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团员号核潜艇沉没几十年了,以现在的技术能打捞上来吗?

共青团员号核潜艇是苏联于20世纪70年代开始建造的一艘带有实验性质的攻击核潜艇,它属于第三代攻击核潜艇,舷号K-278。该艇全长120米,水下排水量为8000吨,可携带10枚鱼雷,搭载艇员69人,于1984年正式服役。共青团员号于1989年4月7日在挪威北部海域发生事故起火,由于情况危急,艇员无奈放弃艇跳海求生。该潜艇随即沉入1685米的公海海底,事故共造成42人死亡,只有27人幸运生还。

(苏联K-278共青团员号核潜艇)

即使放在现在,共青团员号依然是一艘非常先进的潜艇。该潜艇的最大特点是采用钛合金建造耐压艇壳。在冷战时期,前苏联的军事投入堪称不计代价,所以利用造价堪比黄金的钛合金制造潜艇也只有苏联人干的出来。使用钛合金建造的共青团员号最大下潜深度达到了1200米,远远将其他国家的核潜艇甩在身后。同时,由于钛合金具有低磁性、强度大、重量轻的优点,这使得该型潜艇具备了很好的机动性和隐蔽性。除此之外,共青团员号还采用液态金属反应堆作为核动力装置。此时大多数核潜艇使用的还是压水反应堆,利用高压水加热产生的水蒸气带动涡轮机工作。而液态金属反应堆则利用液态金属作为回路热质媒介,这样就大大减少了反应堆的体积,提高了反应堆的工作效率。共青团员号核潜艇仅安装了一台反应堆就具备了极高的航速,其航速最高可达39节。该艇还采用了高度自动化的控制系统,全艇只有69人,而同时代的核潜艇通常需要近百人进行操控。由于共青团员号采用了众多的新技术,其整体造价和工艺要求都很高,一度被称为“黄金鱼”。

(压水反应堆原理示意图)

(共青团员号核潜艇使用价格不菲的钛合金制造耐压艇壳)

共青团员号核潜艇出事之前,在出港例行检查时就发现移动氧气调节阀存在安全隐患,但是由于时间紧迫,故而将维修工作定在回港后进行。或许谁也没有料到,这艘潜艇再也没有回来。在完成执行监视北约舰艇任务返航时,7号舱电线短路起火,火势蔓延至其它舱室。艇长关闭了核装置,上浮出水面,并组织官兵救火。但几个小时后,7号舱发生爆炸,潜艇随即开始下沉,由于大部分救生筏无法释放,艇长无奈下令放弃潜艇跳海求生,随后潜艇在距离挪威本土340公里的海域沉没。由于沉没地点距离挪威本土太近,这给救援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困难。而且共青团员号还携带着2枚核鱼雷,弹头内装有6公斤多钚—239,此外核反应堆还有116公斤的铀。

(即将沉没的共青团员号核潜艇)

苏联方面最初也计划进行打捞,并于1989年5月就开展了相关工作和调查。他们利用载人深潜器多次调查后发现,共青团员号艇身虽然存在多个破洞,但由于艇长处置及时,将反应堆关闭并切换到了冷却模式,反应舱结构完整,这样基本可以确定反应堆状态安全。但是两枚核鱼雷的外壳却在潜艇失事过程中出现了破裂现象,鱼雷发射管也呈现开启状态,这致使核鱼雷直接泡在了海水里。苏联方面随即对海底周围进行取样分析,发现核物质并没有大面积扩散。由于该艇沉没地点洋流情况极其复杂,海水的流向经常在极短时间内发生变化,这使得打捞难度有所上升。水下的调查结果对苏联高层的决策产生了很大影响,苏联方面认为共青团员号的艇身存在破坏,核弹头也有破损,而海底洋流变化莫测,贸然进行打捞很有可能会引发大规模核泄漏事故。况且打捞费用需要10亿美金,此时苏联已经处于崩溃的前夕,经费问题不得不考虑,最后苏联高层决定等到将来时机成熟在进行打捞。不过为了防止核物质扩散,苏联和俄罗斯都曾利用橡胶以及钛合金的填充物堵塞艇身和鱼雷发射管上的破洞,而且还建造了一个混凝土制的海底石棺,将艇身覆盖封存,以减缓放射性物质对环境的影响。

(沉没海底的共青团员号核潜艇)

(共青团员号核潜艇破损的艇身)

库尔斯克号核潜艇发生爆炸事故后被成功打捞,俄海军也萌生了打捞共青团员号的意向,但由于种种原因,这一计划一直没有实施。共青团员号的核弹头已经破裂,而沉没地点深度又有1600多米,洋流情况也复杂,打捞的难度远比打捞库尔斯克号大。另一方面,打捞以及后续核废料的处理都是很“烧钱”的项目,目前俄罗斯的经济状况又不佳,即便有打捞意愿,兜里没钱也很难办成事儿。共青团员号艇身随着时间的推移,海水的腐蚀,核物质也会慢慢溢出,进而对环境造成极大影响。挪威海域的渔业资源丰富,包括挪威在内的周边国家对核污染问题尤为关心,所以打捞工作还得跟这些国家沟通。总而言之,共青团员号的打捞时机还是不成熟,现在也只能通过一些办法减缓核物质的泄露,等到时机成熟的时候,共青团员号肯定会重见天日。

(共青团员号遇难艇员纪念碑)

你可能想看:
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