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后国家会全面取消事业编吗?

已经在取消编制的部分属性

只是大部分人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以安徽为例,全省范围内在推行“编制周转池制度”

说白了,就是建立一个编制银行

学校、医院缺人的时候,可以申请借贷编制

借来之后,就可以给医生和老师进入编制


以中小学为例

乡村人口流失,农村小学闲置,乡村教师大量吃空饷

市区教师急缺,但生育率在不断下跌

如果大量招聘入编,十年后肯定都是没活干空吃国库

因此,就采用了“编制银行”的策略

从各县区收回大量“编制”,投放市区,解决市区范围的师资短缺问题

本来是A单位的编制,拿走给B单位使用了

这些借来的编制总和,就叫做“编制周转池”


那与正式的编制有什么区别呢?

传统的编制,是编制都在原单位,人走了,编制还在,只要进人,就要接着花钱养人

但现在,医院、高校、中小学转为“周转池”编制后,

稳定性大打折扣

当高校招生下滑,医院患者流失,适龄入学儿童减少,那你借来的编制,当地政府就要收回

比如:优秀的医生和教师收入远远超过事业单位工资标准

他们有能力不停的更换到更好的平台,这一类人,自身并不在乎编制,甚至觉得编制束缚自己

他们换个单位,“周转池编制”就会被收走,

注意:“编制贷款”会还给“银行”,而不是“借款人”

“借款人”只借不贷,只会越来越穷,成为三流的单位

政府不会花钱去养一个三流的学校和医院

那“编制周转池”里的人怎么办呢?

要么服从统一调配,让你去哪就去哪

要么就从池子里退出,爱去哪去哪

从本质上来说,保留了“铁打的饭碗”,但剥离了“铁打的岗位”

已经失去了那种传统编制铁一般稳定的那种意义了

优秀的医生和老师去的新单位

肯定是能吸引人才的优秀单位,这些“贷款人”越贷越富裕,越贷越强

用来兑现人才的政治待遇和经济待遇

至此,岗位和编制,已经开始实现择优使用了。


全省编制统筹之后,数量惊人,流动性加强后,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

此处不细说


为什么不取消事业编制呢?

很简单,医疗和教育,一旦取消编制,自负盈亏

普通老百姓,就得倾家荡产看病上学


至于小弱散单位,比如。。。。。(还是不点名了)

反正那些在知乎天天说舒坦、秀优越、闲的长草的事业单位

早就被编委盯在眼里,撤并小弱散

就是当地党委和政府部门正在谋划的重点工作


经济形式下滑的时候,不会给这些部门下放任何编制

最多,退三批一,保持基本运转

甚至只出不进,让这些不干活的单位,慢慢的自动消亡。

最后买断一些人的养老,调任一些年轻人,提拔几个领导

整个单位,说没就没了。

总有人以为:铁打的编制,可以躺在上面作威作福

事实上,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

睡得香的猪,永远都在牛马之前先上屠宰场。


新鲜出炉:温柔一刀

先轮岗,动一动地理位置

后期可能就是动一动管理机构

最后动一动经费保障渠道

全面实现切断人、岗、钱缠绕的编制属性

看似轻描淡写,合情合理,不知不觉,就达到了既定目标。

以后国家会全面取消事业编吗?

你可能想看:
标签: 取消编制
分享给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