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江一燕?

《我们来了》真人秀节目中,陈乔恩与江一燕第一次见面。其实在参加节目之前,陈乔恩早已听说这个女孩。在一次聚餐聊天中,她对江一燕说:“来这个节目前,有一天我的朋友圈被刷屏了,就是你连续好几年到山区做支教。我不认识你,但这件事情让我非常感动。”

和陈乔恩一样,不少人的朋友圈都被江一燕支教的新闻刷屏过。

十年前,也就是2007年,江一燕在广西巴马县的一个小山村拍电影。

看树上长着野木瓜,她随口向村民问了一句,“哎,你们怎么不吃?”第二天再去村寨时,有一盆野木瓜放在那里。

她的心被撞了一下。

那时村里缺电缺水,年轻人外出打工,老人不会说普通话,守着一群孤独且沉默的孩子。他们贫穷脆弱,不善言辞,却会用眼神、行动、羞怯的笑容来表达自己的心意。

那一年江一燕24岁,刚凭借电视剧《我们无处安放的青春》中清纯的女学生周蒙一角闯入了观众的视线。有人说她长得像章子怡,有人说像董洁、霍思燕。

《我们无处安放的青春》剧照

按照演艺圈的惯例,这姑娘的事业准备要开挂了。

然而,她随手就“挥霍”掉自己的黄金期。

每年花一个月的时间到山村支教;过三毛式的流浪生活,扛着相机到非洲拍动物、拍大自然;出书,开公众号“小江的时间缝隙”,写小说,写随笔,分享自己的生活和感悟;也拍戏,但频率不高,原则是不自我重复,演过乖巧清纯的女生,就不再接类似的角色,哪怕是必定会火一把的戏。

红,几乎是娱乐圈所有明星的追求。她并不排斥“大红大紫”的生活,只是代价若是影响她去过想要的生活,她宁愿不要。

“我觉得大红大紫这件事对我来说意义并不大,我很多时候都是非常感性的,但是在这件事情上,我挺理智的,理性地感觉到我并不会因为大红大紫而感觉特别快乐,我觉得我快乐的点不在这个上面,所以我愿意放弃这个,去寻找我内心觉得真正让我快乐的东西。所以后来这些年我就做了很多其他的事情。”

“那你的经纪人会不会经常说服你去接戏或上一些热门节目?”我问。

“当然对于我的同事来说,肯定大家也会努力地去说服我。我前几年写了一首歌叫《我不》,其实这个歌名就是我的口头禅,他们经常跟我说‘江一燕你去一个什么’,‘我不’。‘你要拍一个什么’,‘我不’。大家就经常会笑话我。”

采访结束后,我去听了《我不》这首歌。歌词是这样的:

我不要乖乖乖乖,迎合着你,回到家偷偷哭泣。

这世界怪怪怪怪,太多哲理,我不理,我只做我自己。

我一瞬间想到了她几年前的话剧《七月与安生》,所有人都以为外表温婉安静的她是乖乖女七月,但她知道自己更像叛逆的安生,痛快地爱,痛快地活,执着地追求自由,哪管别人说什么。

《七月与安生》

江一燕出生在浙江绍兴。江南多雨,童年时的她经常趴在窗台发呆,或搬个小板凳坐在家门口看一天的雨。大概因为这样安静孤独的状态自小就有,长大后的她常常不知道怎么处理人际关系,甚至有人群恐惧症。

因此她本能地接近小孩、动物和大自然。

这一点从她的摄影作品中就可以看出来。

▲你的美丽绝对不会因为周围的贫瘠而失去——摄于非洲

▲江一燕入选《美国国家地理》作品——如果,这是回家的路

▲世界的镜头——摄于加拿大

江一燕的母亲是公园里给游客拍照的摄影师。在母亲的影响下,她从小就对摄影感兴趣,小学三年级时便开始跟随世界哈苏摄影大师董建成学习摄影。

十二三岁的时候,摄影老师送给她一本三毛的书。“在我没有看到这本书之前,我是一个有梦想,但是被相对禁锢的一个小女孩的思维,但是当我可能看到三毛的时候,我才知道说,原来人没有什么不可以的,你心中的梦想是没有什么不可以的。”

▲2015年,江一燕获得美国国家地理全球摄影大赛中国赛区“华夏典藏奖”

因为三毛,她爱上了旅行。不拍戏不支教的时候,她就扛起相机周游世界,用镜头捕捉她所欣赏的美。

“我觉得摄影会让我静下心来看这个世界,有这份耐心,有发现美、想要去保留美的一种心境,我觉得美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它会让你内心真正充满平和的愉悦。摄影让我更爱美了,这种美是很广义的。”

