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芥川龙之介的《罗生门》评价会这么高?

最早知道《罗生门》是在大二的一门课上,任课老师放映了黑泽明导演的《罗生门》,将近两个小时,放完还拖了一会儿下课时间,印象很是深刻,隐约感到其中呈现的人性的盘根繁复,谁在撒谎?都说的是事实,那么谁说的是真实?大三有“日本文学”课,较为系统地读过一些日本文学作品,三岛由纪夫作品的刚烈之美,让人动荡,还有夏目漱石,松本清张等的作品,都有深刻的阅读体验。读了芥川龙之介的《罗生门》,文字带来的感受与影像带来的冲击还是有不同,它有影像未能展现的文外之音,也有不能抵达影像展现的部分。总体来看,起码在华语圈,《罗生门》评价如此之高更多是因为黑泽明的电影,可能在西方也是如此。

黑泽明是世界电影史上的几座最高峰,塔可夫斯基,伯格曼,库布里克等几座最高峰的位置中有黑泽明的位置,可以说他是日本电影第一人,同时深深影响了华语电影导演,虽然芥川龙之介也是日本文学大师,但就传播影响来看,远不及黑泽明。

再说《罗生门》,黑泽明电影主要改编的是芥川龙之介另一部作品《竹林中》,但内核还是“罗生门”。“罗生门”现在已经成为一个展现这种人性复杂局面的专有词汇,也是客观呈现了人性复杂状况的现实,这种现实基础才是《罗生门》评价如此之高的根本所在。面对一个局面,涉及到各种层次的对人性的考验,这种考验又有各种利害关系的考量,而人在这种时候往往是脆弱的,经不起考验的,在这种局面中暴露的人性之负杂,很可能超出你我的想象,这也是我们必须面对,与警醒的现状。

你可能想看:
分享给朋友: