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是政府印的吗?如果不是,货币又是怎样创生出来的?

要想明白货币,其实并不难,我们要从货币数据谈起。

每个月央行都会公布货币数据,以某月为例。某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为181.32万亿元同比增长8%。狭义货币M1为54.25万亿元同比增长1.5%;流通中货币M0余额为7.06万亿元同比增长2.8%当月净投放现金457亿元。

1、货币概念

对于没有经济学概念的人看到这个数据之后第一反应央妈开始加大货币投放钱要贬值了,别有用心之人就开始忽悠大家要去理财对抗膨胀云云。真的是这样吗?所以今天我准备写个普及的文章,来和大家用通俗的语言阐述一下。

M0M1M2的基本概念

在现代的货币概念里面,M0是流通中现金;M1是流通中的现金+银行存款;M2是流通中现金+银行存款+储蓄存款+证券公司保证金。看这些术语大家是不是有些云里雾里?不要着急我用力所能及的语言给大家科普。

举个例子,假定某国发行货币1万元那么这1万元就是M0。那么这一万元就会在社会中流通,排除其他因素(比如把现金藏压箱底啊等等行为)假定全部存入银行。那么理论上现在M1=流通中现金1万,大家知道银行是储蓄和贷款功能的金融机构。他上缴央行规定的储备金后剩余资金可以房贷出去刺激社会生产。如果企业A向银行贷款1万元,然后进行企业生产活动他会采购原材料、支付人员工资。假定这一万元各方生产活动的参与人取得报酬后又全部都存入银行,那么现在银行货币总额就是2万元(实际发行货币只有1万)。A企业在社会活动中取得利润,贷款需要付出借贷成本(利息)。那么现在M1是一万元,M2就是大于2万元。央行发行1万元的基础货币通过货币派生(信贷)M2理论上可以派生到8万甚至更多。即使国家暂停基础货币供应M2也会上涨,因为银行的金融作用。

2、M0M1M2在实际生活中的指导意义

认识了货币术语的原理那么他们有什么用呢?在现实生活中有什么指导自己的钱袋子呢?这些货币数据反应了整体的货币投放指标。M1是整体社会的购买力基础,他们是流通中的现金加银行存款。M1就是真实的需求潜力,如果M1增幅较大那么消费市场和终端市场活跃。(基础货币增加,社会创造财富能力增强);如果M2增幅过快,意味着投资活跃社会信贷比较宽松。

如果M1增幅高M2增幅低表明需求强劲投资略显不足此时会出现通货膨胀风险,此时可以关注金融市场投资通过资产升值来对抗膨胀风险。一般这种情况会导致股市、固定投资牛市,此时用储蓄换资产是比较明智的操作。

如果M2增幅高而M1增幅低表明投资过热,而需求不旺资产价格会出现加速向上。出现资产泡沫,此时比较明智的选择是资产换现金避免收益受到损失。

M1能反映需求端(购买力)的客观情况,M2能反应供给端的生产转化(信贷投资)。

M2增速过高意味着库存压力上升,此时如果M1增幅不匹配会有滞涨风险如果不调整货币策略或导致产能过剩。

总结: 通过以上介绍大家都会对于经济货币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就像几千年前投资圣手范蠡一样做到旱则资舟涝则资船的根本逻辑。任何商品资产的涨跌都是货币现象,货币供给增大那么价格就会上升(剔除社会财富增加)。如果货币投入下降那么商品资产价格就会下调,一涨一落大家认识到规律就会乐在其中。

你可能想看:
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