采访这天,她正在旅途的路上,“趁着暑假,对,我也放暑假了(笑),我想说夏天比较热,我也没有拍戏,我正好可以趁着这段时间,到处走一走,拍拍照片。”

她去过最多次的地方是非洲。对于非洲,她有一种莫名的熟悉感和亲切感,仿佛自己前世就属于那片土地。

“我的性情就是非洲的性情,就是大自然可以无拘无束,可以和所有的人,所有的东西交流,一花一草,所有动物的交流都没有任何问题,都特别和谐。”

也有危险的时候。

比如去拍火山。有人告诉她,去年有恐怖分子把七个到这里拍照的法国人都杀了。她听完,还是下定决心前往。当时她去的是一个无人区,温度高达60多度,晚上她就睡在火山岩石上,皮肤都是烫伤的。

“后来照片呈现出来只有红色和黑色,那个就是寓意着一种冒险,一种困境。”

▲摄于非洲——火烈鸟的爱

再后来,她成为非洲野生救援公益大使。因为热爱非洲,她要做的不仅是欣赏非洲的风景,也要尽自己的力去保护它。

她可以睡在距离狮子很近的帐篷里也不害怕;喂犀牛喝水;用仰视的视角去观察动物,而非高高在上的姿态;她对野生救援的创始人说:“我有种力量,只要你需要,我愿意永远做你的义工。”

她内心有一份敬畏与责任感。

包括拍戏也是一样。

“从前拍戏我是抱着玩的心态,几乎每一部戏我都要改变,所以我演过很多恐怖片,然后演过腹黑女、清纯女生,演过很疯狂、神经质的。

现在就觉得责任感更多了一点,接下来我希望拍一些电影是可以利于观众、利于这个社会,让大家可以在看电影的同时找到很多好的人生方向、好的目标。作为电影人,我很希望能把拍电影这个工作作为一份利于众生的职责。”

新闻媒体或网络上也会流传一些和江一燕有关的负面消息,听得做多的是江一燕与邓超的绯闻以及她的支教行为是作秀。

她很少跳出来为自己争辩。

“我曾经看过一个关于余光中的采访,别人就问他说,有人天天找你的茬,你为什么不回应。然后余光中沉默了片刻就说,别人天天骂我,说明他的生活不能没有我,而我不搭理,就说明我的生活可以没有他。

有人问文中子何以息谤,曰无辩,我觉得其实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我可能还是始终就是这个心态,就是大家说大家的,我过我的生活,因为其他人的言论跟我的生活是完全无关的。

也并非说是我不回应,或者一定是忍辱或者怎么样,我觉得有时候就是明白了一些道理之后的坦然承受吧。笑看一切,有时候只是觉得很可笑而已。”

先说支教。

明星做慈善,大多是直截了当的捐钱,或者花几个小时或一两天的时间到现场拍拍照引发关注。

江一燕一支教就是十年。她有洁癖,但在小山村,遇到干旱,孩子们一个多星期都没洗过脸,除了喝的,都没沾过水,所以鼻子周边都黑黑的,江一燕一学校就先帮孩子洗脸,清理完了发现自己也没法洗。条件艰难的时候,她尽可能不洗,把水节约下来。

因为工作缘故,她无法固定支教时间。有时候到山里,没地方住,只能和其他女老师挤一张床。

“我觉得山区绝对是治愈我洁癖的地方,所以有时候你会因为这件事情知道人是无所不能的,你不要给自己下一个定论。就是一定觉得我不能适应这个,我不能做那个,其实人无所不能,你要有这样的勇气,你要敢去做。”

有一年她在春天的时候去山区。因为季节的缘故,很多孩子都病了,江一燕本身抵抗力比较差,也被传染感冒了,她的嗓子很不舒服,但还是每天坚持上课。

离开前,她硬撑着上完最后一堂舞蹈课,几乎是用哑语,手舞足蹈地给孩子们比划。回到县城的时候,嗓子一个音都发不出来,她以为自己完全不能再说话了。

若不是真的用心和孩子们相处过,面对媒体,她不可能滔滔不绝地讲出在山区的各种细节以及每个孩子的特点,从容地接住记者的一次次追问。

再聊绯闻。

她与邓超是多年的好友。一次剧组聚餐,10多个人在她的家里吃饭,后来邓超有事需要先离开,江一燕出门送客,她的助理也跟在其后。门外的狗仔却故意把助理放在镜头之外,照片里只出现江一燕和邓超。第二天新闻标题就是“邓超夜会江一燕”。

