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要如何写好人物对话?

关于这个问题,本人推荐日本作家大泽在昌的《畅销作家写作全技巧》。大泽在昌在书里花了很长的篇幅去讲了,作为一个小说创作者,应该如何设计你的人物和人物对话,才能让你的剧情如虎添翼。

大泽在昌是谁?虽然他的作品我没有读过,但我却知道他是前日本推理协会会长,有着30多年的小说写作经验。

《畅销作家写作全技巧》与其说是一本写作书,不如说是一个写作讲坛。里面不仅有文字版的写作教程,还有对12位作者的作品点评。

大泽在昌在书中,通过写作教程和点评,穿插讲述了职业作家在小说创作中所遇到的关于故事结构、角色塑造、首尾布局、文字描写、对话技巧、叙述风格等具体问题,并在理论及实践上给予指导。

不过个人认为这本书,估计只有那些亲自动笔写过小说的人才能真正懂得它的好!

因为如果你没有写过,你压根不会烦恼到底A应该怎样登场、说的第一句话是什么、他有什么口头禅、有什么标志性动作,你能借他的眼睛和嘴巴透露多少信息。一个故事的起点在哪里、关键点在哪里、转折点在哪里,终点又应该在哪里。叙事视角应该怎样切换,情节的轻急缓重应该如何设计和把控。

这些问题,只有当你动笔写小说了,你才懂其中的难处。再等你看完这书,才会豁然开朗,也才能懂得它的好。

整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所以我只选取对我最有启发的点——如何写好人物对话,来与大家做一个分享。

一、现实中的对话VS小说中的对话

你有没有想过,什么样的对话才能写进小说里面呢?

我们都知道,如果现实中的对话直接写成文字,那么许多部分会显得毫无意义。现实中的对话有以下特征:省略主语,有很多重复的内容。如果直接写进小说,就会显得很琐碎。

那么,是不是让所有登场人物的对话只涉及必要的信息就可以呢?如果这样做,读者会说:“这是在写说明文吗?”信息不断涌现的“说明式对话”,固然效果立竿见影,但不符合实际。

所以大泽在昌建议,小说的对话应该足够普通,让读者觉得不虚假,也就是要按照“在某种程度上贴近实际对话,同时省去实际对话中的多余部分”的标准适当安排,这一点至关重要。

二、对话的作用是什么?

大泽在昌明确地指出,对话主要有三个作用,第一个是塑造角色性格,第二个是展示人物关系,第三个是传达故事信息。

而好的对话应该满足以上一个或多个条件。

1、通过对话介绍人物,塑造角色性格

当我们要向读者介绍一个角色的时候,我们可以怎样写?

写法一:“某某某,男,55岁,上班族”。依赖数字和固有名词的介绍虽然很直观,但文字干瘪,导致角色过于生硬,不够丰满,而且读者也搞不清楚这个角色是重要人物还是跑龙套的。

那我们可以怎样写呢?比方说,当你描写视角人物A时,让B说“读他写的东西还以为他是个岁数很大的人呢,没想到这么年轻”,就能让读者知道A是个年轻人。

我举张恨水《啼笑因缘》中的第一回为例,让大家来体会一下技巧的具体用法。

那老人笑道:“先生,你也爱这个吗?”

家树笑道:“爱是爱,可没有这种力气。这个千斤担,亏你举得起。贵庚过了五十吗?”

那老人微笑道:“五十几?——望来生了!”

家树道:“这样说过六十了。六十岁的人,有这样大力气,真是少见!贵姓是……”那人说是姓关。家树便斟了一杯茶,和他坐下来谈话,才知道他名关寿峰,是山东人,在京以做外科大夫为生。便问家树姓名,怎样会到这种茶馆里来?——张恨水《啼笑因缘》第一回

张恨水并没有直接写“某某老人,男,六十,外科大夫”,而是通过另一个人物视角(家树),来缓缓地带出这位老人,我们从“家树”的眼里看出,这老人虽然六十多了,但力气大,而且看上去显年轻。

2、展示人物关系或关系的微妙变化

对话的另一个作用,是用来展示人物关系。

还是举张恨水的《啼笑因缘》为例。

家树告诉了他姓名,又道:“家住在杭州。因为要到北京来考大学,现在补习功课。住在东四三条胡同表兄家里。”

寿峰道:“樊先生,这很巧,我们还是街坊啦!我也住在那胡同里,你是多少号门牌?”

家树道:“我表兄姓陶。”

寿峰道:“是那红门陶宅吗?那是大宅门啦,听说他们老爷太太都在外洋。”

家树道:“是,那是我舅舅。他是一个总领事,带我舅母去了。我的表兄陶伯和,现在也在外交部有差事。不过家里还可过,也不算什么大宅门。你府上在哪里?”

