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发明了文官集团在土木堡卖了大明的谣言?
我倒是认为网上广为流传的观点:以于谦为代表的所谓的“文官集团”集体直接策划了“土木堡”,就为了文官做大这个目的,应该不至于,太高看他们了。一来,他们真没那么大本事,秀才造反三年不成是有一定道理的;二来,古代毕竟讲究“忠君爱国”,除非真的到你死我活、视若寇仇的地步(大多在侧重土地的重大吏治民生改革方面),一般即便心里因为某种原因再看不上朱祁镇,让他们去弑君他们是想都不敢想的。朱祁镇时期土地兼还没那么严重,不至于到这个地步;三来,“事以密成”。策划这么大一个阴谋,容易泄密。一旦事败就死无葬身之地,文官并非铁板一块轻易没人愿意当这个出头鸟;四来,对于文臣来说,是最讨厌打仗的,尤其是御驾亲征。当年朱棣几次出征漠北,大臣们都拼命阻拦(虽然没拦住吧)。因此说文官集团一致想害死英宗,就为了以文抑武这一个目的,这基本上不可能。更何况,承平年代文贵武轻是常态,这是历史发展正常规律。耐心等着就是了,不用大动干戈把皇帝命搭上来赌这一把。
但要说不存在文官集团,“土木堡”事件跟文官完全无关也是不现实的。之前看过一个这方面大神的深度分析,再结合我自己的研究分析,我觉得事情大致应该是这样的:
1.“土木堡”之前,边疆承平近二十年,边军战斗力下降。同时边将中上层领导腐化严重,吃空饷、勾结朝中某些大臣走私贩卖军火、粮食谋利。最终导致正统十四年的“猫儿庄之战”、“阳和之战”等大大小小战事不利,大同右参将吴浩、西宁侯宋瑛、武进伯朱冕等武将勋贵接连战死。这是事件的起因。
2.朱祁镇看到边境连连战败,《国榷》记载锦衣卫又查到边军腐败问题,因此想要御驾亲征。一方面明初几代帝王除了胖子朱高炽,其他人都上过战场,而朱高炽本人在靖难中也是有守城战功的。可以说从朱元璋到朱祁镇的父亲朱瞻基,明初君主代代有军功。那朱祁镇少年轻狂,迫不及待想效法先祖叱咤疆场也是可以理解的。同时亲征也有利于他在军中立威,坐稳皇位,大权独揽(在古代很多幼年丧父的男子,父亲就是他们心里的偶像)。另一方面,可以顺便查下边军问题。所以最终决定亲征。三种原因促使朱祁镇决定亲政。
3.此时,关于亲征问题,朝臣大致分为以下几个利益集团:
a.边境的守军。这里分两类:一种是之前战事失利怕被追究责任的;一种是以宣府守将杨洪为首的一批参与贩卖军火、粮食的武将。他们都不想让朱祁镇亲征,怕被查。这些武将应该联系了朝中曾帮他疏通关系的某些大臣(贩卖军火,京城得有大官帮忙),上书阻止英宗出征,最终失败。于是转头出卖明军情报给瓦剌,借刀杀人,想在战场上弄死朱祁镇。这样一来,边境问题就不了了之了,你可以理解为大明边境版的“火烧粮仓”。这些人才是最有可能害朱祁镇的,因为有直接动机、动机最大、生死攸关。
b.非利益相关的普通文臣。这部分人应该是一开始劝朱祁镇不要亲征(宋朝以后文臣最讨厌打仗了,尤其是还御驾亲征),后来见劝不动,也就算了。因为觉得我大明天下无敌呀,区区瓦剌,皇帝御驾亲征还不是手到擒来(别太高看大部分文臣在军事上的水平,宋以后很多战役失败都是文臣掣肘或者文官指挥)。所以这部分人纸上谈兵,太过乐观,并没有死死阻拦。
c.与边军勾结的利益相关文臣。这部分人不用多说,同样很想让朱祁镇死在外面。就算不死,给他一个教训,接着战事趁机“清账”,这样他们才能保住性命。当时土木堡面临断粮缺水问题,是土木堡之变的直接原因。很说这些人没有故意拖延军需粮草。(《琅琊榜之风起长林》虽然是架空的,但是“大同府沉船案”本来只是朝中文臣想给长林王一个教训,结果被外敌利用,局势脱离掌控,最终导致萧平章差点死在甘州城,也能反应这部分文官可能会采用的动作。而且不觉得这两场战役背景几乎一模一样吗?同样粮草断绝,同样敌人莫名其妙知道萧平章和朱祁镇的方位和困局,可惜朱祁镇没有他的萧庭生来救。)
