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已经很完善了,怎么没有类似于谷歌地图这样的高分辨率地图?

高分辨率地图和导航卫星提供的定位服务是完全不同的两码事,分属不同的学科。

北斗系统的每一颗组网的导航卫星每时每刻都会向地面广播时间信息、精确的轨道信息(星历)和导航星座系统中其他导航卫星的健康参数和粗略的轨道信息。

导航卫星不会传输图像信息,它只会像广播站一样将它的定位信号广播出来,导航接收设备也只是被动的接收导航卫星广播的信号,然后通过内部的芯片将信号进行处理并计算出准确的位置,显示在电子地图上。

谷歌的高分辨率地图也并非自产谷歌地图和国内卫星地图的主要来源之一是DigitalGlobe公司的Quickbird卫星。国内卫星地图所用的卫星遥感图像由中国四维测绘技术有限公司提供。而中国思维的影响数据全部来自商业卫星数据提供商DigitalGlobe公司,中国四维是该公司的中国总代理,此外中国四维还拥有美国Worldview、韩国KOMPSAT等近二十颗全球领先的遥感卫星数据代理权。

但卫星影像的数据来源并非单一的,比如谷歌地图是由卫星影像和航拍的数据整合而来。卫星影像部分来自于美国的DigitalGlobe公司的QuikBird商业卫星、GeoEye的地球观察卫星和EarthSat公司的LANDSAT陆地卫星(LANDSAT-7、LANDSAT-8)等;航拍影像部分来源有英国的BlueSky公司、美国的Sanborn公司等。

航拍影像就是借助飞机、直升机、无人机之类的平台,从空中拍摄地球和地貌。航拍影像具有测图精度准确、灵活性高,航拍的精度一般取决于航空高度。有些国家和地区高分辨率地图不清晰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地方政策不允许,有些国家允许商业航拍公司出售它们的数据,地图公司(比如谷歌)收到这些数据,拼接创建无缝地图等一系列操作后,就是我们看到的格外清晰的影像。

电子地图是如何创建并定位的?首先电子地图是基于GIS这门学科,它是一门结合地理学与地图学的综合性学科,用于输入、存储、查询、分析和显示地图数据的计算机系统。

电子地图通过不同的图层来描述空间,再通过图层的叠加显示实现表达。应用目标的不同,叠加的图层也是不一样的,比如:在地图上打开、关闭道路车况的过程,实际就是关闭了一个图层。

卫星影像、航拍影像、遥测的电子地图、外采的街景图等就作为地图数据,它们是通过瓦片模型(也叫栅格模型)来模拟实体。当我们对地图进行缩放动作时,系统会根据缩放级数从服务器中提供给我们不同分辨率的瓦片图来拼凑成一幅完整的地图,这也就是为什么网速很慢的时候,我们能看到不同分辨率的图片的切换和拼接的过程。

餐馆、商店、加油站等等一个个的点位也有一个叫POI的数据图层,POI图层、交通状况图层、三维图等是通过矢量模型来表达,就是把自然界的地、物通过点,线,面的方式进行表达。

通过北斗、GPS等采集的定位点位信息也是通过矢量模型来表达的。卫星定位其实就是典型的三角定位,卫星接收器通过测量信号从卫星到接收器耗费的传送时间,计算出和每颗卫星的距离(光速x时间),再根据其他卫星的距离和位置确定当前的位置,而位置的变化,就可以显示方向和速度等信息。

由此可见,许多的人的理解一直都是有偏差许多人都认为地图是由北斗、GPS等卫星下发给我们的。其实不是,定位数据只是电子地图中的很小的一部分,但它绝对是相当重要的部分,因为定位后地图就可以实现导航的功能,所有的矢量数据、底图、图层就活了起来变得更加有意义。所以千万千万不要再去私自规定北斗一定要去做地图,也不用去揣测我国为什么就没有像谷歌一样的高清地图,全球各个地区的政策是不一样的。

以上个人浅见,欢迎批评指正。

认同我的看法,请点个赞再走,感谢!

喜欢我的,请关注我,再次感谢!

你可能想看:
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