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丰,最坏时刻还没过去

今日早盘,顺丰大涨8个点,一度逼近涨停。随后冲高回落,截止收盘涨逾4%。

昨晚,顺丰控股发布了2021年半年度业绩预告。公告显示,公司预计归母净利润为6.4-8.3亿元,同比下降78%-83%。虽然业绩下滑严重,但与一季度巨亏了快10亿相比,二季度业绩可谓是扭亏为盈的利好,因此也直接刺激了今日股价的暴涨反弹。

不过相比去年顺丰股价翻倍的强势,今年以来,顺丰的股价已经跌的一塌糊涂。股价从2月高点的124.37元/股,至5月最低的60.61元/股,直接腰斩,市值蒸发近3000亿元。近两个月以来虽有小幅震荡调整,但股价距高点仍跌逾40%。

那么如今的反弹到底是昙花一现还是拐点将至?

01 扭亏为盈,业绩翻盘从顺丰昨晚披露的半年度业绩报告上看,二季度的业绩翻盘明显。

公告显示,顺丰预计2021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为6.4亿元至8.3亿元。其中第二季度预计净利润为16.29亿元至18.19亿元。

此前,一季度爆亏10个亿是顺丰自2017年上市以来的第一次亏损,与2020年归母净利润73.26亿元,同比增长26.39%的好成绩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因此公司股价一度跌停,市场情绪十分悲观,如今二季度的业绩自然也成为市场格外担忧和关注的焦点。

如今谜底揭晓,二季度相比一季度环比明显提高,成功扭亏为盈。

而业绩好转的原因,主要是由于顺丰持续审视各业务线的资源投放,加强了资源整合优化,使部分产能瓶颈得到缓解,资源利用率、营运效能等环比稳步回升,加上第二季度生鲜时令旺季的助推,盈利性较好的时效快递业务量环比明显回升。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虽然二季度净利环比大增,但同比的增速却明显下滑。2020年上半年,顺丰归母净利润为28.54亿元,同比下滑近40%,不仅如此,与去年三季度的18.36亿和四季度的17.28亿都有明显差距。对比此前单季度盈利数据可知,中报是全年业绩最好的时间,可见2021年顺丰的业绩并不乐观。

此前,在顺丰一季度业绩说明会上,董事长王卫就提到,顺丰二季度肯定不会再亏,但全年利润还不能回到去年同期水平;同时顺丰愿意调低1-2年利润率预期去换未来的长期竞争力。

意思是,即使不亏损,近两年顺丰的业绩都会面临强大压力,甚至负增长。

也就是说支撑顺丰股价的业绩高增速逻辑,变了。

02 陷入困境的顺丰从顺丰的主营业务构成可以看出,公司两大盈利来源分别是时效件和电商(经济)件。

时效商务件作为顺丰的招牌,一直是主要增长贡献点。此前的逻辑是随着中国GDP体量的上升,商务运送的需求自然也会猛增。然而从顺丰2017年以来的年报看,商务速运件的毛利率是不断下滑的。

不仅毛利率下降,增长逻辑也变了。据2020年顺丰年报,2020年顺丰营收超过1500亿,其中活跃企业客户达150万,占公司业务量将近一半。不过这些客户的需求大多在时效件方面,多数是发票、合同等纸质材料的邮寄。

然而电子合同却横空出世。

2021年中国增值税专票电子化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国内迎来了真正意义上的电子发票元年。虽然纸质合同不会消失,但未来五年纸质票证会肉眼可见的迅速减少,对于顺丰这样的商务业务来讲,未来的增长逻辑无疑是一记重创。

虽然目前来看,对顺丰的业务挤压仍非常有限,但是估值的逻辑却被打破了。

另一边,价格战火热的电商件更是不乐观。

过去几年电商市场的快速崛起,以及通达系的低价物流模式早就给顺丰在电商件方面带来了巨大压力。还记得2013年的双十一,顺丰推出“电商特惠”,同城件首重价格降幅为33%,省内件降价幅度为40%,省外件降价幅度最高更是在50%以上。结果订单量大增,但利润的大幅下跌。数据显示,2014年顺丰的年净利润比2013年下降了8.6亿元,最终承受不了的顺丰直接叫停了“电商特惠”。