d.知兵的文臣和大部分武将勋贵。这部分人心里是最悲凉的。他们知道大明军事的现状和边军大概内幕,知道这次出征凶多吉少,但是他们不能说。一来,如果说出来,会得罪利益相关的人;二来告诉皇上边军很烂的实话,会打皇上的脸,得罪皇上。既然劝不了,他们的只能舍命陪君子了。这部分人以英国公张辅、成国公朱勇等勋贵和兵部尚书邝野、户部尚书王佐等死在土木堡的文武高级臣子为首。
于是,朱祁镇顺利亲征。然后被边境的一部分将官出卖情报,朝中和边军勾结底子不干净的官员又故意拖延粮草。最终导致土木堡惨败,朱祁镇身陷囹圄。
我觉得这才是这次土木堡事件最合理的推测。
其实我发现很多人看待历史问题,最大的不足就是太过一板一眼、形而上学,忽视了每个历史事件背后各方势力的【动态博弈】。
就拿这场土木堡之变来说,不是认为文臣阴谋的,就是认为全是朱祁镇自己蠢,根本没有文官集团的存在。即便有的人能意识到政治不是非黑即白,依然逃不出一板一眼的窠臼。
有时候每个团体在不同历史事件下的选择,并不是有一个从一而终的团体立场的。不是文官就一定反对亲征,不是武官就一定喜欢亲征。正如这次土木堡之变,最想害朱祁镇的一定是边境某些平时手脚不干净的将官和经常打败仗的将领们,还有朝中某些和边境勾结收好处的文官。而大部分文官和勋贵其实是没有策划土木堡、害死朱祁镇的理由的。就为了文官做大这么个虚的不能再虚的好处根本不可能策划这么大一场计划。不到火烧眉毛,没人愿意承担弑君的心理压力。就跟侦探小说,真正的杀人凶手一定是面临你死我活局面的那个人。
当然,土木堡之变后,武将勋贵断层,军事权力真空。文官趁机做大,抢夺武将勋贵生存空间并夺皇家兵权,是合理也肯定的。
当然,土木堡之变后,朝中一帮郁郁不得志的文官看到了机会,顺势摘杨洪等边军桃子。推朱祁钰上位,给自己赚从龙之功,是合理也肯定的。
所以,土木堡不是一场文武对立分明的阴谋战,更像是为保全性命而文武勾结的阳谋。至于之后的文官做大,是其造成的结果而非目的。
————————
最后再补充下土木堡的后续善后问题:
英宗出事,消息传回京城。
1.与边军有勾结、拖延粮草、泄密的部分兵部官员以及中下层太想进步的青年文官一拍即合,推于谦为首,试图搏从龙之功拥立郕王朱祁钰(战时兵部地位高,又涉及兵权,所以于谦是京师留守安全最直接的负责人)。孙太后抢先立朱见深为太子,命朱祁钰监国。局面暂时陷入僵持。
2.深度参与土木堡的以杨洪为首的将领无诏带兵进京,观察朝廷后续善后问题,并与于谦为首的文官达成一致,文武合流逼宫孙太后,要求立朱祁钰为帝。最终新帝登基。朱祁钰给的回报是青年文官火箭提拔入阁,杨洪石亨以土木堡败仗的“骄人”成绩封世袭罔替伯爵。而永宣老臣保持中立观望,同时没有得到任何好处。
3.于谦以兵部尚书的身份主持京师防务,成为北京保卫战最大赢家,得到最大红利。战后,凭借威望、皇帝信任和手中权力大肆提拔乡党,打压异己。从而侵犯了内阁事权,得罪当初拥立郕王时合作过的、同样得到提拔重用甚至入阁的同僚(大学士王文陈循等人),景泰的支持者们开始内部分裂。朝中新贵间的乱象也引起中立老臣的不满,于是中立老臣发力,接回了英宗,来警告景泰全党。
4.于谦主持兵部期间,大肆为兵部揽权,侵犯武将利益。又把土木堡战败之锅全推给勋贵,阻止成国公等勋贵子弟继承爵位,得罪勋贵。
5.景泰继位初打死锦衣卫指挥使一事,早已引起锦衣卫内部不满。景泰登基又依从手下文官意思疏远锦衣卫和内监。
6.最终矛盾集中爆发于朱祁钰病重之时,酿成夺门之变。这时各方诉求:
锦衣卫、内监要求 ——朱祁钰极其党羽下台;
武将勋贵要求 ——朱祁钰下台,于谦去死;
文臣内部被于谦侵夺事权的政敌们要求 ——于谦下台,最好去死;
中立老臣要求——下任皇帝必须是宣宗血脉;
英宗要求——土木堡之变的直接参与者、朱祁钰当国的亲信和参与废太子的文臣去死。
最终达成一致:英宗复位,于谦做为拥立新君带头人、王文作为易储带头人、将领杨洪之子杨俊作为土木堡之祸带头人通通被杀,其他外围参与者流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