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咸丰年间的肃顺?

2024-09-21 07:53

肃顺,字雨亭,郑亲王乌尔恭阿第六子。大家可能觉得很奇怪,清朝的皇帝以及皇子的名字一般都是两个字,如玄烨、弘历,为什么郑亲王叫乌尔恭阿?因为清朝皇帝以及皇子的命名是从康熙皇帝开始规定的,而且他规定只有他的子孙按照这种排列方式起名字,比如他儿子都是胤字辈,再下面是弘字辈,再下面是永字辈,就这样一路排下来。第一代郑亲王济尔哈朗是努尔哈赤的侄子,传到咸丰年间已经是非常远的皇族了,但是还属于宗室。清朝吸取了明朝的教训,不是所有的皇子都封为亲王,而且清朝的亲王也没有领地,都住在北京城,最多给一个王府。而且这个王府属于官邸性质,如果传了两三代已经不是王了,降为郡王甚至再往下降为贝勒了,这个王府是要收回的,再转给其他的亲王。所以清朝的宗室管得是比较严的,待遇没有明朝好。郑亲王是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一直传到乌尔恭阿,他的第六个儿子是肃顺,他哥哥端华承袭了亲王爵位。有些野史说肃顺的母亲是回部女子,其实不是这样,他和端华是同一个母亲,满洲人。作为闲散宗室,肃顺在道光年间通过考试封为三等辅国将军。到咸丰年间的时候,他被提拔为内阁学士,副都统,护军统领,就逐渐到了咸丰皇帝身边了。因为他敢于任事,确实比较有能力,皇帝非常欣赏他,到了咸丰四年(公元1854年)的时候,他被授予御前侍卫职,后又被提拔为工部侍郎、礼部侍郎。他的升迁之路和一个人的起落大有关系,这个人就是咸丰皇帝的弟弟,道光皇帝第六子奕䜣。恭亲王奕䜣在咸丰初年的时候是受到重用的,当了领班军机大臣。清朝一般很少用亲王领军机,在嘉庆年间短暂地出现过,以后还是普通大臣领军机。咸丰皇帝打破了这个惯例,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全入了军机处。肃顺被任命为御前大臣,权力非常大,主管整个御前侍卫,后来他又被授予了领侍卫内大臣职务。

其实肃顺从来没进入过军机处,不是军机大臣,但是因为咸丰皇帝对他特别信任,而载垣、端华这两位老兄能力又很差,面对英法联军入侵、太平军和捻军起义这样内外交困的局面也没自己的主意,什么事都听肃顺的,所以肃顺实际上掌握了咸丰年间的政权。他大权独揽,专横跋扈,眼中只有咸丰皇帝一个人,而且他特别重汉轻满。清朝入关二百多年来一直都是重满轻汉,首崇满洲。同样的位置,比如六部,有一个汉尚书,还有一个满尚书,满尚书是排在第一位的。嘉庆年间稍微改了一点,有汉人领班了,但总的来说还是重满轻汉。尤其在军权方面,领兵的一定是满洲人或蒙古人,汉人不被信任。但是在当时的危机状态下,实际掌握政权的肃顺觉得满人没用,他见到满大臣,视为奴隶大呼其名,但是一见到汉人的官员就称其为先生。他也贪污受贿,但是只收满洲人的钱,不收汉人的钱,他要在汉人中保留一种良好的形象。因为他觉得在这种危急情况下,靠满洲人靠不住,八旗军太没用了,每战必败,从广西开始一路失败,太平军北伐甚至打到了天津。他重用的幕僚,王闿运、李寿蓉、高心夔、黄锡焘等都是汉人。

