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王府平面图 明秦王府历史
文章目录:
一、明秦王府历史
1、明秦王府为大明“天下第一藩封”的秦王府城。位于西安明城墙东北区域,它有城墙、城壕,内部布局肃穆严整,建筑庄严华美,园林景致如画,它与西安明城墙城一起形成了“城中之城”的重城格局,由此开启了唐代之后西安城发展的又一个黄金时代。
2、秦王作为明初北方边疆受封的藩王之首,不仅政治地位崇高,而且“富甲天下,拥赀千万”,这为其府城在各藩王府中规模宏阔浩大奠定了坚实基础。明弘治八年(1495年),兵部尚书马文升曾指出,秦王府城规模居各藩王府之首,“规模宏壮,将以慑服人心,藉固藩篱”,这具体反映在占地面积、城墙高厚、城河深广与宫室间数等方面。
3、秦王府城内区域依职能可分为分祭祀、宫殿、园林、生活四大区域,由中轴线自南而北可分别视为祭祀区(砖城西南部、萧墙灵星门西北)、宫殿区(砖城内大部区域)与园林区(主要在砖城内东部、后花园及护城河),在砖城与萧墙之间的外围地区,还布设有秦王府下辖的众多官署和部分王府军队,为下辖官署、护卫以及服务人员生活区。
4、宫殿和城门在秦王府城格局中具有指示性意义,文化内涵丰富。各主要宫殿与砖城四门名称,均按照朱元璋在洪武七年的统一规定而称呼,即前殿为承运殿,中殿为圆殿,后殿为存心殿。砖城的四座城门,南为端礼,北为广智,东为体仁,西为遵义。四门的命名显然是按照“仁、义、礼、智”的古训而制定的,目的就在于使诸藩王身居各地府城之中而能“睹名思义”,不忘“藩屏帝室”的重任。秦王府城王宫前殿名为承运,其正南设承运门,“承运”之名与明初都城南京宫城中之“奉天”殿的命名相互呼应,以“奉天承运”之意昭喻着朱明天下的长治久安;承运殿后的“圆殿”、“存心殿”得名也均与南京宫城中的“华盖殿”、“谨身殿”有极为紧密的联系,华盖形制为圆形,故秦王府城中亦有“圆殿”之名,前有“奉天承运”取意于天,后有“谨身存心”昭告于人,都将深厚的含意融注于建筑的名称之中。
二、明朝王爷们的生活有多奢华,看王府就知道了
南京大明王府——瞻园 现在我国保存下来的王府,无一例外均是清代建筑。 以其中最为知名的恭王府为例,也仅仅6万多平方米的面积,虽然陈设精美华丽,但却远远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广大。 与清代的微缩型王府相对的,是明朝堪比皇宫的各亲王府。 明代亲王们因为享有祭祀「 ”社稷”及「 ”风、云、雷、雨、山川神坛”的资格,所以居住的王府往往是一座实际上的「 ”王城”。 朱元璋画像 甚至于,明太祖朱元璋还规定王城外要和真正的城市一样挖一条护城河: 「 ”城河,阔十五丈,深三丈。” 而亲王宫城的占地面积更不是清代王府可比拟的,洪武十一年所定下的规矩是亲王宫城: 「 ”周围三里三百九步五寸。” 这还仅仅是开国时期,百废待兴时代的王府。 随着明王朝的财富日益增加,亲王们的生活日益奢侈,王府的规模也与日俱增。 蜀王府平面图 明朝中后期所编写的《大明会典》中,亲王府所有的房间已然有千间之数,比《明太祖实录》里的「 ”凡为宫殿室屋八百一十一间”多出来一百多间。 至于第二等级的郡王,他们府邸的规模就远比不上亲王府了。 一直到明英宗天顺四年,郡王府的建设才正式形成了定例: 「 ”盖府屋四十六间,前门楼三间五架,中门楼一间五架,前后房五间七架,厢房十间五架,厨房三间五架,库房三间五架,米仓三间五架,马房三间五架。” 后来到了明宪宗成化十四年,朝廷又决定将工程费发放给郡王们自行建造王府。 不过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因为各亲王府及封地的财政状况好坏参差不齐,所以郡王们能够领到的款项并不统一,低的只有900两,高的甚至能达到接近两倍之数的1500两。 真的说起来,还有一位郡王的身份格外特别。 靖江王塑像 就是朱元璋兄弟南昌王的后人,封地在今天广西桂林的靖江王。 作为明朝第一位受封的郡王,靖江王府的基本盘就十分不同。 桂林最早见于文献记载的山峦「 ”独秀峰整个都被包围在靖江王府的范围内。甚至于前朝末代皇帝元顺帝的潜邸「 ”万寿宫”都成为了靖江王的资产。 靖江王府局部 据《广西通志》的描述,靖江王府「 ”周若千丈,下用巨石,上砌以砖......其小院、宫室任从起盖,不系离宫别馆。台榭游玩之所者,则有宝善堂、尊乐堂、日新堂、迎赐轩、拱秀亭、日月亭、绿竹轩、冰壶井,在王城内独秀峰左右焉。” 可见,虽然封爵只是郡王,但靖江王府比起亲王们的府邸却毫不逊色。
以上是问答百科为你整理的2条关于明代王府的问题,希望对你有帮助!更多相关明代王府的内容请站内查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