前行。2016年实现GDP4050亿美元,已越过南非成为非洲老大。贫困率为46%,预期寿命53岁。凭借非洲第一人口大国和最大能源生产国的优势和蓬勃的生机与活力,尼日利亚被列入新兴发展体“新钻11国”之中,前景不可限量。

这个国家的一切,应验了一位美国人20世纪50年代归纳的“错综复杂、生气勃勃、五光十色、代价高昂”,半个多世纪过去,其特征一点没变,也许永远如此。

抛开沉重的话题,聊聊生活中的尼日利亚人。文化人类学家认为,市场(集市)是理解当地文化最佳场所和途径,它集中了食品、服饰、建材、家电和草药等各种商品,空气中弥漫着当地流行音乐、叫卖和讨价还价混杂的喧嚣,满载的各种车辆掀起阵阵灰尘……千百年来,尼日利亚人以市场为中心,演绎着一场场丰富多彩、鲜亮活跃、在传统和变化间保持平衡的戏剧。

尼日利亚人通常被描述为“足智多谋,讲求实际、敢闯敢干,充满活力”,“心平气和不是他们的行为方式”。一般而言,北方豪萨和富拉尼人以农牧业为生,传统、封闭、守秩序,妇女没有地位,一夫多妻合法。南方因城市化程度高,约鲁巴人、伊博人多从事务工和商业服务业,特别是后者,头脑活络,把生意做到全国各个角落。

由此我们终于明白瑙莱坞何以在尼日利亚生根发芽并茁壮成长。20世纪90年代中期,年青的尼日利亚影视从业者白手起家,以“1台数字摄像机+10天+数千欧元==一部电影”的效率,发展至2013年的300多家电影厂商、从业者百万、出产2000部影视作品、销售额超过2.5亿欧元的规模,并以新片光碟每张2欧以内、老片0.5欧的价格风靡非洲市场,成功地塑造出尼日利亚乃至整个非洲多族群、多宗教、多语言环境下传统与现代、融合与冲突交织的梦幻世界。

沧海桑田,不改两条大河交汇入海的盛景;人间恩仇,难平尼国南北之间的世代鸿沟。一个尼日利亚,终究要从瑙莱坞的梦境、绿茵场的飞驰中走进人心,直到永远……

你可能想看:
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