江一燕参加《跑男》节目

新闻越写越真。

她一度也会觉得这个世界到底怎么了,为什么自己会被不断地消费。几年前的采访中,她提到自己也曾想过要退出娱乐圈,因为觉得自己身上的许多特质都不适合这个圈子。后来她看开了——

“如果说有坚持不下去的话,其实还是自己内心不够清醒和坚定吧。如果足够清醒和坚定,没有什么东西是做不了的。因为其实任何行业存在的问题都一样,你如果能在这个圈子,你也能在别的地方。你如果能做好演员这个身份,你也能做好母亲这个身份,妻子这个身份,女儿这个身份,我相信是一样的。

因为人其实就是每天面对各种困境,来源于世界,或来源于自己的内心,我们就像战士一样一路前行,最终到达自己内心真正的领域。你要把所有的酸甜苦辣变成你人生最大的修行。我觉得要把这些东西当成有趣的东西,而非一定要当成困难。”

平静、平和是这次采访中她提过最多的词。

她的叛逆慢慢变成一种温柔的坚定。

从前喜欢看叛逆小说,现在更倾向于读一些让自己内心平静的书。“比如说林清玄,我最近又在读他的新书。整本书都是,散文都是围绕遗憾的,我觉得这个也就是明白了世间很多事情之后的坦然面对,就不会那么完美主义,非要怎么样。我觉得会让你更加平和地看这个世界。”

音乐听得比较多的除了后摇、cold play之外,就是一些佛教音乐、心灵音乐以及养面音乐,“这类音乐会让你的面容保持更加的平和、舒展,其实也挺好的。”

理想中的爱情状态是和喜欢的人牵着手去流浪,可以一起住在森林里,过很简单的生活,不需要什么轰轰烈烈的情节。

平日里她的生活也非常的自律。经常会关闭朋友圈,甚至把手机扔到一旁,完全回到古人的生活状态,“在森林里没有信号的那种状态。”

自控很难,但她依旧会努力地告诫自己,每天反思,“我还看了《自控力》这本书。”

另一个大的改变是,她慢慢从孤独封闭的状态走出来,享受交朋友的体验,勇于尝试自己从前拒绝的东西。

比如,她去上了真人秀节目,《奔跑吧兄弟》及《我们来了》。

“选择上真人秀节目是因为我有一个非常好的朋友,是我的第一部电影的副导演,他跟我说他有看《我们来了》第一季的节目,他觉得这个节目是真人秀里面非常适合我的,而且他觉得我生活中的感觉其实没有被很多观众知道,我应该让更多人看到荧幕之下的江一燕的感觉,我觉得他说得有道理。

因为人在不同的年龄段、不同的时代,你还是会想去尝试新的东西,这种东西会带给你很多的新鲜感,会让你进步,我觉得这是我们每个人都在看世界的一种方式,但是我做过了之后我会去选择说,诶,我以后要不要做这个事。但如果我没有做过,我会完全不知道它是什么。”

因为参加真人秀节目,她认识了更多的好朋友,像谢娜、陈乔恩。

陈乔恩、谢娜、江一燕

“她们也都很喜欢我,我也可以从她们身上看到跟自己完全不一样的感觉、表达方式,可是内心又同样地有特别多柔软的东西,所以我觉得挺好的。

我觉得因为这些改变,我这几年其实越来越爱交朋友了,我喜欢大家跟我在家里,一起疯玩。我平时可能安静的时候比较多吧,可是有时候跟特别信任的朋友在一起我就可以很疯。”

她笑着回答,声音依旧轻柔和缓,有种慵懒的迷人。

十点读书 X 江一燕

Q1:黄渤说,你几乎干了所有文青该做的事。外人都给你贴上了文艺女青年的标签,你觉得自己是个怎样的人呢?有没有大家不熟悉的一面?

A:说到我觉得自己是个怎么样的人,我觉得我性格挺丰富的,我的问题也挺多的,我觉得我有拖延症、强迫症。

比如我早上起来的第一件事是要找到一根皮筋,把头发绑起来,我才能够去洗脸。如果我一直找不到这根皮筋的话,我就会一直不洗脸。(笑)所以我经常会迟到,就是我一直在找皮筋。

我觉得这种强迫症来源于自己对很多事情的完美主义,挺变态的完美主义,就是一定要做好这件事情才去做下一件事情。可是自己慢慢长大也会发现其实对这个世界上的每个事情、每个人,其实完美是很不容易的。所以要学会接受不完美的状态,去平衡它。

Q2:演了这么多戏,你花最多时间和精力去揣摩的是哪个角色?在表演的过程中遇到最大的困难是什么?

