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许多才华横溢的文学家(作家)都选择自杀?

说到这个问题,是个很沉重的话题,生命毕竟只有宝贵的一次,为何要做如此草率选择呢?在我们心中他们都是文化大咖,所接受的文化底蕴很深厚,不能做出这样对待生命吧!例如我国的老舍、王国维、顾城、三毛等。

我认为他们所做的选择,和他们的文学艺术水平,不成正比。圣贤之书中说:“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损毁”。佛家是极力反对自杀轻生的,认为自杀是贪嗔痴未灭,获无量大罪。

道家认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一切事情都顺其自然。这些道理他们比我要明白多少倍,可就是没有跳出思想上的魔咒,实在今人惋惜不已。

才华横溢的文学家、作家或者是诗人,在他们的精神领域里,只有文字语言和故事。为了文字和情感而生活。可以说他们与现实生活是有距离的,恍如是两个不同的语言系统。

这里有人生压力,有情感纠葛,有理想上失落感。才使他们走向了极端,没有抗打击的能力,这也是他们的弊病所在。

老舍:一代大文豪,在十年浩劫中,也未幸免于难,他受到人身攻击与伤害,精神上的痛苦,使他无法摆脱现实中的困境。于是他在大明湖坐一天之后,一跃而起,河水的波纹画上了一个句号。

王国维:说法颇多,一是欠债被逼,不堪羞辱。二是中国文化总崩溃,他发现中国文化走向没落。三是集儒释道文化于一身,陈旧的东西不能自拔。四是忠于大清统治,大清亡岂能苟且偷生。

顾城:情感方面上出了问题,造成了他人性的扭曲,杀了妻子后自杀。他是自私自利的,没有什么可以值得惋惜的一个人。

三毛:重病在身,倍感孤独的她,也没跳出情爱的牵绊,自缢于医院中。

归纳起来:他们的才华横溢如昙花一现,如此轻生无非是思想上的问题,思想出了问题,没有人倾诉,没有人安慰,陷入了一个不可逾越的境地,才选择了不计后果的手段。

精神领域困惑:当理想步入迷茫,与现实又有些距离时,感觉好像跑在时代的后面。在他们的精神世界里,只有自己的语言最完美,文字的跳动才是心扉之门。他们看世俗上的问题,不同于常人,可以说不在一个频道上。

情感方面:人非草木,孰能无情,再大的文豪作家,谁都避不开红尘情感。当一件事情发展到不可挽回时,考验的不仅是坚定,还有智慧。一味的追求完美主义,是不可取的思想,情感破灭时,一切都随风而去。

心里因素影响:如果说心里承受能力不强,也不尽然。可能是煎熬的无法改变了,心里自压就增高了。没有抗住心魔的驱使,也是不成熟的表现。

小结:才华横溢的文学家作家,选择自杀的原因有许多,回看世界上有多少文豪都走上了不归路。例如:海明威、三岛由纪夫、叶塞林、伍尔夫等等。难道他们看破红尘了吗?不是这个样子,而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

只要好好活着就有意义,人生才是多彩的,不论出现了什么问题,没有什么比生命更可贵。除了为国捐躯以外,其他的都是浮云,什么是看破了,看破什么了?自杀就是什么也没看破,只有好好活着才是看破了。

你可能想看:
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