肃顺掌权的时候干过一件事,以泄露题目为由处死了顺天府乡试主考官,军机大臣、大学士柏葰,当时是把柏葰直接押到菜市口杀了。清朝极少有大学士被当街斩首的,柏葰应该是第一例,其他都是赐死。柏葰自己也认为不会被砍头,在菜市口的时候把行装全部准备好了,马车也套好了,以为皇帝一定会赦免他,把他发往军台效力,去宁古塔或者伊犁都有可能,没想到旨意传来,就是砍头。肃顺还有一个事情做得特别绝,他认为八旗兵没用,却还拿着那么多国家的钱吃皇粮(旗人属于体制内,男性一成年就得当兵,所以他们生下来就有一份俸禄),于是肃顺把这部分军饷砍掉好多,以缓解国家财政困难,所以旗人恨死了肃顺。

肃顺也有骄横的一面。他当户部尚书的时候,协办大学士周祖培也是户部尚书,而且周的资历比他老。一天,同堂处理公务,周祖培已经把公文处理好了,肃顺拿到处理好的文件直接用红笔全部勾掉,当众打周祖培的脸,周只有默默忍受。肃顺觉得周祖培就是个普通文官,没有什么用,所以不待见他。

镇压太平军的时候,他认为体制内的军队根本没有用,比如广西提督向荣,是杨芳的部下,一路尾随太平军,从广西到湖南湖北,到了江苏,驻在江南大营,最后被太平军消灭了。咸丰皇帝被逼无奈,要求各地兴办团练,有钱出钱,有人出人,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这些人开始兴起了。当时各地的私人武装很多,湘军是最有名的,肃顺就看中了,说胡林翼和曾国藩非常能干。但是咸丰皇帝心中有一个隐衷,他不愿意让汉人大臣领兵。当时国家财政几乎完全崩溃,湘军这种团练又不是体制内的军队,没有军饷,只能靠厘金来养。但是抽厘金需要一个前提条件,就是领兵的人一定要兼任地方督抚才可以,否则很难征收厘金。咸丰就迟迟不肯任命曾国藩为巡抚,导致湘军成为客军,幸亏湖北巡抚胡林翼倾力支持曾国藩,这是曾国藩在两湖打仗胜利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后来两江总督何桂清弃城而逃,被治罪,咸丰想调胡林翼接任,肃顺劝阻道,“胡林翼在湖北措注尽善,未可挪动。不如用曾国藩督两江,则上下游俱得人矣”,极力推荐曾国藩继任两江总督。最终咸丰答应了,这是曾国藩事业成功的重要起点,因为不当两江总督无法保障后勤,也就无法最终打败太平军。

肃顺还帮了大名鼎鼎的左宗棠。曾国藩好歹是进士翰林出身,丁忧在家的时候已是侍郎,而左宗棠只是个举人,进士都没考上,在湖南巡抚骆秉章的幕府里当幕僚。但是骆秉章觉得左宗棠有经天纬地之才,不能当作普通师爷看待,就把一切政务交给左宗棠处理。左宗棠十分得意。巡抚给皇帝的奏折发出去的时候要鸣炮,表示对皇帝的尊重,左宗棠替骆秉章写好奏折,后者看都不看,直接就发了,马上鸣炮。左宗棠越发骄横跋扈,居然让永州镇总兵二品官樊燮向他跪拜。樊燮当然不干了,将这件事控告到了都察院。当时湖广总督官文是个满洲人,也极其痛恨左宗棠,就抓住这个事情大做文章,要将左宗棠就地正法。很多人就要救左宗棠——因为他对湖南的作用太大,一直说情,通过王闿运、郭嵩焘说到了肃顺这里,肃顺说必须有内外大臣同时上疏保荐,我才有机会开口。郭嵩焘当时入值南书房,就说动同僚潘祖荫——道光年间大学士潘世恩的孙子,上疏为左宗棠求情说,“天下不可一日无湖南,湖南不可一日无左宗棠”。与此同时,胡林翼也上疏力荐左宗棠,说名满天下的人容易招致各种诽谤。咸丰就问肃顺,左宗棠真的有这么大的本事吗?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有点小毛病就算了,正值国家多事之秋,需要用人。肃顺趁机就说了,左宗棠是骆秉章的幕僚,赞画军谋,骆秉章的功劳其实都是因为左宗棠,所以一定要重用他。不久,曾国藩推荐左宗棠以四品京官襄办军务。

