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很少谈及酸雨了?

2022-01-20 10:27

正常雨水呈弱酸性,pH值在5.6~5.7之间。在1982年6月的国际环境会议上第一次统一将pH值小于5.6的降水正式定义为酸雨。

酸雨中的酸大部分为硝酸和硫酸,主要来源于工业和民用煤炭燃烧排放的硫氧化物、石油燃烧和汽车尾气排放到大气中的氮氧化物。二者易溶于水并进一步氧化生物强酸H2SO4和HNO3,酸雨就是这两种强酸形成的小水滴,漂浮在空中形成酸雾,降到地面形成酸雨。

酸雨能将固定在土壤中的重金属释放出来,增加了重金属进入食物链最终危害人类健康的风险。酸雨还能令呼吸疾病恶化,如支气管炎、哮喘等。森林和草场生产力的下降、古建筑如汉人面狮身像、云岗石窟的侵蚀、江河鱼群的大批死亡、水体中鱼类多样性的下降都与酸雨脱不了干系。

世界上有三大酸雨区,北美、西欧和中国。我国的酸雨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地区,已经形成了华中、西南、华南和华东四大酸雨区。我国酸雨最严重的地区在珠江三角洲和奥北地区,酸雨频率高达70%以上。一项基于GIS的中国酸雨控制区酸雨分布的空间分布特征的研究表明,中国的酸雨分布区不仅没有减少,反而有进一步扩大、酸度有进一步升高的趋势。虽然报纸和媒体不像以前那样大张旗鼓的宣传酸雨及其危害,但酸雨一直伴随我们左右却是个不争的事实。

为减轻酸雨引起的人类健康和环境风险,世界各国都积极改进矿石和燃料的提炼和加工工艺,在交通工具上安装和使用更先进有效的废气过滤系统、大气提倡清洁能源等以减少酸雨发生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