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文化是指什么?为什么一些地域文化的历史,当地人都不了解?

岭南,是我国南方五岭以南地区的概称,以五岭为界与内陆相隔。五岭由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五座山组成,大体分布在广西东部至广东东部和湖南、江西四省边界处。历史上大致包括广东(含海南、香港、澳门)、广西和云南省东部、福建省西南部的部分地区。

岭南与岭北温差较大,潮热桑拿天为主要气候特征。岭南文化是由本根文化(即语言认同文化)、百越文化(即固有的本土文化)为主。

由于岭南百越文化自古属于山高皇帝远的边陲百越文化,而我国的主流文化是黄河流域的华夏文化,历朝历代朝廷缔造者皇帝,文臣武将文人雅士也大多是黄河流域一带的人,史料记载,文化话语权都是以黄河流域文化为尊,所以后世普通大众也接收的是北方华夏文化的教育,自然就不了解当地的百越文化了。

而一些北方的史料记载虽然也有对岭南百越的描述,但大多数鄙夷色彩。这也导致了我们南方百越后裔本身的不自信,久而久之从“不愿了解”到了“不了解”的程度了。

著名历史学家葛剑雄给出了答案,他说:在新中国建立以前,甚至建立以后,真正的民族平等不是容易做到的。在历史上,北方迁来的汉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都有优势,南方当地的民族被称为蛮、夷,地位低,受到压迫,有物质上的,也有精神上的。所以当地的民族到有了一定地位,有了一定的经济实力以后,要改变这种状况,就修家谱,说祖上也是从北方迁来的,那就不是蛮子了,也成了北方望族的后裔,就能与北方平起平坐了。

你可能想看:
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