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降维打击?

采石大战中,大宋文臣虞允文,动用「划时代的黑科技武器」,降维打击了金军。

他仅凭 1.8 万人,碾压 40 万敌军,兵力对比为 22:1。

虞允文部队带来的胜利,为宋朝续命近 120 年。

这场宋金之间的决战,再次印证一个事实:

科技就是第一生产力。

史上最大兵力

采石之战和赤壁之战、淝水之战并称为史上「三大渡江灭国大战」,战斗过程充满了不可思议的转折。

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的、一支军队对另一支军队的「降维打击」——战场上涌现出了一大批「黑科技」。

公元 1161 年(南宋绍兴三十一年)年初,临安。

德寿宫里的宋高宗赵构正坐在椅子上听报告。站在他对面的,是刚刚出使金国回来的中书舍人虞允文。

此时,出身文官又官阶不高的虞允文,还不知道自己即将震动朝野,留名青史。

虞允文直截了当的告诉赵构,根据多方面的情报分析,金朝大军即将大举南下,要一战灭国。

大军?南下?

54 岁的赵构听了后,莞尔一笑。

虞允文急了,他再次建议宋军立即采取防御措施。

但,赵构不同意。

原因很简单,他有自己在金国的线人。他得到的消息是,金国皇帝完颜亮不会南下发起进攻。

再说了,自从 20 年前,他杀了岳飞,又一手把秦桧扶植成当朝第一宰相后,宋金两国之间就签订了《绍兴和议》,再也没有大的冲突,早就天下太平了。

但,赵构不知道的是,他所谓的线人(金国翰林学士施宜生),向他传递的是一个假情报。

实际上,现在的金国皇帝完颜亮正在紧锣密鼓地准备大举南侵。他已经准备了整整三年。

而且,完颜亮这次动员的兵力,是绝对的「史无前例」。

完颜亮动用举国之力,一共办了三件大事:①迁都汴京(开封)②征召天下军民、工匠、骡马③专门出榜,禁止任何人议论大军集结的消息,否则杀无赦。

为了能够征集到巨额兵力,完颜亮甚至发出了「举国男丁尽起」的疯狂命令——只要是十五岁以上的,一个不留都跟我走。壮一点的当前锋,弱一点的搞后勤。

就在临安城内的赵构对金军南侵「不以为意」的时候,完颜亮已经调集了多少部队呢?

足足 60 万。

注意,这还只是已经到位的一线部队。金国国内的女真人、契丹人、渤海人和汉人等各族的壮丁还在源源不断的往汴京附近涌来。粗略统计,人数在百万以上!

实话实说,从古至今的所有战役,比如长平之战、赤壁之战、官渡之战等等,进攻方都从没有集结过如此庞大的兵力。

而南宋方面对此始终一无所知。

直到 5 月 21 日,离虞允文向赵构发出警告不到 3 个月,十万火急的线报再次传来。

吏部尚书张熹从冒死渡江而来的多名旧部口中得知了金军即将出动的确切消息。他马上火急火燎地半夜进宫,向赵构说明情况。

此时,这位赵官家才慌了手脚。

第二天,5 月 22 日,清晨,赵构叫来了枢密院和中书省官员、主战派将领,包括虞允文在内,紧急召开御前会议,讨论对策。

但一切都太晚了。

实话实说,在那个通讯、交通极其不发达的年代,要布置全国范围的严密防线非常消耗时间。

6 月,完颜亮正式迁都汴京。

9 月 3 日,他亲自领军南下——秘密发兵、不宣而战,直扑南宋的长江防线,目标:临安。

此时,宋朝方面,各防区的军队都还没集结完毕。

事实上,就算集结完毕了,也不可能打赢。

排山倒海

原因上面说了,金国准备了三年多,出动一线兵力 60 万,后援部队源源不断。而宋朝方面,一线部队才 20 多万,而且从 5 月底赵构开会到现在,满打满算只准备了 3 个月。

准备不足、兵力悬殊、将领怯战(当年的韩世忠、岳飞等名将早已离世),这就是南宋面临的局面。

果然,从 9 月中旬开始,噩梦般的坏消息一个接一个传来。尤其是在金主完颜亮亲自统军攻击的重点防区——淮南地区(安徽),已经被金军打得千疮百孔。

什么叫降维打击?

