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教提升计划”发布 专家:让特殊儿童“有学上”“上好学”

来源:人民网

人民网北京1月26日电 (记者郝孟佳、孙竞)近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十四五”特殊教育发展提升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计划》),部署各地加快推进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

教育部特殊教育教师培养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顾定倩表示,《计划》彰显了党和政府“办好特殊教育”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决心,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特教特办,久久为功,让特殊教育的发展与实现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目标的战略部署同步。“发展提升特殊教育,教师是关键是保障,需要充分发挥师范院校(专业)的整体作用,为国家培养大批优秀称职的特殊教育教师。”

顾定倩认为,目前,我国设立特殊教育专业的院校占比较低,尚无法满足融合教育发展的需求,还需要整个教师教育体系一起发力。所有师范院校(专业)都要提高政治站位,切实落实党和政府大力推进融合教育的要求,在培养满足融合教育发展的教师上共同作为。

“师范院校要真正遵循‘学生为本、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办学理念,达成培养优秀教师的办学目标,就需要将特殊教育增补为师范生的必修内容。”顾定倩说,面对新阶段发展提升特殊教育的新目标新任务,有需求的师范院校需要创造条件开设特殊教育专业,更多的师范院校(专业)需要开设特殊教育课程,在培养特殊教育教师或具有一定特殊教育知识的普通教师上提质增量。“只有持续增加高层次专业化的特殊教育教师,才会使越来越多的师范院校在培养特殊教育教师上能够作为。”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主任王平表示,近年来,上海市全面落实两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努力把特殊教育学校打造成为上海资源配置最好的学校。目前,上海市有特殊学生9000余名,其中,55.46%的学生在普通中小学就读,39.86%在特殊教育学校就读,4.68%的重度残疾儿童青少年接受送教上门。

“上海市已设190个学前特教点,实现各街镇全覆盖,入园率达91.22%;重点发展以职业教育为主的高中阶段特殊教育,全市高中阶段残疾学生入学率已超过70%。”王平介绍,上海市为每一个残疾儿童青少年开展医教结合评估,针对性制定实施个性化教育与康复方案,建立常态化的“医学鉴定—个性化教育康复方案调整”动态循环机制,使每一个阶段的教育康复契合,满足残疾儿童发展需求。同时,上海市在中职学校开设适应残疾学生学习特点和市场需求的专业,同步促进残疾人教育康复与职业技能提升,让残疾学生掌握一技之长。上海市还将无障碍环境建设纳入大中小幼学校基本建设和设施设备配置范围,出台学校无障碍环境建设实施指南,提升建设与管理的规范化水平,为残疾儿童青少年接受各级各类教育创造条件;加强特教教师薪酬保障,在绩效工资分配、职称评聘、评优评先等方面予以有力倾斜。

王平说:“上海教育系统将扎实办好特殊教育,促进特殊儿童青少年全面发展,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机会,让每个特殊儿童青少年家庭都能深切感受到教育的温情、城市的温度和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方中雄认为,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阶段,推进教育高质量发展对特殊教育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为使特殊教育发展同党和国家教育事业发展要求相适应、同人民群众期待相契合,建设高质量特殊教育体系也更加紧迫。此次《计划》要解决的重点问题,就是让残疾儿童青少年和更多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青少年不仅是“有学上”,更要“上好学”。聚焦这一问题,需要统筹推进各级各类特殊教育同步高质量发展,使其各尽其能,才能真正建立高质量特殊教育体系。

方中雄表示,建设高质量特殊教育体系,提升服务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能力,必须建设高质量的保障体系。首先,要加强党对特殊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和统筹,将办好特殊教育纳入重要议事日程,把特殊教育发展融入教育发展整体格局构建之中,为高质量特殊教育体系建设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其次,要推进特殊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一步完善教育、发展改革、民政、财政、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卫生健康、残联等多部门协调联动机制,着力深化特殊教育评价制度改革,为高质量特殊教育体系建设提供体制机制保障。再次,加强高水平教师队伍建设,加强医疗机构、妇幼保健机构、儿童福利机构、康复机构与学校合作,促进医疗、康复、信息技术与特殊教育融合,为高质量特殊教育体系建设提供专业保障。最后,加大特殊教育经费投入,为高质量特殊教育体系建设提供财力保障。

“特殊教育在教育系统中的作用不可替代。没有特殊教育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教育的现代化。”方中雄说,“十四五”时期办好特殊教育,需要带着深厚的感情,认真实施好《计划》,以高质量特殊教育体系建设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新的贡献。

本文来自【人民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你可能想看:
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