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没有去过岳阳楼,为什么能写出举世闻名的《岳阳楼记》?
范仲淹从未去过岳阳楼,却为何能写出脍炙人口的《岳阳楼记》,他写《岳阳楼记》,完全是因为庆历六年的时候,滕子京重修的岳阳楼即将落成,滕子京请范仲淹作记,特意附上了名家所绘的《洞庭晚秋图》,范仲淹于是根据这幅画运用虚写的手法写出了《岳阳楼记》一文。
同样的,苏东坡游错了赤壁,照样写「赤壁赋」;张大千没登过庐山,照样画「庐山图」。
其实,这就是写作的代入感问题。
代入感
编辑
代入,就是数学里面的代换,例如:式子A+B=C,当A=1。
现在广泛使用的含义是:指在小说、影视作品或游戏中读者、观众或玩家产生一种自己代替了小说或游戏之中的人物而产生的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很多时候,写作当中这种代入感确实是比较多见的,运用好的,如上所述,还可以写出千古名篇。
所以我们在写作当中,不要拘泥于形式。古人说“读万卷书,不如行千里路”也不见得就是完全正确的,他只是用这句话来说那些读书死、死读书、读死书的人的,意思是不要限于书本上的那点知识,要多向实际生活学习。当然,这确实也有道理。但凡事都可剖开来一分为二的去看 ,走千里路,虽然能增加阅历,增长见识,积累风情人物知识,但是如果没有丰厚的文学积淀,文字底蕴,也无法将其更好的表述出来。一个没有文字基础的人,写出来的路途趣事见闻和一个富有文学修养的人,写出来的,谁能更成功、更愿意被别人阅读呢?显而易见,文字的运用技巧,是在慢慢的学习积累锻炼中出来的,而汉字博大精深,更是将这个特点发挥到了极致。所以才有贾岛的“推敲”轶事,这也说明了写作需要的先是文学积累沉淀,然后在实践中磨练锻炼,才会写出好的文章的。而大量刻苦读书,就是积累你的文学素养的时候,到你遣词用句的时候,自然能口若悬河,下笔有神了。
范仲淹没去过洞庭湖,却能写出名传千古的岳阳楼记,就是因为本身他的文学修养已经非常高了,任何一副书画作品,拿过来,随便都可成文,而且质量也会非常不错,是因为他功力非凡,但都是平时的文学积累而来的。并且在古时候,文学是最直接的求取功名的途径,人们都对诗词文赋具有较高的修养,随便对图题诗,命名写诗,都能写出一些千古名句来,这样的例子也非常多。
很多流传千古的诗词名句,不见得都是作者的亲身体验,这是一定的,是因为他们的文学造诣达到那个程度了,写出来的精品多,糟粕少而已。譬如一个围棋大师,达到九段了,他无论如何也不会下出初段棋手的棋了,即便是故意去做,也很不容易做到了。
所以有些人在写作上叫新手不要无病呻吟,我觉得不是很准确。
一个新手在学习的过程中,是需要很多的练习的,他可能没有那么多的环境、经历或素材可以让自己去练习的。那么,他就要凭空想出一些不符合实际的场景、环境等去进行练习。其实这是没错的,对他的提高是有好处的,因为不管虚拟的环境还是虚拟的事件,其实最终的过程,都是被他用来锻炼文字驾驭能力的,而且这也确实能够起到一定作用。
因为对文字的驾驭能力的提高,只有不断运用才会越来越好,其过程不是特别主要,主要是结果如何。很多大作家写出了成名之作,惊世之作,人们看到了非常羡慕,但是,他平时的练习作品,你看到了是不会觉得好在哪里的。
对于给你的一个素材,一幅画,一件事或者一个题目,你写作品的时候,这些你都未必经历过。但是高手可以把他写的身临其境一般,新手可能有人就会说是无病呻吟。其实,差别的不在别处,仅仅是手高手低之别。
所以,对于新手,初学者,我觉得多些无病呻吟的也没什么,但是不要总无病呻吟,要知道这只是一个练习阶段。坚持下去,你一定最终会破茧而出的。当然,也得看你的出发点是什么,你要得到的是什么,或者说你能坚持多久。
可能是说的有些远了,但都是文学创作上的,只是谈谈自己的观点,不对的地方,多多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