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园里面的狮、虎、豹还有野性吗?
野性这个词用在动物身上,通常是指难以驯服的生性。动物园的狮、虎、豹虽然看起来温顺,但是它们依然是具有野性的,因为狮虎豹作为自然界中顶级的猎食者从未被人驯化成功过,因此,它们只不过是野性退化,但野性尚存,这一点从动物园中误入虎园的人被老虎咬伤的各种报道就能看出来了。
那么,在动物园中,人工饲养下,狮虎豹为什么还有野性呢?既然有野性,动物园中的狮虎豹为什么很难放生野外呢?我们一起来聊一下这两个问题。
为什么狮虎豹在人工饲养下都很难驯化?想要弄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先来看一下被人驯化的动物具备哪些特征:
第一:食性杂。现在驯化的动物,大都是人类至少在几千年前就已经驯化成功的,像狗、羊等动物的驯化史更是超过了10000年,在几千甚至是一万多年前,人类刚刚开始了农业种植,刚刚解决基础的温饱问题,显然没有太多的食物给这些动物。所以,食性广和杂对于人类的选择是尤为重要的,纵观这些被驯化的动物,要么是食草动物,要么是杂食性动物,就算是狗也是因为一部分狼的唾液淀粉酶的活性增强,有了消化淀粉含量较高的食物之后才被驯化的。
第二:攻击性。人在选择要驯化的动物时,最先考虑的因素之一就是攻击性,这也是在家畜中,食草动物占比较大的主要原因。像野猪(家猪祖先)、狼(狗的祖先)这些动物的攻击性虽然很强,但是它们是一部分活动在人类的居住地附近,主动捡拾人给的食物,才慢慢形成的驯化,因此,它们初始与人接触时,对人的主动攻击性就不强。
第三:投入产出比。在人类选择驯化的动物时,投入产出比也是非常重要的,简单的说体型大的动物就能吃,而这些动物必须是食草动物,正是因为如此,曾经在野外杂食的野猪,在被驯化后度过了相当长的一段“吃糠咽菜”的日子。而对于原本就吃肉较多的动物,比如猫,人类则是选择让它自己捕食(抓老鼠),像狗在驯化后,食物构成比例几乎翻了个,由主肉食变为主素食。
而且对于那些人类驯化后作为肉食来源的动物,显然是投入得越少,产出得越多越好,比如猪吃糠咽菜就能膘肥体胖,牛只吃草就有较大的体型和一身结实的肌肉等等。
以上三点就是人类选择的驯化的动物具备的共同特征,而狮虎豹作为纯正的食肉动物,它们的攻击性很强、而且投入产出比非常低(成年一天要吃几公斤甚至是十几公斤的肉,但是它每天不可能长几公斤肉),所以,从开始,这些猛兽就没有作为人类驯化的目标,以至于到了当下,再想短时间内驯化它们已经是不可能的了。而且像马戏团中的狮虎豹虽然看起来受人的指挥,但是它们只是处于驯服的状态,离驯化还很远,这也是马戏团中的猛兽为什么经常伤人的原因,也是马戏团中为什么会把这些猛兽的牙齿拔掉的原因。
因此,即使在动物园中从小的饲养下,狮虎豹也是存在野性的,它们就像是一颗“定时炸弹”,随时会被“引爆”。
既然动物园中的狮虎豹还存在野性,为什么很难成功放生野外呢?在当下,狮虎豹虽然是自然界中食物链最顶端的猛兽,但是它们都属于濒危动物,其中大部分的个体都在动物园中,我们举个例子,我国独有的虎种华南虎,在人工饲养下的数量已经突破了110头,但是华南虎目前依然处于野外灭绝的状态下。由此可见,在动物园中的猛兽虽然有野性,但是想让它们重返野外是相当困难的。那么,有哪些阻力使得动物园中的狮虎豹很难再次野化呢?有两方面的原因:
01 环境差异。在动物园中的狮虎豹要么是在铁笼里长大,要么是在一些狭小的“虎园”、“狮园”中长大,它们从小的生存环境与野生环境迥然不同,这就好比将一个美国的小孩从小放到中国,他学会的语言必然是中国话,至于他原本的“母语”,就要像我们一样慢慢的再从基础开始学习。动物园中的猛兽也是如此,它们再次回到野外,从领地意识、团队合作、猎物选择、风险预估和规避上都要重新的去学习,而残酷的大自然往往不会给它们如此漫长的学习时间,这样无法适应野生环境的它们只有死路一条。
02 生态构建。放生狮虎豹等猛兽,不是放生食草动物,因为它们在野生环境下能够生存非常依赖于生态的完整性,比如一头成年东北虎的领地范围需要200-1000平方公里,而在其领地范围内,必须有马鹿、狍子、野猪等猎物,而且还有具备一定的密度。不然,即便放生成功,它们也会为了食物四处的游荡,到时候进入人类的居住地,就会激发人虎冲突。而在当下,适合狮虎豹等猛兽栖息的环境越来越少,盲目地放生不但可能造成个体的死亡,还会威胁周围居民的安全。因此,想要将动物园中的狮虎豹彻底野化,除了让它们具备野外生存的能力外,还需要有完整的生态区作为支撑。
总结狮虎豹是自然界中的顶级猎食者,尽管它们中的一些在动物园中从小长大,但是它们从未被驯化过,野性尚存,我们看到的一些工作人员与它们互动也是在一个大前提下:饲养员以及喂饱的状态下。
当然,在动物园中的狮虎豹也存在明显的野性退化问题,因此想要再次让它们返野也是一项艰难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