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些国人不喜欢掀背车和轿车旅行版?

掀背车、旅行车不被消费市场普遍接受原因不同,前者因为选择面和品质、后者因为用车文化影响。掀背车的造型与普通三厢轿车基本无异,唯一的区别是轿车后备箱与后排座椅隔离(部分可以通过座椅折叠贯通),而掀背式轿车与SUV相同后排与后备箱常规贯通,这种设计的实用性远高于普通三厢轿车,性价比理论上是更高的。

而且掀背式轿车不仅在实用性上有一定优势,掀背造型会让后档与尾箱盖集成为一体,倾角从固定的拐角成为集成式平面,这种设计会让C柱非常漂亮。有很多轿车运动感十足、性能也非常强劲,但是外观设计不能看侧面,C柱与尾箱的过渡稍微有些不协调就会让整车视觉效果变的非常松垮。

而掀背轿车不会有这种问题,比如知名度很高的MG6、明锐、速派、奥迪A7包括曾经的睿翼,这些车的视觉效果是相当饱满的,即使以轿车的视觉来看只会更有眼缘。所以预冷并不很多朋友认为的审美造成,而是选择面太窄、少数量产车品质太低。

MG6自动版使用SH25D7-7挡干式双离合变速箱,额定输出扭矩与发动机峰值扭矩相同决定了稳定性非常差,离合器的耐用性也是“无圈无点”;仅剩下MT值得选择但手动挡被淘汰已经是大势所趋,消费级本应该性价比最高、颜值也相当高的掀背轿车被淘汰。

进阶级的斯柯达明锐与MG6存在的问题一模一样,大众的干式双离合不稳定是公开的秘密,除DQ200不够稳定以外分体大灯也有些另类,论颜值不如MG6所以也没有竞争力。同理速派1.4T为同款变速箱,1.8T/2.0T的价格接近或重合大众帕迈,速派的整车设计优势商务气质,在主品牌的压力下显然不会有理想的表现。

奥迪系列A5起售价37万多、A7起售价接您80万,优惠后与普通消费市场的距离也过于大了。

掀背式轿车预冷不是消费者的原因,而是车企没有推出足够丰富的选择给消费市场,选无可选自然冷门。

至于旅行车的冷门是必然的,全球热衷旅行车的地区也只有欧洲市场,这是用车文化决定的结果。

欧洲早期的道路是比较狭窄的,热门车往往是普通轿车或小微型汽车;但在早期消费能力决定了这些小车的实用性需要升级,SUV和MPV过于大的尺寸会有相当高的油耗,在欧洲核心国家经历过几次的石油危机之后低油耗的小车更加热衷,想要在这种小车上实现大空间只有在后备箱上改动。

被尾箱隆起与车顶齐平增加立体空间,后排与后备箱贯通实现更高的便利性和扩展使用的能力;整备质量稍有增加但还是轿车平台打造的小排量汽车,油耗在可控范围内空间大幅提升自然会得到热捧。在后期的很长时间内旅行车被广泛接受,久而久之用车文化形成决定了旅行车依旧可以热销。

但是这种以轿车平台打造的大空间汽车并不适合早期的中国道路,铺装公路的延伸度很低,仍有很多崎岖路面则不适合离地间隙过低的轿车包括旅行车;所以同样有大空间且有更高离地间隙的越野车成为早期国内最理想的多功能汽车,在汽车文化空白的阶段任何一种车只要符合刚需必然会成为热门,之后则是用车文化的形成。

不过这种车本质是SUV而早期的SUV本质就是越野车,在用车文化逐渐形成之后后期的SUV虽然没有越野能力也无法改变审美需求,所以SUV才是国内汽车领域的主力车型。

中国汽车的用车文化不同区域可以分为三大阵营:

①·欧系车以大众为主,因历史原因以轿车的公车形象示人,核心过于明显所以其他车型被边缘化。

②·日系车以丰田为主,80年代从走私到合资生产在南部地区形成了固有的用车文化,但日系车本身没有文化传承,战后从威利斯给了丰田代工权限之后才开始不断模仿;所以日系车是有些美系车影子的,只是由于资源匮乏才本土化出现了一些另类的Kcar,这一车系属于大杂烩没有什么特点。

③·美系车以雪佛兰别克为主,这一车系与德系车相同很大程度影响了国内的用车文化发展,SUV热销的根源就在于这一车系,包括后期可能出现的皮卡热也是美系车的影响。

三大车系德系轿车和美系SUV基本能够代表近40年用车文化的变化,日系车两面逢源虽然没有什么历史但也活的不错;只是在技术不断升级中日系的L+CVT明显失去了竞争力,德美系车的小排量化也在不断降低油耗,加之合资品牌与国产汽车几乎半对半的市场占有率体现出了国产车的进步,后期的残酷竞争会让国产车的车型多元化。

而国产车是唯一能拉低任何一种车型售价的存在,不论哪种车型想要成为热门,一定要国产车参与才有可能;所以在SUV热没有完结之前,国产车不会考虑其他车型的发展,下一个风口可以预测90%会是皮卡车,旅行车和掀背车想要成为热门估计还要等很长时间。

(上文由天和Auto撰写,仅代表个人观点;禁止站外 ,平台内欢迎转发。)

你可能想看:
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