曾国藩当上两江总督后在皖南被太平军击败,退守祁门,很多人就趁机落井下石,说这个人不行,干脆撤掉算了。肃顺力排众议,说胜败乃兵家常事,临阵换将是兵家大忌,不如让他戴罪立功。肃顺对清朝最大的功劳就是保了曾国藩和左宗棠。没有曾、左二人,清朝的危机基本上度不过去,说不定就提前亡了。

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英法联军打到了天津大沽口,几万蒙古骑兵全军溃散,联军伤亡很小。当时肃顺已经被提拔为协办大学士兼步军统领,俗称九门提督。他和载垣、端华都劝皇帝赶紧逃跑,但是不能对天下讲,皇帝要逃跑了,连北京都不守。这得有个理由,说是骗敌人,实际主要是骗自己人,敌人也听不懂,看不懂。木兰秋狝,这是康熙年间创立的制度,每年夏秋的时候去热河避暑山庄打猎,接见蒙古王公,乾隆、嘉庆的时候还一直维系着,雍正很少去。道光的时候实际已经废除了,现在又给恢复了,是为逃跑作掩饰,欺骗天下人的一种宣传。到了热河行宫避暑山庄以后,载垣、端华、肃顺三个人围在咸丰皇帝身边,天下事就他们三个人决定。咸丰皇帝那时候身体不好,而且心灰意懒,和刚刚继位的时候扳倒穆彰阿的奋发有为完全不一样,彻底绝望了。刚当上皇帝太平军就起来了,没几年英法联军又打过来,每战必败,一直到咸丰皇帝死之前,同太平军的整个战事还没有什么起色。早知如此就不该同奕争这个皇位了。一个人最痛苦的就是,明明能力不足,还要被顶到这个位置上,每一个举动大家都觉得是一个笑话,但是大家不敢笑,双方都很痛苦,耽误了事情。

到了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七月,咸丰终于不行了,三十多岁就死了。这身体也是不能当皇帝的,清朝皇帝要特别勤勉,倒不是说他就真的想勤政,没有办法,清朝的体制决定了皇帝必须勤勉,奏折没有朱批就没法下发,政事就会停摆,军机大臣都在等着听命令呢。载垣、端华、肃顺等人到御榻前受遗诏立皇太子。咸丰只有一个儿子,也没什么选择,这将是整个清朝最糟糕荒唐的一个小皇帝。遗诏命以端华、肃顺、载垣三人为首的八大臣为赞襄政务大臣。赞襄政务实际是帮助辅佐的意思,但是小皇帝如此年幼,都没有行政能力,怎么帮助,怎么辅佐,完全不清楚。这和康熙幼年四大臣辅政还不太一样,四大臣辅政那就是代行皇权,因为幼年康熙根本处理不了政事,皇权实际上是由四大臣代为执行的,不需要小皇帝。后来清朝人非常忌讳辅政大臣这个说法,容易让人联想到多尔衮、鳌拜这些人,所以就弄出个赞襄政务大臣。什么叫赞襄政务?权力边界在哪儿?都没有说明,这确实是个问题。清朝头一次面临一个继承危机,因为从康熙开始一直到咸丰,清朝都没有小皇帝,都是成年继位,不存在这个问题。

御史董元醇上了一个奏折,说皇帝年纪太小,没法亲政,处理军国大事,还得请皇太后垂帘听政,近支亲王一二辅政。当时有两个皇太后,一个叫母后皇太后,是嫡母慈安太后,还有一个叫圣母皇太后,是生母慈禧太后,地位比慈安低。近支亲王是皇帝的叔叔辈,都是一家子,这样大家才能放心,才符合清朝二百多年的体制。董元醇的话确实击中了要害,皇帝本人是做不出任何决定的,所谓赞襄政务就变成代行皇权了。清朝最忌惮的就是大臣掌握皇权,那不就是多尔衮、鳌拜吗?怎么办?就让他两个母亲垂帘听政,再让叔叔来辅政,这样才行。但是这样的话,肃顺他们的权力就没有了,势必引起双方的矛盾。皇太后当然很开心,就召见八大臣说咱们来议一议董元醇的奏折吧。肃顺等人当场就闹起来了,说我朝从来没有垂帘听政这种事情,要驳回。

