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浙江省的发展模式?

浙江省的发展模式,过去是采用两条腿走路,侧重鼓励发展县域经济,有限推动城市经济。而进入新世纪,这一发展模式正在转换之中。

上个世纪80年代到本世纪初,江苏省选择了“市管县”体制,重点发展城市经济带动区域发展,浙江省则选择了“省直管县”,重点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浙江省之所以作出这样的选择,关键在于当时浙江的发展基础。而近年浙江发展模式的转型,也是基于自身的资源禀赋和在世界市场中的地位转换。

首先,浙江多山区,可用土地少,只有闯市场。不像江苏那样全省一望无际的大平原,浙江除了杭嘉湖平原、宁绍平原以及浙中小块平原外,其他地方都是山沟沟里找土地。在农业社会,山沟沟里的那点地,在人口有限的情况下,种种粮食吃吃饭是够了;但到了大工业生产时代,土地紧张,是浙江无法绕过的一个坎。即使如温州,为什么改革之初就有那么多人背井离乡,因为地太少,吃不饱,除了山便是海。杭州湾沿岸的萧山、余杭等地,也是为了有更多的土地,搞围垦,今天的杭州萧山国际机场、下沙等地,很多都是当年围垦的结果。世人评价浙江人肯拼,不拼没办法。而世人只看到浙江老板的风光,忘了当年老板们在睡地板。

其次,浙江工业基础差,享受政策少,只有找市场。与北京、上海甚至东北大城市比,浙江工业基础差;与广州、深圳比,浙江享受的政策少。改革之初,刚好遇上世界产业转移的重大战略机遇期。浙江人及时抓住了这个契机,实施“省直管县”政策,通过5轮次权力下放,赋予了各县地级市的经济管理权限,大力推进县域经济发展。实质上,县域经济本质是镇域经济,一镇一品;镇域经济本质上是村域经济,家家冒火。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解放出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投入到了衬衫、钮扣、丝织品、小五金等中低端产业中;而这些产业,运用小作坊加群团生产模式,很快占领了中低端市场;学者们把这个叫规模效应。所以,今天那些如雷贯耳的浙江大老板,像李书福、鲁冠球等,就是草根闯出一片天的代表。浙江发展壮大了县域经济,较早进入了市场经济。即使今天看上去比较高大上的阿里巴巴的,也走的是服务中小企业之路,天猫上大量的商品依旧来源于脱胎于小作坊的小企业。

再次,市县同质竞争,发展合力差,只有搞创新。而进入到新世纪,浙江人逐渐意识到:一方面,过于侧重发展县域经济,造成了浙江城市经济弱小。除了杭州、宁波较好外,无论绍兴、嘉兴还是湖州,市区发展缓慢,市不仅没有带动县发展,反而出现市县同质竞争局面;而浙中的金华,发现专给地级市的文件里,还加了个义乌。另一方面,县域经济高能耗、低附加值的弊端也愈加暴露。这倒逼浙江搞创新。在2014年设定了杭州、宁波、温州、金义四大都市圈,着力推动县域经济向都市圈经济发展。

近年来,浙江产业逐步从中低端向中高端发展,卖小商品的义乌在保持产品低价优势基础上,向品牌化、高端化发展;网上卖小商品的阿里巴巴领衔,带动浙江从“互联网+”转向“人工智能+”;做贴牌的杭州女装业,开始把产品卖进了各大城市的奢侈品市场。各个县区,开始选择主动向都市靠拢,通过特色小镇建设等方式,连接起县域经济和城市经济。这个过程还在继续中,只是,杭州、宁波等带动能力较强的城市,吸引了周边一众县区的主动融入;而嘉兴、湖州等带动能力较差的城市,依旧与辖内的县市明争暗斗,市县协同发展的破题依旧任重道远。

你可能想看:
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