A:如果说花时间比较长的话还是在《南京!南京!》,因为整个拍摄跨度比较长,然后当时演这个角色的时候,舞女小江其实拍摄片子的整个方式也很真实,很纪录片的拍摄感觉,你要把自己完全扔在一个环境里面,让自己完全地相信环境,相信当时的事件,相信你自己是这个人物。因为题材比较特殊,所以准备的过程当非常的刻骨铭心。

《南京!南京!》剧照

我记得我就是经常累到拍完戏直接不卸妆,回到房间,倒到床上就能睡到第二天。因为就是感觉把自己的心绪完全地掏空了。

最近我有跟段奕宏老师演完一部电影,也是比较文艺的,角色也比较特殊。我每演完的时候都感觉没办法呼吸,因为演员有的时候也跟拍照片的摄影师一样,你在特别集中精力的时候,你是不呼吸的,你会从内心屏住呼吸,所以那个过程就是绝对的极致的专注,是非常辛苦的。

Q3:陈道明在你的书里写:不少演员费尽周折地美化自己,我却宁可你花更多的时间涵养你的才情。看到这句话,感觉陈道明老师还像剧中的爸爸一样,对你有关爱和期盼。和他演戏会有压力吗?演完《我们无处安放的青春》后,他还是会经常像师长一样给你生活以及演戏上的建议和帮助吗?

A:陈老师其实他的生活是非常低调的,他在很多事情的见解上和方式上都跟我相同,所以他说的东西我也能理解。当然因为我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一定也会犯错,我也会有不理解,陈老师会给我很多意见指引,我慢慢地就会理解了。

所以我觉得这个恩师会一直在的,可能偶尔我会给他一个微信,问问他这个事儿我应该怎么做,那我偶尔也会收到他的一个微信,说他看到什么采访啊,他觉得好或是不好,他会告诉我。

陈道明江一燕

Q4:你一直是很多人的偶像,我想知道你有没有自己的偶像呢?喜欢他的什么?

A:我不同的时期有过不同的偶像,可能有作家、摄影师、演员、歌手,也有可能跟这个圈子完全不同的人。

我喜欢过一个女性的艺术家,王小慧,因为我看过她的书,我觉得她活得很有趣,她能很乐观地去面对生活很大的困境。其实我喜欢的女性基本上都是外表非常的柔美,内心又非常的坚韧有个性。

Q5:支教这件事你打算做一辈子吗?

A:关于支教这件事情,我没有想过这么严肃的问题。可能大部分的时候我还是比较感性的吧。我觉得在我自己有能力的时候,我就尽力地去做,我不会说给自己定一个一生的目标,或说大话,或者刻意为了这个而去努力。没有。我觉得还是要随心,我多去做,如果我做不到的,我可能让更多的人去做这件事情。我觉得方法是有很多的,重要的是你在做的时候是绝对的真心、真诚。

Q6:你曾说爱情在你的生活中排第一,现在还是这样吗?

A:我觉得爱情对我来说,肯定是最最重要的一件事情(笑)。嗯,我是可以为爱情活的,很感性的一个人,所以我一直觉得我在爱情里面是自由的,天马行空。我觉得必须是跟我的灵魂高度一致,跟我喜欢的东西可以完全契合的这样的人。

Q7:如果用一种动物来形容自己,你觉得自己更像什么?

A:其实觉得自己像过很多小动物,有一阵子觉得自己特别像考拉,扒在树上的那种。有一阵子觉得自己像猫,老是喜欢蜷在那种别人看不到的角落。现在我觉得自己很像小鹿,很敏感,很好奇地看这个世界。很敏感,又一跳一跳的,跑起来又很快那种。

Q8:你有自己的公众号,那你自己平时也会关注一些公众号吗?经常看的是哪个公众号?

A:我会关注像张小娴老师啊,会有关注一些功能性的公众号啊,美容类的啊,时尚类的啊,英文类的啊。当然我也会看一些真正是文章的,我觉得心灵啊、旅行啊,这些东西比较能触动我,和我的生活也比较接近。所以大家如果想看这类的话,也可以关注“小江的时间缝隙”,就是我的公众号。

你可能想看:
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