皇太后其实也没有任何处理政事的能力,她需要一个有实际行政能力、有威望、有名分的人合作才行,这个人只能是恭亲王奕䜣。虽然都是亲王,但载垣、端华是从父亲那里世袭过来的,而奕䜣是道光皇帝遗诏里指定封为亲王的,这个含金量完全不一样,更何况他又是当今小皇帝的亲叔叔。恭亲王实际上和慈禧、慈安太后是有秘密联系的,并达成了一个默契:皇太后垂帘我来辅政。当然,光靠秘密通信还是不行的,光有默契不行,还要当面谈,因为脸上的表情会暴露细微的信息,这是比书面文字多出百倍的信息,对取得互信十分重要。但是八大臣不愿意奕䜣来避暑山庄,打算让他继续待在北京同英法联军议和,奕䜣就打出吊丧的旗号奔丧。之前,奕䜣刚与英法谈成了《北京条约》,虽然我们现在说这是非常屈辱的不平等条约,但毕竟把清政权保住了,把紫禁城保住了,对清朝而言他是有安邦定国的大功劳的,居然不在赞襄政务大臣的名单中,大家都为他抱不平。八大臣虽然想以叔嫂避嫌为由阻止奕䜣面见皇太后,但迫于公论,加上皇太后态度坚决,最后不得不同意。奕䜣请端华和他一起面见皇太后,端华看了看肃顺,肃顺很尴尬,说老六你们叔嫂见面我们跟着去算怎么回事,奕䜣得以独自觐见。一见到奕䜣,两宫太后泣不成声,控诉肃顺等三奸的罪行,密谋如何处置肃顺等人,并让鸿胪寺少卿曹毓瑛秘密草拟了拿办肃顺等人的旨意,到京就发,然后奕䜣星夜返回北京去安排相关事宜。

避暑山庄不能永远待下去,一则小皇帝要登基,二则咸丰的灵柩要运回紫禁城乾清宫。八大臣肯定是不愿意回京的,满朝大臣都在北京,回去以后就无法大权独揽了,但是没办法,总得回去。肃顺护送皇帝灵柩先回京,其实走得很慢,这么重的棺材不可能走得快,而两宫太后与小皇帝从间道回京,载垣、端华附从。

大学士贾桢、周祖培,户部尚书沈兆霖,刑部尚书赵光一起上疏,说我们清朝从无太后垂帘听政之事,但权不可下移,皇权不能让大臣掌握,不然时间一久会有不臣之心,先帝派八大臣赞襄政务,我们琢磨着,赞襄就是帮助、辅导的意思,不是主持的意思。他们认为赞襄政务并不是代行皇权,赞襄政务就相当于昔日的军机大臣,向来军机大臣都是面奉旨意,皇帝同意后才能拟旨,不合皇帝意思的朱笔改之,所谓“太阿之柄不可假人”就是这个意思。但是小皇帝不懂批改,怎么办呢?过去汉之邓皇后、晋之褚皇后、辽之萧皇后都有过垂帘听政,宋之高太后更有女中尧舜的美誉,现在也可以学这一套,下发的旨意还需要有先帝给慈安、慈禧两宫太后的“御赏”“同道堂”印章,这样才有合法性,等皇帝成年了再亲政就行了,所以他们坚决恳请太后垂帘听政。

钦差大臣、侍郎胜保也奏请简选近支亲王辅政,以防权奸之专擅。什么意思?八大臣都是宗室远支、汉人,这些人不能信任,一定要有血缘很近的亲王辅政才可以,这不就是恭亲王奕䜣吗,只能是他。其他的亲王要么不是道光的儿子,要么年龄太小,完全不行。