图:完颜亮大举南侵,宋军连战连败。

9 月 13 日,老将刘錡把守的沿江重镇寿春(今安徽寿县)失守。紧接着,御前统制官王权不战而逃,金军长驱直入,兵不血刃地占领了和州(今安徽和县)。

9 月 27 日,被宋高宗赵构寄予厚望的侍卫步军司统制官李捧率领的精锐禁军,被完颜亮的金军一击而溃,死伤无数。

这场战争已经成为了金人的「收割时刻」。

10 月,开战才一个月多一点,连续接到战败消息的临安城内人心惶惶,朝野上下乱作一团。

惊慌失措的宋高宗赵构甚至喊出了「遣散百官,俘海避难」的疯话。好在还有右丞相陈康伯等人坚决抵抗,誓死保家卫国。

只剩 1

本着死马当活马医的想法,忙着准备「浮海避难」的赵构,向前线派去了两个人:枢密院同知叶义问和虞允文。

文官出身且官阶并不太高的虞允文之所以能被选上,原因也很简单:1.他是第一个向赵构发出警报的人,也是著名的「对金鹰派」;2. 虞允文精通军事。

临安城内,接到圣旨的虞允文稍事准备就出发了。一路上昼夜兼程,心急火燎地赶往形势最危急的淮南前线。

有句话说得好,救命如救火。现在的战场形势就像一把已经被金军点起的熊熊大火,而宋军已经快被烧得奄奄一息。

就在虞允文还在路上的时候,最危险的局面已经到来。

10 月 20 日,金军攻陷了长江口的重镇瓜洲(今扬州南),紧接着完颜亮又亲自统军来到了采石矶(今马鞍山西南),准备正式发起「渡江战役」。

采石矶是万里长江的锁钥。三国晋灭吴、隋朝灭南陈、赵匡胤灭南唐,都是走的这里。

实话实说,如果这里丢了,那宋朝基本也就完蛋了。

什么叫降维打击?

11 月 7 日,虞允文终于赶到了采石。但是,他仍然比完颜亮晚了一天。

虞允文根本顾不上休息,立即登上宋军搭建的瞭望所,抬眼望过去,看到的是对岸密密麻麻、一眼望不到的金朝大军,金人的各式战船如同天上的繁星一般,绵延排列,根本看不到尽头。

宋军方面,屋漏偏逢连夜雨。

朝廷新任命的统制官李显忠居然还没有赶到这里。

而虞允文的正式身份只是参谋军事。也就是说,虞允文只是来犒劳军队和提建议的,没有指挥权。

但是,形势太紧迫了。紧迫到什么程度?据宋军的斥候传回的消息:金军最快将在明天,也就是 8 日中午,正式发起攻击。

也就是说,留给宋军的准备时间只剩下 1 天!

有人会说,1 天能干啥?就算是要「临时抱佛脚」,1 天时间那也是远远不够用的。

但是,虞允文不这么认为。

就在这 1 天时间里,他一口气做了三件事,而正是这三件事,起到了常人无法想象的「化腐朽为神奇」的巨大作用。

1. 演说。

宋高宗赵构之所以第一时间把虞允文派到最前线,并不是毫无缘由。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虞允文口才极佳。他经常雄辩滔滔,而且极擅长演说。

就在去年出使金国的时候,虞允文曾在金国朝堂舌战群雄,将一众投降金人的原宋朝官员骂了个狗血淋头,又当着金主完颜亮的面,把金国多次背盟南侵的事实一件件地掰碎了说,驳的自诩为文武全才的完颜亮哑口无言。

现在,虞允文的这个特长再次派上了大用场。

他临时召开了军事会议,直接把大批宋军的基层军官集中在一起,然后一口气从「靖康耻」(1127)说到了赵构南渡,说到了岳飞北伐,说到了秦桧……

最后,说到了 20 年前的「绍兴和议」,朝廷被迫向金称臣,甚至说到了金使南来时竟逼着官家(赵构)下跪,当然还有这些宋军将士亲眼见过的金军南下和百姓家破人亡的惨状……

不得不承认,有时候,演讲的力量大得吓人。

虞允文这一通「战时演讲」搞下来,原本人心浮动的宋军,竟然宛如脱胎换骨一般,从最初的毫无战意变得怒发冲冠,人人誓死要跟金军一战。

2. 埋伏。

上面说过,虞允文虽是文官,但却精通军事。

现在的形势是,对岸金军差不多有将近 40 万,光是准备渡江的水上部队据说就有 15 万,而自己这边只有 1 万 8 千人。兵力对比是 22:1.

如果正面硬刚,那就是送死。所以,虞允文决定打埋伏。

他把宋军中的杀手锏——海鳅船(快速战船),全部隐藏在渡口两边的芦苇荡中。正面只布置了一些车船,只等开战后,金军来攻。

什么叫降维打击?

图:宋军海鳅船,移动速度快。

这些就是在 11 月 7 日的白天,虞允文用尽全力做的两件事。

但是,实话实说,如果只靠这两招,那还是无法击败处于绝对优势的金军——最多也就是死的壮烈一点吧。

做完这两件事后,天色已晚。虞允文独自在中军大帐中静坐,他还要等两个人和两件东西。

三更时分,万籁俱寂。

虞允文的中军帐外起了一阵喧哗。他苦等的人和东西终于到了。

这正是他打算做的第三件事。

此时,距离金军发起攻击只剩下不到 5 个时辰。

只剩 1 个时辰

来的两个人叫张振和时俊。他们是去年,虞允文借职工部尚书(即暂时挂职工部)期间,专门培养的两个人才。

什么人才?当时的东亚顶级军工人才。

话说虞允文从临安出发前,专门找到这两个人,并把他的想法详详细细告知了他们,让他们抓紧准备。

准备好后,这两人带着一批几百人的手下,一路上不吃、不喝、不睡,十万火急地从临安往采石矶赶。

现在,他们终于赶到了。虞允文马上来了精神。他立即通知宋军所有营哨(宋军低级军官)以上的军官都来大帐开会。

会上,虞允文简略介绍了张振和时俊二人的来头,并命人把他们辛辛苦苦从临安的「御前军器所」(宋时工部下设机构)带来的东西,拿上来一些「样品」。

两个黑洞洞的东西立即被摆上了虞允文的帅案。

你可能想看:
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