然而历史总是相似的。

近年来,为维持营收的高增,顺丰再次选择了通过电商件跑量。近两年电商飞快攻占下沉市场,随着网购渗透率不断提升、下沉市场潜力释放、直播电商等新增长点,电商件成为目前快递业务量的重要来源,然而这也是顺丰最为弱势的价格竞争战。

2020年,极兔搅乱了快递江湖。不仅先后接入了拼多多、当当网、苏宁、有赞等十一家电商平台,日单量迅速增长到2000万,秒杀一众传统玩家,更有90%以上的单量来自于拼多多,要知道2020年,拼多多全年订单数已达383亿笔,日均包裹数超过7000万个。

拼多多和极兔的出现让大家发现原来下沉市场有如此大的潜力,因此价格战也进入了白热化阶段,搅乱和加速了整个快递行业的分化和竞争。对此乱象,监管层迅速出手,并出台了一系列举措。

2021年4月,极兔、百世因“低价倾销”被义乌邮政管理局处罚更是把快递价格战推向了舆论的中心。

虽然监管层对快递行业的价格战叫停,但从数据上看,行业内卷仍在加重。

以5月经营简报为例,顺丰控股当月单票收入为 15.59元/票,而在今年1月份,顺丰控股单票收入还在17.26元,也就是说同比大幅下滑了 13.44%。而其他快递情况也不容乐观,申通快递单票收入2.07元/票,同比下降 2.36%; 圆通速递单票收入为2.04元/票,同比下降2.45%;韵达股份单票收入为2.02元/票,同比下降 0.98%。

层层碾压之下,顺丰业绩增速下滑已是必然。

03 本末倒置了吗那么顺丰到底在忙什么?或许是自救吧。

早在2018年,顺丰年度净利就首次出现了下滑,当年度净利润为45.56亿元,比上年同期下滑4.57%。对此顺丰的解释是,一方面受到成本上涨的影响,另一方面由于公司主动应对市场需求,对新业务进行了开拓性投入,以扩展多元化的物流服务。

这么多年过去了,顺丰对新业务的部署仍未停止。在多元化业务布局方面,顺丰仍在投入大量资源和精力,如同城配送、冷链、医药、供应链和无人售货等各个领域,试图走出成长的第二曲线。

然而从现在的收入构成上来看,这些多元化的业务至今没能成为重要的支撑点,反而增加了资本投入和研发投入,对公司业绩的增长产生极大影响。

今年年初,顺丰发布了一则拟募资220亿元的定增公告,资金的主要用途包括鄂州机场、数字化供应链建设等项目。而这个定增计划是上市以来最大的一次,目的是打造全球化数字供应链等。

当天,顺丰还宣布,拟收购联交所主板上市公司嘉里物流(00636.HK)9.31亿股股份(约占已发行股本的51.8%和全面摊薄股本的51.5%)及注销嘉里物流购股权持有人持有的代表嘉里物流于最终截止日未行使购股权数量的51.8%的购股权,交易总对价约为175.55亿港币。

可见去年在资本市场的强势和底气,都让顺丰用在了新业务布局和进军数字化供应链方向上,如此大手笔的消耗,也是导致一季度业绩暴雷的原因之一。

在当今电商快递需求旺盛,下沉市场的经济增长和需求更快的情况下,传统快递业务竞争已十分激烈,顺丰却本末倒置。本身优势并不明显,再加上选择投入和风险都较大的新型业务,业绩承压,自然会被市场抛弃。

04 尾声此前,顺丰一直向外界宣扬“做的不仅仅是一家物流公司”,希望有着更高的发展和估值空间。然而从此前腰斩的股价上看,显然没有成功。

从当前估值上看,顺丰目前仍处高位。结合顺丰自己所说的近两年业绩情况并不乐观的表述,短期内可能仍有一定的下跌空间,利空并未出尽。

当然面对困境的不止顺丰一个,通达系等快递公司的发展也并不明朗。今年以来,几乎所有快递公司的股价都在接连回撤。可见,虽然物流行业当前欣欣向荣,但快递公司未来发展都缺乏了想象空间,估值都在承压。

因此,选择快递的投资者们要有一定心理准备。

你可能想看:
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