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汉景帝刘启有庙号是什么吗?
谥号、庙号都是后人对先人的盖棺定论,也就是对先天子一生的总结。所不同的是,谥号王公、贵族、妃嫔、名人和雅士等也可以使用。而庙号则只有天子才能享有。
谥号、庙号的起源
1、谥号:起源于西周,在时间上是晚于庙号。具有严格的《谥法》。
在古代是属于皇帝、王侯、贵族、大臣和嫔妃等有地位的人死后,由朝廷、后人根据此人的生前事迹与功过是非行为,给予此人的一个总结性评价。
这个称号,基本上分为三种:美谥,平谥,恶谥。字数不定,一般1到4个字,清朝时期也有10几20个字的。
2、庙号:起源于商朝,没有庙法约束。
在古代天子死后,后世在祭祀祖宗时,为显示出对其的尊敬,为他追尊一个名号,如太祖、高祖、太宗、中宗、世宗等。其用意就是为了赞美。
庙号非常严格,不是每个天子都有庙号,要按其“祖有功,宗有德”的标准使用。
开国君主为祖,如汉高祖刘邦,唐高祖李渊。
盖世雄主为宗,如刘恒为太宗孝文帝,刘彻为世宗孝武皇帝,或中兴之主,如刘询为中宗孝宣皇帝。均为两个字。
汉景帝为什么没有庙号?
汉景帝刘启,公元前141年驾崩,谥号孝景皇帝,葬于阳陵。在位16年。
汉景帝刘启对西汉历史是着重要贡献的,他继承和发展其父汉文帝的事业。汉景帝奉行无为而治的政策,与民休息,轻徭薄赋,创造出来当时空前美好的盛世,开创“文景之治”。
同时也为刘彻的“汉武盛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完成从文帝到武帝的过渡。可是汉景帝没有庙号。
有人说:汉景帝没资格上庙号:
文景之治的功劳主要是汉文帝开的路,景帝只是跟着走而已。那我就不明白了,曹参的“萧规曹随”怎么就让他成了千古一相呢?逼死太子刘荣。失手打死吴太子刘弼。诛杀晁错。饿死周亚夫。我想这些不过是牵强的借口,历代王朝哪个皇帝为了政权,没有错杀或故意杀人呢?
庙号、谥号不过是一种政治工具
秦始皇统一天下后,因为庙号和谥号都是君王去世之后,儿子以及朝臣商定的。他认为君王死后由儿子与臣子主持给君王谥号,这就形成了一种“子议父、臣议君”这是对先王的大不敬。
秦始皇不愿意这种局面一直延续下去,因此废止了庙号和谥号。自称始皇,之后皇帝用数字来表示,二世三世以致万世。
刘邦建汉后,也许是忙于朝政、平叛,所以对谥号、庙号没做规定性恢复。刘盈继位也没给刘邦追谥、庙号。刘盈死后,吕雉称制。
一般都是正统儿子为父皇上庙号,所以吕雉也没给刘盈上庙号,再说了,刘盈也不配上庙号。
直到汉景帝刘启继位,刘启为了宣示自己的正统性好进行削藩,便为刘邦上庙号高祖,为刘恒上庙号太宗。
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向全民宣告自己才是正统皇帝。
刘启死后,汉武帝刘彻并没有实权,属于傀儡皇帝,为了韬光养晦就没张扬地为刘启上庙号。刘弗陵继位时,也没给刘彻上庙号。
刘弗陵死后,刘贺只当了27天皇帝就被废了。刘询是权臣霍光在民间捡回来继位的。同样刘询为了证明自己的正统性,也拿起了庙号、谥号的武器来武装自己。
就这样才又想起为老祖宗刘彻上庙号,为自己的父亲废太子刘据也上了谥号“戾”。如此,刘询便以正统合法的身份,稳稳地坐在皇帝宝座上。
其实目的也很简单,就是利用庙号、谥号这一政治工具,来宣示自己是汉武帝正统的嫡孙。
总结
汉景帝刘启之所以没有庙号,说白了就是被遗忘了。说来说去还是因为他没有什么政治价值可利用,没谁需要用他来宣示自己的正统身份。
这人哪,不管你是谁,哪怕是皇帝呢,你也必须要有价值可被后世利用,否则一样会被后世遗忘的。
所以以后被别人利用了,可别生气,说明你还有价值可被人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