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官员退休,为何一定要回到老家,而不是留在京城或就任地呢?
为什么古代的官员退休后一定要回老家,而不是留在京城或者任职地?个人认为,原因主要有两个:一、皇帝不愿意。二、自己不愿意。
皇帝不愿意皇帝为何不愿意?原因很简单,中国古代自从进入“流官”时代之后,除了一些边疆土司之外,官职不再世袭或变相世袭。只要离开了原来的职位,就与原来的职权自然分离。可人不是机器、不是程序,在一个地方或一个职位上待久了,形成自己的利益小集团是在所难免的。如果某人退休之后依然留在原任职地,这种利益小集团依然还是存在的,尤其是宰辅之类的高级官僚,卸任之后如果留在京师,他在任期间所形成的或培植的利益小集团甚至可能会威胁到皇权!很显然,这是皇帝最不愿意看到的结果。可只动宰辅肯定是不行的,明眼人都知道皇帝想要干什么,不是吗?所以,索性“一刀切”——所有官员退休之后全部回老家去待着去。
如此一来也便切断了其与原来的小圈子、利益小集团之间的联系。那会儿可没有什么手机、电脑,不是吗?靠信件联络,等信送到了、黄花菜都凉了……正所谓“树倒猢狲散”,随着这些宰辅们远离朝堂、在朝中的影响力逐步削弱,皇帝只需进行一些人事微调,便可以轻而易举地杜绝他们对朝政的干预!
同时,把这些人放在老家,也等于是皇帝在地方上安插了眼线。这些人可不会买地方官的账!地方上如果有些什么风吹草动,皇帝还可以通过这些人来了解一些实情,而不是由着地方上的官员说什么就是什么。反过来,皇帝如果认为有需要,同样可以通过地方官来监视他们。您认为这些地方官是愿意跟着皇帝还是跟着退休的宰辅呢?不言而喻……对于皇帝而言,这是一举数得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
自己不愿意咱们中国人都有“落叶归根”的传统,不管漂到哪里,故乡永远是自己的根!尤其是在古代,这样的情节显得尤为明显。更重要的是,中国古代的很多王朝都明确规定:在职官员不得在任职地购买房产、土地!所以,中国古代的衙门大多是“前堂后寢”的格局,衙门后院就是国家给官员们在任职地提供的住宅。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中国古代的官员们买房、置地也大多会选择在老家。
那么,问题来了,房子在老家、收入的来源——土地也在老家。退休后留在任职地干什么?住哪里?吃什么?住问题倒不算太大,可以租房。可钱从哪来呢?尤其是票号还没有出现之前,把老家的田租送到任职地来?一路上山高水远,再遇上些土匪、山贼,很可能血本无归!所以,中国古代的退休官员别无选择,退休后只能回老家去。
再就是对于一些退休的高级官僚而言,留在京师风险太大,谁也不知道会不会哪天就有什么政治事件会把自己卷进去,又或者惹恼了皇帝,最后落得个不得善终。倒不如老老实实回老家去,远离政治漩涡,安安稳稳做自己的“富家翁”,不是吗?
更何况,宰辅们退休回到老家之后,并不是普通老百姓,在当地绝对可谓是“名门望族”!很多时候,连本地的衙门也不得不礼让三分。日子过起来还是相当惬意的。留在京师,宗室、贵族“一箩筐”,谁会把你当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