通过家树和上文的老人(寿峰)的一问一答,我们知道了家树一些简单的个人情况和个别亲戚的关系。

而通过对话口吻的变化,能够表现二人在人际关系中的变化。

假设登场人物A和B正在交谈,A是B的下属,那么A自然会对上司B使用敬语。可是经过某件事以后,A跟B讲话时却变得很随意了。通过对话口吻的变化,能够表现二人在人际关系中的变化。

例如,如果A和B是一男一女,可以写二人共度一夜后,讲话就变得随便了,或者还可以写二人共度一夜后,却仍然使用敬语,这样就能刻画人物的个性。

“不过是上了一次床而已,别装得像是我丈夫一样”“明明关系都变得这么深了,为什么还是像以前那样疏远?”

像这样,就能使各个人物的感情、背景、妨碍人际关系的因素等,作为伏笔浮出水面。这就是对话能达到的效果。

另外,大泽在昌认为,男女间的对话,是更有重要的意义的。

例如,你所心仪的女性对你说“抱我”和“我要”,哪个让你反应更大?

那在这种场合,什么样的女人会说“我要”呢?男人也一样,说“我想抱你”还是“我想要你”,会给读者留下截然不同的印象。

所以,大家应该尽力思考,找到“这个人物在这种场合绝对会这样说”的决定性台词。男女间的场景,会涉及人类的本能欲望,所以人物形象的塑造更要足够扎实,否则角色间的对话会缺乏真实性。

3、传达故事信息

此外,对话还是传达信息的重要手段。

寿峰哈哈大笑道:“我们这种人家,哪里去谈‘府上’啦。我住的地方,就是个大杂院。你是南方人,大概不明白什么叫大杂院。这就是说一家院子里,住上十几家人家,做什么的都有。你想,这样的地方,哪里安得上‘府上’两个字?”

家树道:“那也不要紧,人品高低,并不分在住的房子上。我也很喜欢谈武术的,既然同住在一个胡同,过一天一定过去奉看大叔。”——张恨水《啼笑因缘》第一回

张恨水在处埋下了伏笔“——家树与寿峰住同一个胡同,而且两人相聊甚欢。这样以后家树才会去寿峰家拜访,才会让后来家树出钱帮助关寿峰治病,秀姑对家树感情加深等剧情更为合理化。

三、如何写好一段对话?

好的对话一定要符合角色的身份、处境和他对整个故事的认知。这就意味着,每个角色在对话的时候都应该有“自己不知道的事”,因为只有作者知道整个故事,角色永远只知道属于自己的故事,别的不会一开始就知。

假设A和B正在交谈,A身上有秘密,但既然是小说,就不能直接写出来,所以作者必须将其巧妙地隐藏起来。方法就是“隐藏对话”。是否让读者知道A身上有秘密,可以通过控制A和B之间的对话来把握。

如果视角人物B向A提出关键性的问题,A却露出不愿回答的表情,或气氛变得很怪,B就会察觉出A在刻意隐瞒。在这一刻,读者就能知道A身上有秘密。

大泽在昌认为,如果写的是推理小说,应该在故事发展到百分之八十左右时,通过对话让读者知道秘密的真相,而在故事的前半段,如果作者想在揭晓谜底前再留些悬念的话,就应该使用隐藏对话。

1、使用隐藏对话

隐藏对话有两种形式,一种是“沉默”,另一种叫“岔开话题”。

首先是“沉默”。

很多人误以为,对话过程中的双引号里一定要有台词,其实不然。

并不是只有藏着秘密的人会沉默,有的人一时想不出合适的措辞,所以会沉默;有的人不善言谈,也会选择沉默。小说的登场人物容易太过健谈,作者想让他们多说话,但如果没有人问,就不要让角色喋喋不休地说个不停。

其次是岔开话题。

当角色被问到决定性的问题时,就转而谈论天气,闪烁其辞。为什么要特意这样做呢?这是因为,当读者对故事有疑问时,视角人物自然也应该有同样的疑问,但总不能直接问“你是凶手吗”,然后对方回答“是的”。

正因如此,才要搪塞、隐瞒、撒谎。视角人物被蒙骗时,读者也被蒙骗了。在这种时候,作者也必须做出被蒙骗的样子。

尽管只是装模作样,但这样一来,读者就不会意识到自己受骗了。记住这种“沉默”或“岔开话题”的方法,就能不断推动故事发展。而且,这也关系到小说是否真诚的问题。

举一个例子来说明一下“隐藏对话”的使用方法。

侦探正在追赶罪犯,罪犯突然窜入小巷,不见了踪影。侦探问小巷口的算卦先生:“刚才有没有一个男人跑过来?”算卦先生回答:“没见过男人跑过来”。

或许这个例子并不太恰当,但算卦先生的意思其实是“没见过男人跑过来”(但见到女人了)。这就是通过“隐藏对话”布置的诡计。

不仅限于推理小说,日常生活中也常出现语言圈套。

例如误解了约会的地点或时间等等,过后想想或许是很普通的事,但当时出于对信息的把握不足,就会导致双方的交谈出现“隐藏对话”。说“没见过男人跑过去”,但没说“没见过女人跑过去”。

