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政府的猫腻:天价鸡蛋,8万两白银的羹汤,6千两白银的皮箱
1900年,眼看八国联军要攻陷北京,慈禧在早朝上漫不经心地问阎敬铭:“皮箱买到了吗?”阎敬铭原本说6两一个的皮箱,竟一个都没买到。而内务府的太监早就花了6000两白银买了100只皮箱,相当于12万元人民币。
没成想,这6000两白银却牵出了晚清末年的一项潜规则。
历数清朝历代皇帝,唯有道光皇帝最节俭。可是,朝廷的耗费却高得惊人。
有一天,放下奏折的道光突然想起自己曾经喝过的一种汤,顿时就勾出了馋虫,于是便将大致的制作方法告诉了御膳房。结果,您猜御膳房怎么回他的?
御膳房竟然说,如果按照皇上的方法去做,大概要花费将近8万两白银。首先需要6万两白银另盖一座厨房,而且这座厨房每年的维护费用也要在一万五千两左右。
道光一听,立刻凝眉打发走了御膳房的管事,随后便想着安排了身边的太监去前门外的餐馆购买,也不过40文而已。
但是,诡异的事发生了,等到太监去那个餐馆买时,这间餐馆竟然关门了!
道光相当震惊,却不得不感叹道:“朕从不为一己之私而劳民伤财,今日不过想喝一碗羹汤,竟然却喝不到,即便朕贵为天子,也有无能为力之时!”
大家可别觉得道光这是矫情,而是这碗“汤”就如同慈禧要的“皮箱”一样,充满了“学问”。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慈禧太后就如热锅上的蚂蚁,一心只想逃跑。但是,她担心自己的古玩字画和金银珠宝会被洗劫一空,便决定通通将它们带走。出于这个目的,慈禧这才想到要买皮箱。
慈禧第一时间将这件事安排给了内务府,内务府太监报价是60两一只。可是军机大臣阎敬铭了解行情,太后所需要的皮箱子,在市场上的行情不过是6两一个。
于是,阎敬铭立刻求见慈禧,而后当面拆穿了内务府关于虚假报价一事。随后,更是主动请缨去负责此事。
可是,阎敬铭的道行还是太浅了,他没想到这里的水竟然如此之深!
阎敬铭以为这件事极其好办,100只箱子在半个月内,无论如何都能凑齐。可是,待他派人去市面上购买皮箱时,所有贩卖皮箱的店铺和制作皮箱的作坊竟然全部关门了!
这一幕和道光皇帝当年那件小事简直如出一辙!这其中究竟有何猫腻呢?
起初,阎敬铭并不死心,他以为可能赶上店铺放假,可是一连去了几天,店铺都是关闭状态,这事就太蹊跷了。阎敬铭的心腹部下几经查探才知,原来是内务府给京城各个作坊下了死命令:但凡有人敢不经允许开门的,他们的店铺就可以滚出京城了。
这件事给了阎敬铭很大触动,但是他转念一想,内务府即便权力滔天,总不至于把手伸到天津吧?于是,他派人去天津采购,结果仍然无功而返。
这回阎敬铭可是服了,他当初与慈禧约定15天即可办成此事,如今约定时限已到,他无论如何也得向慈禧请罪了。
当阎敬铭战战兢兢地向慈禧汇报之后,慈禧冷笑道:“这点小事都办不好。”阎敬铭当即就出了一身冷汗,他兢兢业业地为朝廷省钱办事,却换回了慈禧这样一句否定,简直是心凉如水。
阎敬铭其实颇有才干,也是深受慈禧重用的。之所以敢于提出内务部的猫腻,也是因为他本就是清朝最杰出的理财专家。
光绪八年,其貌不扬的阎敬铭成了清朝的户部尚书,而后就开始了大刀阔斧的改革。这个人能力很强,而且属于实干家,在他的改革下,清查了清朝两百余年的库存和出纳账目,同时也弹劾掉了一大批国库蛀虫。
可以说,没有阎敬铭的精打细算,也换不回慈禧那些不顾奢靡耗费,您说慈禧能不重用他吗?
阎敬铭一心一意为朝廷,虽然查出了许多旧账,但是他自己却从未中饱私囊。有一天他请朋友吃饭,餐具粗鄙不忍直视,而唯一的食物却只有一盘干烧饼。
被请的这位官员也是平日里锦衣玉食惯了,这番光景他闻所未闻,于是到处吐槽阎敬铭:“他哪里是请客!分明就是祭鬼!”
阎敬铭对待自己是苛责,涉及到国家财政则有点抠门,这也是为何他听闻一只皮箱要60两后,忍不住插手干预的原因。只可惜,他的速度没有快过内务府,最终也在慈禧太后面前丢了颜面。
6两变成60两,高出十倍的价格自然会让内务府心动,这才敢以身犯险。
当然,内务府的猖獗也不是一天两天了,道光一碗汤便要花费8万两白银,光绪皇帝每天吃个鸡蛋都是天价。
在《南亭笔记》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光绪每天都要吃鸡蛋,可是按照内务府的报价,一个鸡蛋竟然要8两银子。
有一次,光绪的一个妃子——瑾嫔的兄弟给她送来几个笼饼。光绪恰巧去瑾嫔那里,尝了一个觉得有滋有味,便问瑾嫔,为何不经常让家人带进宫中。瑾嫔无奈,也只能岔开了话题。
瑾嫔之所以如此小心,也是因为内务府规定,“宫门守监,异常需索”。什么意思呢?就是从宫外带东西,踏进宫门就得交钱。所谓“笼饼”其实就是大馒头,区区几个馒头要想进宫,至少得耗费“百金”。
就连一个妃子都知道内务府的猖獗,皇帝和慈禧却被蒙在骨中,这大概就是贪腐的清朝之所以会亡的原因之一。
从雍正开始,便大力治理贪污政弊,只可惜,雍正在皇位的时间太短。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清朝拖了这数百年,终于还是把自己玩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