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结硬寨、打呆仗的战术有多厉害?

曾国藩的“扎硬寨,打呆仗”纯粹是他没有多少军事才能,没法和太平军玩计谋不得不采用的下策,哪有什么厉害可言。曾国藩是晚清名臣,他最大的功绩就是组建湘军,镇压了太平天国起义。不过曾国藩能成功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并非因为他的军事才能有多高。曾国藩练兵参考的是戚继光的《练兵实纪》,他的湘军无论是编制还是装备都依然是旧军队那一套,和清军相比并没有实质上的区别。

湘军比清军强的地方,一个是曾国藩招兵时都是选择老实本分的农民,比较听话服从命令,不像八旗绿营那些老兵油子打仗时会耍滑头。

第二个是湘军的军饷高,差不多是绿营兵的两倍,此外克扣比绿营兵少,赏格高,士兵到手的钱多,对那些出身穷苦的农民来说吸引力大,因此士兵打仗时积极性更高,肯卖命。

第三个就是湘军都是军官自己去募兵,招来的大多是同乡,彼此之间熟悉。

这样组成的湘军战斗力虽然在古代也只能算中等,但是太平军毕竟只是一群武装农民,战斗力更差,所以正面交战湘军也是胜算挺大。

然而太平军擅长机动作战,在战斗中往往不断运动。清军经常打仗时不是中了埋伏,就是被太平军回马枪杀个措手不及。

曾国藩原本只是一个书生,半路出家练兵打仗,军事方面他只是一知半解,面对太平军的这种机动战术既不能识破对方伏兵,也不知道对方什么时候会杀回马枪。曾国藩吃了几次亏以后想出了一个最简单的破解方法,就是不跟太平军打运动战,采用“扎硬寨,打呆仗”的战术和太平军慢慢耗。

所谓“扎硬寨,打呆仗”,就是湘军每到一地就必须挖深壕垒高墙,挖六尺深的壕沟,修八尺高的围墙,修筑一座坚固的营寨。然后湘军轮番休息,保持足够的部队警戒,以防止太平军来偷袭。这么一来太平军固然没法袭击湘军了,但是缺点也很明显,就是湘军要花费大量时间修筑营寨,部队的机动力大幅度下降。

不过这对曾国藩来说也不是问题,因为他根本就不跟着太平军乱跑,而是朝着太平军的要点慢慢一路修营寨修过去,绝不冒进,不在于机动性差。然后到了太平军据守的城池下湘军还是继续狂修营寨,一直修到把整座城市围死,守军出不去,援军进不来为止。

这样太平军只有两个选择,要么攻击湘军的营寨,打破对方进攻节奏,要么就是等湘军慢慢把城池困死,然后再去进攻下一座城市。不管哪一种选择,太平军都只能和湘军硬碰硬,而这正中了曾国藩的下怀。他毕竟有清朝的支持,总体实力和资源要比太平军雄厚的多,根本不怕拼消耗。

就这么湘军陆续围死了安庆、九江等城市,并最终围死了天京,击败了太平军。

这种战术虽然有效,不过太耗费时间。湘军攻城都是以年为单位,过于呆板。左宗棠就曾经嘲笑曾国藩这种战术“每苦钝滞”,根本看不上眼。而李鸿章也同样看不上“扎硬寨,打呆仗”这种呆瓜战术,他选择了给淮军装备洋枪洋炮,以火力取胜。

所以“扎硬寨,打呆仗”只是曾国藩军事才能有限下的无奈之举,谈不上有什么厉害。

你可能想看:
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