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一盘今年的香港金像奖,港片的“中年危机”还有救吗?
它早在20世纪就“死了”,现在的生存,只不过是植物人一般的“续命”。
现在的港片不是“中年危机”,是相关从业人员的断层,以及影视工业重心转移的必然。
想当年,香港的90年代,香港一年开拍几百部电影,涌现出了一大批演技精湛的演员(周润发,周星驰,梁家辉,林青霞等等),风格各异的著名导演(吴宇森,王家卫,徐克,王晶,杜琪峰),强大的武术班底(成龙的成家班,洪金宝的洪家班),让人百看不厌的配角和龙套(成奎安,八两金,林雪,林国斌等等)。
当时,在香港这片肥沃的影视土壤,孕育出了无数的奇迹。直到,香港正式回归,大批影视人员纷纷北上发展,淘金,大家纷纷挣脱TVB的束缚,找到了更为广阔的天地。
进入21世纪,虽然香港也拍出了如《功夫》,《黑社会》等较为经典的电影,但是香港演员的断层,演员们老的老,小的小,洪金宝都坐上了轮椅,成龙式武打电影也渐渐失去了观众,周星驰电影虽然依旧卖座,但颓势凸显,《美人鱼》之后的《新喜剧之王》票房口碑双失去,大家纷纷感叹星爷老矣的同时,也意味着香港电影也如一个暮年的老人。
看一看第38届的香港电影金像奖,依旧是一副港人自娱自乐的姿态(只评选香港本土电影),在电影工业国际化的今天,一部电影的投资,演员,后期制作都可能充满国际的元素,而香港的金像奖,只偏安香港一隅,本就式微的香港本土电影,应者寥寥,庄文强的《无双》17项提名,拿了7个大奖,成了最大的赢家,但是看看64岁的周润发,54岁的郭富城,《沦落人》58岁的黄秋生,《翠丝》59岁的惠英红,终身成就奖的83岁做了一辈子明星的谢贤,这些人的年龄平均下来,可以做爷爷奶奶辈的了。
《三夫》里曾美慧孜倒是很年轻,88年,31岁,可她是内地演员,代表不了香港。
香港电影最风光的90年代,已经过去了20年,繁华散尽之后,揭开悲哀无奈的表象,是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电影工业的重心,早就北上了。
各地影视城的发展,影视工业的进步是不争的事实,随之而来,投资者冒险家来淘金,赚得滩满钵满者有之,血本无归的更多。
时代的发展,是以事物的不断变化为表现的,香港电影如垂垂老者,港片的没落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内地电影蓬勃发展,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港片的精神,谢贤的衣钵谢霆锋接不了,但是内地的演员,黄渤,徐峥,沈腾,段奕宏正茁壮成长。
港片没救了,也没有必要救了,取而代之的,是中国元素的电影工业,包含港片,但它更加的博大,更有发展,格局更加开阔。我们要与世界的霸主美国一争长短,尽管差距明显,但我们还有时间,共勉。
我是大鹏哥,喜欢就关注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