这只是个简单的例子,但这种“隐藏对话”若是用得好,就能给故事带来悬念,当谜底揭开时,读者会由衷地赞叹:“啊,原来是这么回事。”

(2)使用角色扮演

使用隐藏对话时,还需要考虑,应该在什么时间、什么场合、由谁进行“隐藏对话”,其关键在于,并非所有登场人物都肯配合主人公。要是一本小说里的所有人物在回答问题时全都毫不隐瞒,那就太假了。

爱玩角色扮演游戏的人应该明白,假设主人公为了达到目的,正在寻找必要的道具X。主人公知道X在A手上,就去找A,可是A并没有立刻把X交给主人公,而是说:“你得用道具Y来换。”也就是说,主人公要想得到X,就必须先得到Y。主人公只有打败妖魔拿到Y,并把Y交给A换到X,才能迈入下一关。

这种游戏的结构有时也适用于小说。主人公找A打听情报X, A却没有轻易透露。主人公就想,可能必须先得到情报Y,将其交给A,才能从A口中得到必要的情报X。

像这样精心构思,让对话不会一次性结束,故事就会逐渐变得错综复杂,从而推动情节向前发展。而且,主人公认定一个询问对象,换用不同的措辞无数次反复质问,随着时间的推移,主人公就能积累经验,从而使故事更具深度和广度。

2、插入风趣的对话

于完美的主人公有时反而会招读者的反感,所以风趣的对话得用对地方才能见效。对讲故事很有帮助,但如果使用过多,读者可能反应不过来,导致冷场,所以需要注意。

3、找到决定性的台词

塑造人物最关键的一步,是要考虑人物在对话时会使用怎样的措辞。

假设有A和B两个主要人物。A说话总是十分正式,属于冷静沉稳的类型;B则相反,虽然讲话粗鲁,词不达意,但充满激情。

所以说,根据每个人物的角色,逐渐写出该人物该说的台词,这样用不了多久,一定能找到“这个人在这种场合只会这样说”的决定性台词。通过考虑对话和台词,能塑造出更具体、更有个性的角色。

4、使用不同的口吻来对话

可以尝试让男女角色互换,或者把四十多岁的中年男性变成十五岁的美少年,应该都很有趣。

因为即使是同样的对比,如果口吻郑重而冷静的一方是男人,使用粗暴措辞的一方是女人的话,氛围也会截然不同。

这样的设定会带动读者思考:“这女人以前遇到过什么事吧。”由此,角色的形象就会一下子变得鲜明起来。又或者,口吻郑重而冷静的人是男同性恋怎么样?冷静的男同性恋和热血而粗暴的女人,这样的设定,也能推动故事不断发展。

5、试写假想中的对话

大家应该假定各种各样的场景,想象角色会使用什么样的措辞,有没有口头禅或决定性的台词,并把每个角色所能想到的对话逐渐写出来,想一想“这个角色会怎么说”“他是不是一定会这么说”。

试想一下,在故事的高潮部分,以“闭嘴,扁你”为口头禅的活泼女主人公与妖怪般的反派对峙时,反派说“有二百年没人这么接近过我了”,女主人公则说“闭嘴,扁你”,会是怎样的感觉?

所以说,大家根据不同的角色,逐渐写出相应的台词。随着台词的增多,角色的形象在作者笔下会被塑造得越来越鲜明而具体。作者塑造的角色如果连自己都看不见,是绝不会给读者留下印象的。

四、不要过度依赖通过对话进行说明

通过思考角色在对话中会使用怎样的措辞,能够更好地塑造角色的形象。描写人物时,也可以通过对话来凸显角色。对话是小说的重要因素,因为描写真实的人物,可以为故事增加深度。

此外,虽然“对话”很好用,但如果过度依赖于此,就会写成流水账。用对话来塑造角色性格的时候,也要特别注意,所有对话都应该符合角色的设定。

大泽在昌还建议,我们在创作对话时,应当让自己完全融入角色,选择合适的措辞。不光是视角人物,涉及其余各登场人物的对话时,都应该站在该人物的立场来考虑台词。

判断对话写得好不好,只要把自己融入相应的角色,试着大声读出来就知道了。需要作者同时配合角色塑造,并仔细考虑符合该人物的说话方式和口吻。

以上,希望能对大家有帮助。

你可能想看:
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