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真实的鳌拜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近年来,随着各种清代题材的历史剧热播,康熙智擒鳌拜的故事几乎家喻户晓。那么,历史上的鳌拜真实面目又是怎么的呢?
其实,鳌拜是清初政坛上的一个重要人物。
满洲第一巴图鲁––––功臣鳌拜鳌拜早年南征北战,屡建奇功,忠于古主,始终不渝,是功臣也是忠臣。只是到了康熙年间,属于他的时代已经过去,资历再高、功劳再大,在新帝新政局新形势之下,他只能被迫退出历史的舞台。
鳌拜精通骑射,从青年时代就跟随皇太极进攻蒙古察哈尔部、征朝鲜均有很好的战绩。
崇德二年,皇太极命贝子硕托与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诸将进攻皮岛,由于硕托久攻不下,皇太极又命阿济格接受,鳌拜从征军中。阿济格与众将商议后,制定了兵分两路、声东击西的进攻方案,一路从海上以巨舰摆出正面进攻的态势吸引皮岛守军注意力;另一路是进攻的关键所在,其以轻舟精锐,快速推进,直插皮岛西北角的要害阵地。
而后一路由鳌拜和准塔率领,其渡海发动进攻时,不料明军早已严阵以待,一时炮矢齐发,清军进攻受挫,形势紧急,鳌拜见状,奋起大呼,第一个冲向明军阵地,冒着炮火与敌人展开近身肉搏,清军虽一举跟进,登上皮岛,举火引导主力来攻,皮岛终于被攻克。
这一战,是鳌拜的成名战,皇太极以鳌拜首功晋爵三等男,赐号“巴图鲁”。
松锦之战中,锦州祖大寿被包围,洪承畴13万大军来援,进至松山,与清军激战,清军右翼济尔哈朗部遭受明军火器的猛烈攻击,处于下风,阿济格派遣精锐护军来援,其中就有鳌拜。鳌拜部路遇明军骑兵,于是迎头而上,击败对方,其后鳌拜也不待军令,果断乘胜追击,打到明军阵地之前,遂令部下将士下马步战,再败明军。鳌拜冲锋陷阵,一马当先,五战五捷,因功晋爵一等梅勒章京。代皇太极亲来后,彻底赢得了松山之战的胜利,而鳌拜升为护军统领,成为八旗将领中有较高地位的人物。
大清入关后,鳌拜又是绞杀农民军的主力干将,从顺治元年十月开始,鳌拜一路将李自成从西安辇到了湖北,最终李自成在九宫山遇害,大顺政权土崩瓦解。打垮李自成后,鳌拜又奉命前往四川,剿灭张献忠的大西政权,鳌拜身先士卒,一路猛烈进攻,最终张献忠被杀,大西军主力被破。
皇太极的忠臣崇德八年八月初九,皇太极逝世,满洲贵族在帝位继承上出现了矛盾,皇太极长子肃亲王豪格与皇太极之弟多尔衮争立。皇太极生前统领的正黄旗和镶黄旗拥立豪格,而多尔衮自领的正白旗和镶白旗则拥立多尔衮,双方争持不下,形势极其严峻。
而作为向欢庆护军统领的鳌拜手握重兵,成为了这场皇位之争中的核心人物之一。他与两黄旗的其他大臣索尼、谭泰等八人会集于豪格府邸“共立盟誓,愿死生一处”密谋拥立肃亲王为帝。
八月十四日,代善与崇政殿召集会议讨论继承人选,鳌拜与当天清晨与两黄旗大臣盟誓与大清门,坚决拥立先帝之子,并命两旗精锐护军全副武装换位崇政殿,作好了不惜兵戎相见的准备。
当会议争论不休时,鳌拜与效忠于皇太极的一批将领纷纷离座,按剑而前,齐声道:“我们这些先帝臣子,吃的是先帝的饭,穿的是先帝的衣,先帝对我们的养育之恩有如天高海深,如果不立先帝之子,我们宁可从死先帝于地下!”实际上是以武力威胁多尔衮不得觊觎帝位。在这种形式下,多尔衮不得不作出让步,提出拥立皇太极第九子,6岁的福临继位,由自己和郑亲王济尔哈朗一同辅政。这一折中方案最终为双方所接受。
纵观鳌拜的一生,早年战功赫赫,虽偶有波折,但还算荣宠一时,又历事三朝,辅佐幼主,忠心耿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