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令人动容的遗书、遗嘱、遗折或者绝命词?

最伟大无言的遗书——周恩来总理的《白纸遗书》;最浩然正气的遗书——文天祥的《正气歌》;最动人情怀的遗书——林觉民的《与妻书》。

一、周总理:死后不留骨灰,临终不留遗言,本就无私,本就无我,我复何言?

周总理的伟大已无需多言,没有人比他更配得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句话。周总理一生顾全大局,严守机密,弥留之际忍受巨大的煎熬和痛苦,仍然一言不发。

叶剑英元帅眼见总理一日三厥,气若游丝,而国家危难,前途未卜,已是心乱如麻,老泪纵横。一天,叶帅取来一叠白纸,对病房值班人员说,总理一生顾全大局,严守机密,肚子里装着很多东西,死前肯定有话要说,你们要随时记下。

但总理去世后,值班人员交到叶帅手里的仍然是一叠白纸!

当真是总理肚中无话吗?当然不是。以总理在党、国家和军队的资历威望,有多少话可以说!很多伟大的人物奋斗一生,临死前一定会留下遗言,哪怕是只言片语,供后人瞻仰和追忆,可总理只留下一叠白纸!

总理不是不会说,不是不会写,他一生留下了多少妙语趣言,被后人传为佳话,年轻时也有诗作《大江歌罢掉头东》、《雨中岚山》,书法也是字如其人,卓然而立。但解放后,他除了公文报告,却很少有诗,很少有书法留世。

是他的内心情感之门关闭了吗?没有。工作人员回忆,总理工作之余也写诗,用毛笔写在信笺上,反复改。但写好后又撕成碎片,碎碎的,投入纸篓,宛如一群梦中的蝴蝶。除了工作,除了按照党的决定和纪律所做的事,他不愿再表白什么,留下什么。

瞿秋白在临终前留下一篇《多余的话》,将一个真实的我剖析得淋漓尽透,然后昂然就义,舍身成仁。坦白是一种崇高。周总理在临终前只留下一叠白纸,又是一种崇高。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就无私,本就无我,我复何言?我复何言哉!

二、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的英勇事迹也不需过多介绍。祥兴元年(1278年)12月,他因叛徒出卖被元军所俘,次年10月,被押解至大都(今北京)。元朝对他软硬兼施,威逼利诱,许以高位,元世祖忽必烈亲自劝降,文天祥始终坚贞不屈,丝毫不为所动,被囚长达三年,《正气歌》便是他临死前一年在狱中所写,虽非最后遗言,却不啻遗书。

这首五言诗列举十二个典故,联系自己的命运,彰显浩然正气的力量,即便身处恶劣的环境中,由于一身正气,各种邪气和疾病都不能侵犯。全诗感情深沉、气壮山河、直抒胸臆、毫无雕饰,充分体现了作者崇高的民族气节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

至元十九年(1283年)1月,忽必烈召见文天祥,问他有什么愿望。文天祥心知大限已到,答道:“天祥受宋恩,为宰相,安事二姓?愿赐之一死足矣。”

临刑前,文天祥问监斩官:“哪边是南方?”有人给他指了方向,文天祥向南方跪拜,慷慨赴死。几天后,妻欧阳氏收拾他的尸体,面目犹如生人,他的衣带中留下了最后遗言: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惟其义尽,所以仁至。读圣贤书,所学何事,而今而后,庶几无愧。"

三、林觉民: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人;汝看此书时,吾成阴间鬼

1911年4月,革命志士林觉民从广州来到香港。夜阑人静时,想到自己即将起义,生死难卜和年迈的父亲、怀孕的妻子,他思绪万千,辗转难眠,彻夜疾书,写就给父亲和妻子的诀别书,天亮后交给一位朋友,说:“我死,幸为转达。”

写《与妻书》时,林觉民已下定慷慨赴死的决心,义无反顾,所以在信的第一句,他就毅然决然地告诉妻子:“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吾作此书时,尚是世中一人,汝看此书时,吾已成为阴间一鬼。”这是何等的悲壮!

写信时,他“泪珠与笔墨齐下,不能竟书而欲搁笔”,万千情感,百般滋味,无以言表。试问天下哪个男人能割舍下夫妻挚爱?但林觉民为“助天下人爱其所爱”、“为天下人谋永福”,选择抛却儿女情长,为大爱舍小爱,勇赴国难,这是何等的情怀!

《与妻书》虽是林觉民写给自己一人的书信,但足以感动全天下的男人和女人。

庄子说:“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故强哭者虽悲不哀,强怒者虽严不威,强亲者虽笑不和。”《与妻书》之所以感人动容,就在于它情真意切,字字泣血,充满浓得化不开的真情、缠绵悱恻的爱情、凛然正气的激情,各种深情厚意相互交融、相互辉映,叫人断肠落泪,而又撼人魂魄、令人感奋,足以流芳百世、名垂千古。

广州起义失败后,林觉民被俘。面对清廷广州将军张鸣歧和水师提督李准,林觉民“侃侃而谈,畅论世界大势,以笔立言,立尽两纸,书至激烈处,解衣磅礴,以手捶胸”,他告诉两人,“只要革除暴政,建立共和,能使国家安强,则死也瞑目”。

李准动了恻隐之心,认为可以留下林觉民为清廷所用,张鸣歧则认为这个“面貌如玉、心肠如铁、心地光明如雪,称得上奇男子”的林觉民,如果留给了革命党,实为后患。

1911年4月27日黄昏,林觉民在广州天字码头被枪杀,年仅24岁。【狄飞惊:专注历史,分享感动。喜欢我的回答,请点赞、分享或关注我】

你可能想看:
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