两宫太后到京,大臣们郊迎,太后就诉说三奸的罪状,周祖培说何不重治其罪?太后说他们赞襄政务,怎么治罪呢?周说这还不简单,你把他们的职务解除了,再抓不就行了。他说得没错,这实际上都是一个程序上的小问题,关键是你手中是否拥有兵权。于是解除八人赞襄政务大臣之职,以奕䜣为议政王,另派大学士桂良、户部尚书沈兆霖、户部左侍郎文祥、户部右侍郎宝鋆、鸿胪寺少卿曹毓瑛为军机大臣,都是奕䜣的亲信,新的执政班子已经形成了。

第二天,奕䜣和周祖培、文祥等人进入军机处,载垣还不知道已被解职,很惊讶,说你们这些外臣怎么进军机处了?没有军机大臣、大臣上行走这样的官衔是不得入军机处的,亲王也不行,这是机密要地。奕䜣说我有诏书,果然没一会儿,诏书到,命奕䜣入值军机处,载垣等人被革职交宗人府拘禁。载垣大呼,“我辈未入,诏从何来?”是啊,皇帝的诏书都应该由我们赞襄政务大臣草拟,我们都还没开始工作,哪儿来的诏书呢?但是没用,几个侍卫上来,把载垣等人直接抓起来了。掌握了军权,又掌握了名义上的合法的皇权,比如皇太后的旨意,就可以了。肃顺呢?他当时护送咸丰的灵柩才走到密云。奕譞奉命捉拿,把门踢开,发现肃顺正抱着两个妻妾躺在炕上。隔壁就是咸丰皇帝的棺材,单凭大不敬这一项就可以将肃顺凌迟处死。追究八大臣罪行的时候,肃顺排第一位,端华次之。说他们以赞襄政务大臣自居,其实是趁着咸丰弥留之际,自己篡改遗诏。这个谁都说不清楚了,我不太相信他们敢擅自这样改,实际上就是一朝天子一朝臣。这是清朝的一个惯例。顺治留了四大臣给康熙辅政,结果鳌拜被擒,遏必隆被处罚;康熙就不用说了,隆科多最后被雍正囚禁死在囚所;雍正留下的鄂尔泰、张廷玉还算不错,但鄂尔泰死后被乾隆狂骂,从贤良祠撤出,张廷玉生前屡遭乾隆训斥羞辱;和珅作为乾隆的宠臣,在嘉庆亲政后立即被杀;嘉庆留下的几位大学士也被道光皇帝全部撤职,理由是他们竟然把乾隆的出生地点给写错了;穆彰阿是道光留给咸丰的,后面也是永不叙用。

清朝对宗室是优待的,宗室犯再大的罪,一般都自尽算了,不会砍头,更不会凌迟处死,太难看了。只有肃顺被砍了头。因为慈禧太后恨死他了,这是清朝历史上非常罕见的一个处罚,如此严厉残酷,这就是政变。实际上是两宫太后联合恭亲王奕䜣把咸丰皇帝的遗命全部推翻了。

肃顺被押到菜市口砍头的时候,场面非常惨烈。北京内城居住的都是旗人,这些人恨死了削减自己俸禄的肃顺,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所以大家都用瓦砾砖块砸肃顺,弄得他面目全非。肃顺这个人非常倔强、刚烈,临刑前还破口大骂,说你们这些人置先帝遗诏于不顾,居然要杀我,而且不肯下跪,最后被刽子手用大铁锤砸断小腿骨才得以跪下受刑。这是清朝出现的宗室在菜市口被砍头的第一例,也是最后一例,以后也有宗室被杀,但基本都是赐自尽。

肃顺个性特别张扬、狂傲,其权力其实只来自于一个人——咸丰皇帝。咸丰一死,肃顺就没有权力了。清朝皇权独大,一个人再有才干,地位再高,威望再高,也没有用,肃顺没有吸取和珅的教训。当然,他不像和珅那么贪,而且才干确实很厉害,左宗棠、曾国藩都是他保举下来的,对清朝的中兴是立了大功的,但是没想到这个果实被他最痛恨的奕䜣、两宫太后给吃了,自己反倒成了“同光中兴”的祭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