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最后一刻,她反复指向自己的眼睛
10月24日22时40分,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肿瘤科病房,21岁的欧阳忻怡心跳停止。
遵照女孩生前遗愿,武汉市红十字会普瑞眼角膜库工作人员摘取了她的一对眼角膜。这一善举,使一名3岁男童和一名43岁女士重获光明。她留下的萤火,从此成为他们眼里的光。
弥留之际,她反复指向自己的眼睛10月24日,浑身插满管子的欧阳忻怡已说不出话来,却总在重复一个动作。“她就指着眼睛,一直指着眼睛。”忻怡的妈妈邹美芳当即理解了女儿的用意:她想捐出眼角膜。
邹美芳说,今年7月9日,忻怡过21岁生日时,就通过支付宝小程序签署了器官捐献协议。那时候大家觉得,这是一件非常遥远的事情。
“我支持她,不管她做什么决定,我都支持她!”尽管心中百般不舍,欣怡的父母还是决定代女儿完成心愿。当晚,父亲欧阳华联系了角膜库工作人员。在遗体器官捐献交接协议上签字的时候,邹美芳双手剧烈颤抖——这一次,是永远的放手。
邹美芳告诉记者,女儿是今年8月6日突然发病。“早上4点半自己打的120,说头特别痛。当时我在外地打工,爸爸陪她去的医院,一入院就做了开颅手术,原因是脑出血”。
经过两次密集的手术,忻怡的病情一度得到控制,但还没等一家人缓过神来,情况就再次急转直下。10月14日,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医生通过会诊明确病因,忻怡患的是罕见的胸膜间皮瘤,癌细胞转移到头部疯狂生长,已经失去手术机会。
“在病情向好的时候,孩子可以正常吃饭、说话、下床活动,肉眼可见一天比一天好,我们都以为很快就能出院了。”邹美芳回忆,她给女儿打气“会好的”,忻怡也回应“会好的”!
“她从来都是说到做到,这是唯一一次失信。”
欣怡的离去给爸爸妈妈留下巨大的伤痛。 记者武叶 摄
邹美芳说,尽管家人从不当着忻怡的面讨论病情,但也深知一切都瞒不过她。病情再次恶化后,忻怡知道自己可能不会好了,她想起了那份器官捐献协议,癌症病人很多器官不能使用,捐角膜成了唯一的执念。
计划去西部支教,三门功课已通过两门年仅21岁的欧阳欣怡,为何早早关注到“身后事”?从她留下的日记和随笔中,或许可以找到答案。
2015年,歌手姚贝娜去世,捐献一对眼角膜使两位患者重见光明。那年,正在读高二的欣怡有感而发,在校刊上发表《最美的天使》,礼赞姚贝娜捐献器官的义举带来满满的正能量。“你就像折翼的天使,即使不幸坠落人间,也可以带给人们最质朴的温暖”。
欣怡留下的随笔和日记。
她抄录鲁迅先生杂文集《热风》里的经典语句:“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
7月9日,忻怡签署器官捐献协议时,好友周全就在身边。得知忻怡最终履诺,周全坦言“不意外”。
周全说,她和忻怡初中相识,虽然后来去了不同学校,但因为双方住的近,只要在家就会见面。在周全眼里,忻怡活泼外向,即便是萍水相逢的人也能很快打成一片,她吃到好吃的东西,看到好看的风景,都会热情地跟人推荐。
打开忻怡的微信朋友圈,晒美食、晒旅行、晒自拍,和所有十几二十岁的女孩子一样绚丽多彩。然而,与高调晒生活形成鲜明反差的是,她一直在低调做公益。
周全说,支付宝有个爱心捐赠入口,可以捐助孤寡老人、失明儿童等弱势群体。从大一开始,忻怡有了一点生活费,便同时捐助了四五个公益项目。每个项目十块钱,不多,但她一直坚持了四年多。
“外表大大咧咧的欣怡,内心温暖善良。”周全说,一起去菜市场买菜,去夜市玩套圈,她会下意识地选择老年人的摊位,因为体谅他们生活不易。“我们都有去西部支教的想法,忻怡生病前正在考教师资格证,三门功课已通过两门”。
不愿亲人担心,患病后没有喊过一声疼忻怡走后,爸爸妈妈整理她留下的日记、信件和照片,回忆过往点点滴滴,坦言留下太多遗憾。
“陪伴女儿太少了!”欧阳华说,忻怡的妈妈长期在甘肃打工,自己忙于工作,两个孩子跟奶奶一起生活。忻怡从小就很独立,照顾弟弟,照顾奶奶,牵挂她的妈妈。他总觉得女儿什么都会,不需要刻意去照顾,平时忙起来就多有忽略。
不断有老师和同学赶来悼念。长江日报记者武叶 摄
直到忻怡去世,老师、同学甚至旅途中结识的朋友都到家里来悼念。欧阳华通过大家的讲述,才对女儿有了更深的了解。“我原来就知道她蛮优秀,但不知道她这么优秀”!
平时,忻怡和妈妈更亲近一些。邹美芳说,她几乎每天都会跟自己打电话,觉得发微信太单薄,坚持用最传统的方式给妈妈写信,还会出其不意地准备各种小惊喜。
“有一次,她打电话说妈妈,你的生日礼物就在身后。”邹美芳说,“我转身一看,她就捧着蛋糕突然出现在我面前”。
“孩子懂事的让人心疼。”邹美芳说,忻怡跟奶奶感情很深,老人已经80多岁了,担心老人承受不住,家人隐瞒了忻怡真实的病情。10月初,忻怡给奶奶打电话,再三宽慰奶奶不要担心。奶奶听到孙女的声音可高兴了,叮嘱她“一定要原模原样地回来”。那时大家还抱着幻想,希望会有奇迹发生。
10月22日,忻怡病重,爸爸买来她爱喝的奶茶,姑姑用勺子喂她。她其实已经无法进食,但还是努力抿了一小口。那天她已经很累了,看到弟弟打来视频电话,又强打起精神。
“她很坚强,没有喊过一声疼。”周全说,“她说起还没有去新疆看日落,没有去广州吃早茶,《长津湖》上映了还没来及去看。她心里有许多不舍,她想长长久久陪伴在我们身边,她不想让我们担心和伤心”。
父母将加入器官捐献志愿者队伍,用实际行动支持女儿武汉市红十字会普瑞眼角膜库徐静医生回忆,10月24日深夜,当他们赶到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肿瘤科病房,眼前的女孩五官清秀,面容安详,就像睡着了。为了守护这份美好,工作人员没有按常规摘取眼球,而是通过环切小心翼翼取得角膜。
刘红山教授为3岁患儿实施角膜移植手术。 长江日报记者武叶 摄
10月31日,武汉普瑞眼科医院角膜病专家刘红山教授主刀,先后为一名患角膜白斑的3岁男孩和一位患角膜皮样瘤的43岁女士完成角膜移植手术。
11月11日,两位患者术后复查恢复良好。欣怡留下的萤火,从此成为他们眼里的光,代替欣怡看世界。
就像一位传递光明的使者,欣怡的善举深深影响着身边的人。11月8日,表姐陶君在中国人体器官捐献公众号完成登记,成为全国第3230459名器官捐献志愿者。
“我们也准备签署器官捐献协议,去帮助更多的人。”经历生死离别,忻怡的父母也准备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女儿的敬意和怀念,用实际行动来支持女儿捐献眼角膜的善举。
邹美芳说,“是女儿教育了我们,她做的事非常有意义。她支援的公益项目,我们也会帮她继续做下去”。(记者:武叶)
【编辑:费吟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