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抓卖淫嫖娼,称作扫黄呢?能否科普其中“黄”具体指什么意思?

唉,愚兄打小就对这个问题好奇。巧的是我在初中的时候,在一本儿学校发放的中学生杂志上正好看到了这个名词由来的解释。

而今看下面各位的奇谈怪论,真是让我啼笑皆非——这都什么回答嘛,简直是毒害祖国的小花朵。

我来尝试解释一下吧——

首先,在1912年之前,绝对没有“扫黄”这个专用词语——除非您老觉得自己命长了,或者就是像猫咪一样拥有九条命,很想来一点刺激性的东西调剂一下生活有的条友们说什么这个东西和皇帝的“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有牵连,这就有点异想天开,贻笑大方了。

“饱暖思淫欲”可不是我们煌煌华夏的专利,遥想号称绅士国度的英吉利,曾经的宫闱之内也是一片瘴气,你都难以想象糜烂到什么程度——其中女性的开放程度可远超我们的则天大帝。

您还甭不服气,就拿世界乐坛不可忽视的、18世纪的贝多芬贝爵爷来说吧,您一定知道后来他可是双耳失聪的。为什么双耳失聪了呢?就是私生活比较丰富多彩,沾染上了即便治愈也始终始终呈现出阳性的梅毒。

高贵如斯都如此这般,可想而知当时的市井生活混乱到了什么地步。

回到我们国家本身:在皇权特许的年代,您老敢调侃“黄色”为不检点?即便清朝末期,可能皇帝对辛亥革命没招,对敢于挑战“祖宗家法”的人还是有一万种方法的(悄悄告诉你,用我们boss的话来说就是:捏死你,跟捏死一只蚂蚁一样)。

那么,什么时候“黄色”才和“啪啪”联系了起来?

从世界范围来看,“黄色”的说法起源于“米国”19世纪末,米国的两家报纸——普利策主办的《世界报》与赫斯特主办的《纽约日报》是当地两家主要媒体。那个时代可没有什么电子媒介,人们了解信息必须要借助报纸,倘若经营得当,这是一个获利颇丰的行业。

两家因为竞争激烈,都想留住客源,吸引新的买家,于是就在主办的栏目上挖空心思。

其中,《世界报》有个漫画栏目叫做《霍根小巷》,其中的主人公叫做“黄孩子”。通过这个“黄孩子”(穿着黄色睡衣的孩子),作者描述了一些色情、凶杀等犯罪内容。

“食色,性也”,就连李云迪不是都概莫能外?所以这个报纸在当地很受老美的欢迎,销量甚是火爆。

故事继续发展:《纽约日报》不甘失败,花重金挖走了这个“黄孩子”的主创团队,同样复制了一波传奇,只是弄得《世界报》需要重新招募好手从头开始,从头开始迎合观众的“高雅趣味”。

可以这么说,1898年的米国和英国,这种“黄色”文化无孔不入,甚至影响到了政局发展。可以说,当时美国和西班牙的战争里面就有“黄色文化”的一份功劳。

我们举一个例子,看看当时的“黄色文化”样品吧(不要想入非非,下面不可能出现限制级内容):一名间谍舞娘被处死的时候,一篇报道这样写——

拂晓时分,她被从圣•拉查尔监狱带了出来,送进一辆汽车,旋即被押赴那所军营执行枪决……

她那浓秀的黑发打成辫子围在头上。她戴上一顶很大的带耳搭的皮帽,皮帽上镶着黑色丝带。她慢吞吞地、似乎是漫不经心地戴上一双黑色小山羊皮手套,冷静地说:“我准备好了。”

——《玛塔•海丽被枪决》

压抑状态中的享乐主义——20世纪初,“黄色”才成为不良行为的代名词民国初立,并没有带来长治久安。相反,日本等列强的入侵,让我华夏大地始终被战乱困扰。当时的风雨飘摇中,民众长期处于压抑状态,始终不知道意外和明天哪个会首先到来,所以一些及时享乐的想法就开始萌动。一些专登软性“社会新闻”的报纸就开始铺张扬厉,绘声绘影地讲述一些迎合人们龌龊想法的“时政”,借以吸引读者。

正因为如此,1946年前后,“黄色”作为一种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名词被人们广泛接受。

而且,在新中国成立之前,黄种人一直被白种人视为卑贱而低微的存在,“东亚病夫”和“黄祸论”一度荼毒世人,这无形中更为“黄色文化”加了一个注脚。

当然,现在,我们国家已经再不是以前那个积贫积弱的民族,已经巍然屹立于民族之林“黄色”之所以是淫秽、肮脏的代名词,说到底还是起源于太平洋彼岸的那个国度。

你可能想看:
标签: 世界报
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