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介绍图书馆?
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创建于1946年,前身为东北大学图书资料室,馆址在佳木斯,1948年学校迁往吉林市,正式成立东北大学图书馆。1949年7月,图书馆随学校迁往长春,1950年4月1日随校名改为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1958年10月,因隶属关系改变,图书馆再次随校名易名为吉林师范大学图书馆。1978年,学校重新划归教育部领导,1980年,图书馆恢复现名。
东北师大图书馆是一所为教学科研服务、文献资料丰富的大型图书馆,现有藏书260万册,各种数据库56种。其中古籍46万册,内有善本书1200余种、明版书800余种、清代禁毁书数十种、钞本近百种,较著名的有翟金生泥活字《修业堂集》、明版袁氏嘉趣堂翻宋本《文选》、殿版《八旗通志》等,丛书2000余种、诗文集5000余种、地方志2000余种,近年来出版的影印本大套古籍《文渊阁四库全书》、《四库全书荟要》、《四库全书存目丛书》、《大藏经》等均已入藏。 外文图书40万册,其中日文图书12万册,建校初期,我馆先后接收了伪长春大学、长白师范学院等校的部分藏书,日伪时期东北地方文献有较多收藏,成为我馆藏书的一个特点。 普通中文图书180余万册,教育、语言、文学、历史、数学、物理、化学、地理、生物等基础学科的图书收藏比较系统。期刊收藏1万余种,合订本27万册,解放前的重要期刊较多,东北解放区出版的期刊收藏较全。近几年每年订购图书1万余种3万余册,订中文现期期刊3140种,外文期刊200余种。 有中文电子图书56万册,外文电子图书8000册。
1995年9月,学校通过了“211工程”预审,进入首批重点建设的行列,学校各个方面建设速度加快,图书馆从此进入了全面发展的新时期。1998年5月,作为“211工程”立项内容之一的图书馆自动化系统启动,1999年,该系统全面开通,业务管理和读者服务工作实现了计算机管理。电子阅览室的建立为广大学生上机和浏览网上文献创造了必要条件,购入的“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外文科技期刊文摘数据库”、“复印报刊资料全文数据库”、“中国期刊网镜像数据库”、“万方数据资源”及ScienceDirect OnSite(SDOS)和Expanded Academic ASAP 国际版等电子出版物已被广大读者广泛利用。
校本部图书馆新馆舍建筑面积24600平方米,2002年9月试开馆,2003年10月16日正式开馆。图书馆有读者阅览座位2904席,设有第一中文文科图书借阅室、第二中文文科图书借阅室、中文理科图书借阅室、东北文献中心和研究生学位论文阅览室、西文图书借阅室、日文图书借阅室、线装古籍阅览室、新版古籍借阅室和特藏书刊阅览室、中文文科参考图书阅览室、中外文期刊阅览室、工具书阅览室和新书阅览室、合订本报纸阅览室、电子阅览室、OPAC检索厅、视听室、总还书处、总咨询台,为读者服务的各种设施比较完善。 图书馆设9部1室1中心,分别为:办公室、业务部、采编部、借阅部、期刊部、参考咨询部、系统部、特藏部、技术服务部和数字化部、东北文献中心。
净月校区图书馆建筑面积11000平方米,有阅览座位1739个,2003年2月试开馆,2003年10月16日正式开馆。净月校区图书馆下设3个部:办公室、借阅部和参考咨询部。
随着新馆的落成,图书馆的网络环境和设备配备有了较大幅度的改善,两校区图书馆设有计算机信息点1735个,提供读者使用的计算机近800台,图书馆局域网与校园网以光纤相连接,阅览室的电脑到桌面的网速可达百兆,主服务器和集成管理软件已经更新,软件采用以色列ALEPH500集成管理系统,供读者使用的中外文数据资源进一步增加,图书馆正朝着全面实现从传统图书馆向现代图书馆转变的宏伟目标前进。
东北师大图书馆的管理理念是以人为本,突出开放性,处处体现对读者的方便和体贴,本校读者通过门禁机验明身份后,即可在馆内任意一间阅览室查阅资料,除个别阅览室外,大多数阅览室都允许读者背包进入。图书馆每周开馆7天,周一至周五从早8:00至晚10:00不间断开馆,周开馆时间达86小时。总咨询台由部主任及副高职以上职称的资深馆员管理,可以解答读者各类疑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